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549702305
定价: 7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3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行使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的积极性管制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盖志毅,满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治区级科研课题。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八部专著和教材。主要著作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独著),《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独著),《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合著),《富民强区之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农业卷》(参著),《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通史卷》(参著)。
    主要获奖作品有:“《农牧业经济学》启发提问式教学初探”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邓小平的农业基础观》《实现粮食安全及农民收入增长双重目标的对策选择》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内蒙古粮食自给问题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与布局设想”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奖。《资源转换与可持续发展》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与协调》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阴山史前狩猎文明》获内蒙古社科联一等奖;《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蒙古族文化的教育价值》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资料来源
    四、两个概念的澄清
    五、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第一章牧区生产发展与牧区政策调整
    第一节传统的牧区耗竭型生产发展的政策
    一、对牧区取多予少的政策取向
    二、传统的牧区生产发展的政策偏好
    三、传统的政府政策下的牧区生产发展模式评价
    四、传统牧区生产政策的成因
    第二节调整内蒙古牧区的生产发展政策
    一、改变牧区现有的价值观
    二、建立内蒙古牧区的生态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多予少取加大对内蒙古牧区的公共财政投入
    四、在牧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绩观

    第二章牧民收入增长与政府政策调整
    第一节牧民收入增长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趋缓
    二、牧民贫困化严重
    三、牧民收入差距大
    四、牧民收入增长慢且两极分化的危害
    五、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制定增加牧民收入减轻两极分化的牧区政策
    一、改变牧区牧民从事单一畜牧业格局实现收入多元化
    二、通过减少在牧区的人口和增加草原面积扩大人均生产资料
    三、加大对牧民的补贴力度
    四、建立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五、积极支持牧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六、政府通过一定的价格管制保证牧民增收
    七、建设牧区基础设施增加牧民收入
    八、积极帮助牧民降低生产和生活的成本
    九、解决牧民两极分化的政策选择

    第三章牧区乡风文明建设与政府政策调整
    第一节政府实现牧区文化进步共性目标的政策选择
    一、顺应民族文化必然融于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趋势
    二、顺应牧区的民族文化一定要变迁的趋势
    第二节政府实现牧区文化进步个性目标的政策选择
    一、保护、继承和传播牧区“乡风文明”个性的意义
    二、政府在牧区乡村文明建设中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政策选择

    第四章牧区民主管理与牧区政策调整
    总结
    参考文献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后记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 内容简介: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行使好政府政策的管制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的积极性管制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 作者简介:
    盖志毅,满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治区级科研课题。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八部专著和教材。主要著作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独著),《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独著),《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合著),《富民强区之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农业卷》(参著),《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通史卷》(参著)。
    主要获奖作品有:“《农牧业经济学》启发提问式教学初探”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邓小平的农业基础观》《实现粮食安全及农民收入增长双重目标的对策选择》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内蒙古粮食自给问题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与布局设想”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奖。《资源转换与可持续发展》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与协调》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阴山史前狩猎文明》获内蒙古社科联一等奖;《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蒙古族文化的教育价值》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资料来源
    四、两个概念的澄清
    五、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第一章牧区生产发展与牧区政策调整
    第一节传统的牧区耗竭型生产发展的政策
    一、对牧区取多予少的政策取向
    二、传统的牧区生产发展的政策偏好
    三、传统的政府政策下的牧区生产发展模式评价
    四、传统牧区生产政策的成因
    第二节调整内蒙古牧区的生产发展政策
    一、改变牧区现有的价值观
    二、建立内蒙古牧区的生态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多予少取加大对内蒙古牧区的公共财政投入
    四、在牧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绩观

    第二章牧民收入增长与政府政策调整
    第一节牧民收入增长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趋缓
    二、牧民贫困化严重
    三、牧民收入差距大
    四、牧民收入增长慢且两极分化的危害
    五、影响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制定增加牧民收入减轻两极分化的牧区政策
    一、改变牧区牧民从事单一畜牧业格局实现收入多元化
    二、通过减少在牧区的人口和增加草原面积扩大人均生产资料
    三、加大对牧民的补贴力度
    四、建立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五、积极支持牧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六、政府通过一定的价格管制保证牧民增收
    七、建设牧区基础设施增加牧民收入
    八、积极帮助牧民降低生产和生活的成本
    九、解决牧民两极分化的政策选择

    第三章牧区乡风文明建设与政府政策调整
    第一节政府实现牧区文化进步共性目标的政策选择
    一、顺应民族文化必然融于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趋势
    二、顺应牧区的民族文化一定要变迁的趋势
    第二节政府实现牧区文化进步个性目标的政策选择
    一、保护、继承和传播牧区“乡风文明”个性的意义
    二、政府在牧区乡村文明建设中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政策选择

    第四章牧区民主管理与牧区政策调整
    总结
    参考文献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后记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忽必烈汗思想研究(汉文)
巴图巴干 著;吉木斯、哈日赤 译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
呼和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蒙古文版)
盖志毅 著;吴宝山、乌兰 译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中国蒙古学文库: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研究
胡日查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中国蒙古学文库:蒙古文化概论
格·孟和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蒙古兽医研究
巴音木仁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成吉思汗与蒙古文化(蒙古文)
那仁敖其尔、赛音德力根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文化·教育·宗教篇)
瞿大风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中国蒙古学文库:清代蒙古文出版文化研究(蒙古文版)
宝山、哈申格日勒 编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蒙古族宗教史
苏鲁格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蒙古族近现代思想史论(蒙)
萨础拉 宝力格 著;陈永庆 译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古代蒙古货币研究
虹宝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新牧区建设与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乌日陶克套胡、杨蕴丽、麦拉苏 著
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
新牧区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路战远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