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30241428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页
字数: 195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模糊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作品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及艺术性等特点,这便决定了作品中必然会承载一些模糊信息,也势必会运用模糊语言。可以说,文学作品不失为模糊语言最典型的载体。往往为了勾勒某个场景、描述某种心理、展示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表达某种蕴涵的意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通常都承载着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等。  内容涵盖: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文学翻译概述、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学与模糊、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等。   蔡婧宇,1982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澳大利亚文学。李雪娇,1983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一章 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1第一节 相关的语用学理论 2一、语境理论  3二、会话含义理论 4三、得体理论  7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思想源流 8一、西方哲学视野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8二、中西哲学思想碰撞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13三、符号学与语言模糊性 16四、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25第三节 模糊语言理论 28一、模糊理论概述 28二、模糊语言界说 29三、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 34第二章 文学翻译概述 41第一节 文学翻译简介 42一、文学的含义 42二、文学翻译的含义 42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 44一、理解的层次与方法 44二、表达的目的与原则 45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 46一、自指性 46二、曲指性 47三、虚指性 48第四节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49一、中国古代文本结构论 49二、国外文本结构论 50三、今人文本结构论 50第五节 文学译者的素质要求 52一、语言的感悟 52二、丰富的想象 52三、丰富的情感 53四、审美艺术修养 54第六节 文学翻译的意义 55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59第四章 文学与模糊 69第一节 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 70一、文学的描述对象具有模糊性 71二、文学的构思过程具有模糊性 72第二节 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 76一、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76二、文学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80第三节 文学的接受过程具有模糊性 88一、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89二、文学作品主题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1三、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3四、读者差异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3第五章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97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文体功能 99一、语义模糊词表现意境 99二、语义精确向模糊的转化 100三、矛盾词语反常搭配形成的模糊  100四、缺省形成的模糊 101五、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功能 102六、弹性功能 103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 105一、模糊词的运用 105二、模糊限制语的运用 105三、辞格的运用 106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107一、提高语言表达的明晰性 107二、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108三、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108四、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 109五、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 110六、开拓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111第六章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113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定性 115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118一、文学翻译标准的模糊取向 118二、文学翻译实践的模糊取向 133三、文学翻译理论的模糊取向 144第七章 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 151第一节 翻译原则 153第二节 翻译方法 155一、直译法 155二、意译法 157三、对应法 159四、转换译法 160参考文献 163
  • 内容简介: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模糊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作品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及艺术性等特点,这便决定了作品中必然会承载一些模糊信息,也势必会运用模糊语言。可以说,文学作品不失为模糊语言最典型的载体。往往为了勾勒某个场景、描述某种心理、展示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表达某种蕴涵的意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通常都承载着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等。  内容涵盖: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文学翻译概述、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学与模糊、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等。
  • 作者简介:
      蔡婧宇,1982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澳大利亚文学。李雪娇,1983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 目录:
    第一章 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1第一节 相关的语用学理论 2一、语境理论  3二、会话含义理论 4三、得体理论  7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思想源流 8一、西方哲学视野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8二、中西哲学思想碰撞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13三、符号学与语言模糊性 16四、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25第三节 模糊语言理论 28一、模糊理论概述 28二、模糊语言界说 29三、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 34第二章 文学翻译概述 41第一节 文学翻译简介 42一、文学的含义 42二、文学翻译的含义 42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 44一、理解的层次与方法 44二、表达的目的与原则 45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 46一、自指性 46二、曲指性 47三、虚指性 48第四节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49一、中国古代文本结构论 49二、国外文本结构论 50三、今人文本结构论 50第五节 文学译者的素质要求 52一、语言的感悟 52二、丰富的想象 52三、丰富的情感 53四、审美艺术修养 54第六节 文学翻译的意义 55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59第四章 文学与模糊 69第一节 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 70一、文学的描述对象具有模糊性 71二、文学的构思过程具有模糊性 72第二节 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 76一、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76二、文学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80第三节 文学的接受过程具有模糊性 88一、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89二、文学作品主题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1三、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3四、读者差异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93第五章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97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文体功能 99一、语义模糊词表现意境 99二、语义精确向模糊的转化 100三、矛盾词语反常搭配形成的模糊  100四、缺省形成的模糊 101五、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功能 102六、弹性功能 103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 105一、模糊词的运用 105二、模糊限制语的运用 105三、辞格的运用 106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107一、提高语言表达的明晰性 107二、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108三、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108四、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 109五、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 110六、开拓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111第六章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113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定性 115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118一、文学翻译标准的模糊取向 118二、文学翻译实践的模糊取向 133三、文学翻译理论的模糊取向 144第七章 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 151第一节 翻译原则 153第二节 翻译方法 155一、直译法 155二、意译法 157三、对应法 159四、转换译法 160参考文献 16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