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

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2011-10
版次: 1
ISBN: 9787540753061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7页
字数: 2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28人买过
  • 上海戏剧学院建校65年来,为中国的戏剧影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即为对该校表演系优秀毕业生的专题研究。《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收入了与十位上戏毕业的表演艺术家相关的代表性的文章,包括杨在葆、焦晃、李家耀、张先衡、张名煜等。这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艺术人生,二是创作经验与表演理论,三是专家评论。目的是总结这些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经验,供后来人学习、借鉴。 陈明正,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演出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化杰出贡献奖评委、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委。 出版缘起
    总序
    杨在葆篇
    自勉诗三首
    男子汉杨在葆

    焦晃篇
    焦晃:他是一棵大树
    在胡导教授《戏剧表演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先衡篇
    春雨渗土--记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张先衡
    真实o准确o鲜明--创造角色的追求

    李家耀篇
    李家耀:他有一根“喜剧神经”
    莫里哀笔下的“滑稽人”--我演阿巴贡

    张名煜篇
    沉思往事立残阳
    在巴金家演戏

    祝希娟篇
    祝希娟:个性鲜明的艺术家
    我是怎样演戏的

    任广智篇
    路,是走出来的--回顾艺术人生中几个难忘的片断
    紧紧抓住角色的个性特征--漫谈在《毋忘我》中扮演董克实

    李祥春篇
    我的几个瞬间
    一位性格演员--李祥春表演艺术初探

    俞洛生篇
    寻求真实之路
    我演杨一虎

    刘子枫篇
    刘子枫诗文
    要把角色演到最精彩!
    后记
  • 内容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建校65年来,为中国的戏剧影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即为对该校表演系优秀毕业生的专题研究。《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收入了与十位上戏毕业的表演艺术家相关的代表性的文章,包括杨在葆、焦晃、李家耀、张先衡、张名煜等。这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艺术人生,二是创作经验与表演理论,三是专家评论。目的是总结这些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经验,供后来人学习、借鉴。
  • 作者简介:
    陈明正,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演出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化杰出贡献奖评委、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委。
  • 目录:
    出版缘起
    总序
    杨在葆篇
    自勉诗三首
    男子汉杨在葆

    焦晃篇
    焦晃:他是一棵大树
    在胡导教授《戏剧表演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先衡篇
    春雨渗土--记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张先衡
    真实o准确o鲜明--创造角色的追求

    李家耀篇
    李家耀:他有一根“喜剧神经”
    莫里哀笔下的“滑稽人”--我演阿巴贡

    张名煜篇
    沉思往事立残阳
    在巴金家演戏

    祝希娟篇
    祝希娟:个性鲜明的艺术家
    我是怎样演戏的

    任广智篇
    路,是走出来的--回顾艺术人生中几个难忘的片断
    紧紧抓住角色的个性特征--漫谈在《毋忘我》中扮演董克实

    李祥春篇
    我的几个瞬间
    一位性格演员--李祥春表演艺术初探

    俞洛生篇
    寻求真实之路
    我演杨一虎

    刘子枫篇
    刘子枫诗文
    要把角色演到最精彩!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
以镜为鉴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编
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2辑)
以镜照镜: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表演艺术研究(第1辑)
陈明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