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7-11
版次: 1
ISBN: 9787801133113
定价: 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7页
分类: 生活
14人买过
  • 甘丹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早建造、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位居格鲁派著名的六大寺院之首。一译噶丹寺、噶尔丹庙,或甘当寺,藏文直译为“喜足尊胜洲”,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它是格鲁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创立“祈愿大法会”后所建,其兴建和“祈愿大法会”的创立标志着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正式形成。寺院建成后,宗喀巴在此锡居,著书立说,弘传格鲁派教法。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他的弟子贾曹杰接任了该寺主持“甘丹池巴”的席位。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寺殿建筑和宫殿建筑融为一体的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拉基大殿和阳八犍为其中主要的佛殿建筑。拉基大殿,又名措钦大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北半部,座北朝南,系全寺最大的集会大殿,佛殿高三层,东西面阔43.8米、南北进深44.7米。底层为门厅、经堂和三座佛殿,其中经常居中,规模最大,可同时容纳3000多名喇嘛诵经。佛殿内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和宗喀巴大师像,设有甘丹池巴法座,左边佛殿殿门上方塑有兜率天影塑,造型十分精美。阳八犍位于拉基大殿西面,高四层,分别由护法神殿、上师殿、坛城殿、司东康和历代甘丹池巴灵塔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始建于1409年,竣工于1416年,并在1610年由四世班禅加盖了金顶。赤妥康和昂久康是甘丹寺中的两座喇章建筑,其中赤妥康原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绘塑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等佛像技艺精湛,门窗雕刻具有浓郁的中原内地风格。旺波日山西梁的厦孜扎仓和绛孜扎仓是甘丹寺中的两大扎仓建筑,开间巨大,其中经堂面积分别为665.92和876平方米,是僧人们日常进行宗教学习之地。此外,寺内还建有23个康村和20个米村,为僧人学经的基层单位和生活场所。同时还建有9个辩经场,用以满足春夏秋冬四季法会和日常说辩经的需要。

      按定制,僧人们按来源地区被分别编排在各个康村和米村学经单位中,平常都以康村和米村为单位进行宗教学习活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中法定僧人最多的寺院之一。

      甘丹寺僧人的佛教学习内容包括显宗和密宗两部分,步骤是先学显宗而后修习密宗,充分体现出宗喀巴大师为格鲁派制定的学经思想体系。《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量释论》、《戒经》和《俱舍论》等五部大论,是甘丹寺僧人首先必须学习的显宗经典,通达显宗内容并考取格西学位后方可进入上下密院进行密宗的修习。密宗主要包括密宗四部密续经释的系统学习,结合“修习”以求“证验”。每一部经典的学习,通常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二十四幅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由于甘丹寺在宗教、艺术、政治和文物上具有的重要地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等原因,该寺曾遭到毁坏。1978年后,国家开始对该寺进行大规模的修复。甘丹寺僧人也自筹资金支持维修。1981年先后修复了阳八犍殿、司东康殿宗喀巴灵塔及殿顶金塔和部分僧舍。1987年国家拨款40万元人民币用于寺庙维修。1992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再次向甘丹寺拨款2600万元人民币,并组织拉萨市古建筑艺术公司中技艺高超的建筑师们在不干扰僧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大规模全面修复。1995年8月,国家再次拨款500万元人民币专款和45.79斤黄金以备建筑、佛像等修复之需。绛孜扎仓等主要建筑陆续得到修复。到目前为止,该寺三分之一的建筑已经得到恢复,其余部分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即将全面完工。
  • 内容简介:
    甘丹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早建造、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位居格鲁派著名的六大寺院之首。一译噶丹寺、噶尔丹庙,或甘当寺,藏文直译为“喜足尊胜洲”,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它是格鲁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创立“祈愿大法会”后所建,其兴建和“祈愿大法会”的创立标志着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正式形成。寺院建成后,宗喀巴在此锡居,著书立说,弘传格鲁派教法。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他的弟子贾曹杰接任了该寺主持“甘丹池巴”的席位。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寺殿建筑和宫殿建筑融为一体的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拉基大殿和阳八犍为其中主要的佛殿建筑。拉基大殿,又名措钦大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北半部,座北朝南,系全寺最大的集会大殿,佛殿高三层,东西面阔43.8米、南北进深44.7米。底层为门厅、经堂和三座佛殿,其中经常居中,规模最大,可同时容纳3000多名喇嘛诵经。佛殿内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和宗喀巴大师像,设有甘丹池巴法座,左边佛殿殿门上方塑有兜率天影塑,造型十分精美。阳八犍位于拉基大殿西面,高四层,分别由护法神殿、上师殿、坛城殿、司东康和历代甘丹池巴灵塔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始建于1409年,竣工于1416年,并在1610年由四世班禅加盖了金顶。赤妥康和昂久康是甘丹寺中的两座喇章建筑,其中赤妥康原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绘塑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等佛像技艺精湛,门窗雕刻具有浓郁的中原内地风格。旺波日山西梁的厦孜扎仓和绛孜扎仓是甘丹寺中的两大扎仓建筑,开间巨大,其中经堂面积分别为665.92和876平方米,是僧人们日常进行宗教学习之地。此外,寺内还建有23个康村和20个米村,为僧人学经的基层单位和生活场所。同时还建有9个辩经场,用以满足春夏秋冬四季法会和日常说辩经的需要。

      按定制,僧人们按来源地区被分别编排在各个康村和米村学经单位中,平常都以康村和米村为单位进行宗教学习活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中法定僧人最多的寺院之一。

      甘丹寺僧人的佛教学习内容包括显宗和密宗两部分,步骤是先学显宗而后修习密宗,充分体现出宗喀巴大师为格鲁派制定的学经思想体系。《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量释论》、《戒经》和《俱舍论》等五部大论,是甘丹寺僧人首先必须学习的显宗经典,通达显宗内容并考取格西学位后方可进入上下密院进行密宗的修习。密宗主要包括密宗四部密续经释的系统学习,结合“修习”以求“证验”。每一部经典的学习,通常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二十四幅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由于甘丹寺在宗教、艺术、政治和文物上具有的重要地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等原因,该寺曾遭到毁坏。1978年后,国家开始对该寺进行大规模的修复。甘丹寺僧人也自筹资金支持维修。1981年先后修复了阳八犍殿、司东康殿宗喀巴灵塔及殿顶金塔和部分僧舍。1987年国家拨款40万元人民币用于寺庙维修。1992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再次向甘丹寺拨款2600万元人民币,并组织拉萨市古建筑艺术公司中技艺高超的建筑师们在不干扰僧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大规模全面修复。1995年8月,国家再次拨款500万元人民币专款和45.79斤黄金以备建筑、佛像等修复之需。绛孜扎仓等主要建筑陆续得到修复。到目前为止,该寺三分之一的建筑已经得到恢复,其余部分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即将全面完工。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
熊文彬 著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通史(明代卷)
熊文彬、陈楠、拉巴平措、陈庆英 编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古格擦擦艺术/西藏文化博物馆丛书(6)
熊文彬、李逸之 编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文化博物馆丛书5·活佛转世:2014年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
熊文彬、张春燕 编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艺术(英)
熊文彬 著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艺术 : 德文
熊文彬 著;戴世锋 译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元代藏汉艺术交流
熊文彬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艺术
熊文彬 著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第3卷):金铜佛(下)
熊文彬 编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
熊文彬 著;杨立泉 编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色拉寺
熊文彬
甘丹寺——西藏系列画册
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Bai ju si bi hua yi shu yan jiu
熊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