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50118248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6页
字数: 3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12人买过
  •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寨典型的出现、发展,以及农业学大寨从发起到终结,长达15年的历史进程,材料丰富,既有档案材料,采访记录,也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既写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的成效,也写了存在的问题;同样,既写了陈永贵身上韵优点.长处,也反映了陈永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作者是新华社资深记者,曾数次在大寨蹲点,调研并和陈永贵成为了朋友。 陈大斌,回族,出生于安徽淮北农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周刊原总编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记协理事。
    作者长期从事农村报道,较长时间在农村“蹲点”调研。粉碎“四人帮”后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兼农村组组长,主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新华社农村报道的组织工作,参与了农村改革全过程的报道。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调研。著有农村改革系列评述集《中国农业的崛起》,评述当代农村发展、改革的三部曲:《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左倾错误的发生和发展》《大寨神话——“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和衰落》《饥饿引发的变革——农村改革实录》;研究“台州现象”的专著《推动力》;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奔腾的东流河》,中短篇小说集《春雪》,散文集《高山草原行》《庄稼花》及《乡里故人》等文学作品。 为什么还要写“农业学大寨”运动?——作者自序
    引言:初进大寨——一段英雄传奇:一个现代寓言
    一、太行山·大寨人——大寨、陈永贵的崛起之路
    苦地·苦人·新时代
    贾进财“让贤”陈永贵“露出峥嵘”
    十年磨一剑:大寨的改土造地计划
    三战“狼窝掌”
    “大寨田”和科学种田实践
    1963年的抗洪斗争
    “太行明星”高高升起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
    走出太行山进了北京城
    陶鲁笳最早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
    廖鲁言的调查使毛泽东进一步了解大寨
    周恩来拉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帷幕
    陈永贵受到毛泽东的宴请
    “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出自何处?

    三、“生产是能手,革命是闯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期的陈永贵
    与“四清”运动抗衡(上)
    与“四清”运动抗衡(下)
    “五级丈量土地”风波
    为“十月事件”翻案

    四、“农民政治家”初试锋芒——陈永贵主政昔阳、建设“大寨县”
    最早参加造反夺权的劳动模范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上)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下)
    劈山改河战太行
    “大批促大干”造成了恶果

    五、全国学大寨大寨干什么——“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中的大寨村
    全国最喧闹的村庄
    全国最封闭的村庄
    “斗争”口号喊得最响的村庄
    改造山河迈出新步伐:搬山填沟造平原

    六、和着“文革”的节拍起舞——“农业学大寨”运动怎样进入“左”的轨道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的“文化大革命”
    “大寨红旗”迅速向“政治典型”演变
    积极投入“继续革命”的狂流弄潮击水
    “大寨经验”在不断“变化”、“发展”
    一个无所不能的“万能典型”

    七、太行山上的“乌托邦”——陈永贵“兴无灭资‘新套套”解析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上)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下)
    批判资本主义“新鲜经验”种种
    情有独钟“穷过渡”

    八、“大概工”是怎样出笼的?——大寨评工制度的形成和推广
    “大概工”一出现便引起争议
    “左”派理论家的“拔高”
    “大概工”强行推向全国

    九、“学大寨”运动进入“新阶段”——从“建设大寨县”到“普及大寨县”
    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召开
    整“五种人”:昔阳“建设大寨县”的“新鲜经验”
    “全农会议”又提新口号:普及大寨县
    “普及”出一批假“大寨县”

    十、“高处不胜寒”——进入高层政坛后的酸甜苦辣
    初涉高层政坛的滋味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里的“农民”
    跟“四人帮”的人闹不到一起
    “可不能放松了生产”

    十一、“农民宰相”的不智之举——“官当大了”之后
    作风霸道,唯我独尊
    编造出一部“大寨斗争史”
    “让贤”成了他一大“心病”
    “昔阳干部遍天下”的教训

    十二、“无可奈何花落去”——“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终结
    以“学大寨”抵制农村改革
    “一大二公”美梦的破灭
    掀起一股“反击”的“逆流”
    顶不住历史潮流
    对抗的路走到了尽头
    党中央给“农业学大寨”运动画上句号
    尾声:“永贵大叔”风采
    虎山头上的沉思——代“后记”
  • 内容简介: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寨典型的出现、发展,以及农业学大寨从发起到终结,长达15年的历史进程,材料丰富,既有档案材料,采访记录,也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既写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的成效,也写了存在的问题;同样,既写了陈永贵身上韵优点.长处,也反映了陈永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作者是新华社资深记者,曾数次在大寨蹲点,调研并和陈永贵成为了朋友。
  • 作者简介:
    陈大斌,回族,出生于安徽淮北农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周刊原总编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记协理事。
    作者长期从事农村报道,较长时间在农村“蹲点”调研。粉碎“四人帮”后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兼农村组组长,主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新华社农村报道的组织工作,参与了农村改革全过程的报道。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调研。著有农村改革系列评述集《中国农业的崛起》,评述当代农村发展、改革的三部曲:《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左倾错误的发生和发展》《大寨神话——“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和衰落》《饥饿引发的变革——农村改革实录》;研究“台州现象”的专著《推动力》;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奔腾的东流河》,中短篇小说集《春雪》,散文集《高山草原行》《庄稼花》及《乡里故人》等文学作品。
  • 目录:
    为什么还要写“农业学大寨”运动?——作者自序
    引言:初进大寨——一段英雄传奇:一个现代寓言
    一、太行山·大寨人——大寨、陈永贵的崛起之路
    苦地·苦人·新时代
    贾进财“让贤”陈永贵“露出峥嵘”
    十年磨一剑:大寨的改土造地计划
    三战“狼窝掌”
    “大寨田”和科学种田实践
    1963年的抗洪斗争
    “太行明星”高高升起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
    走出太行山进了北京城
    陶鲁笳最早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
    廖鲁言的调查使毛泽东进一步了解大寨
    周恩来拉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帷幕
    陈永贵受到毛泽东的宴请
    “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出自何处?

    三、“生产是能手,革命是闯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期的陈永贵
    与“四清”运动抗衡(上)
    与“四清”运动抗衡(下)
    “五级丈量土地”风波
    为“十月事件”翻案

    四、“农民政治家”初试锋芒——陈永贵主政昔阳、建设“大寨县”
    最早参加造反夺权的劳动模范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上)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下)
    劈山改河战太行
    “大批促大干”造成了恶果

    五、全国学大寨大寨干什么——“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中的大寨村
    全国最喧闹的村庄
    全国最封闭的村庄
    “斗争”口号喊得最响的村庄
    改造山河迈出新步伐:搬山填沟造平原

    六、和着“文革”的节拍起舞——“农业学大寨”运动怎样进入“左”的轨道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的“文化大革命”
    “大寨红旗”迅速向“政治典型”演变
    积极投入“继续革命”的狂流弄潮击水
    “大寨经验”在不断“变化”、“发展”
    一个无所不能的“万能典型”

    七、太行山上的“乌托邦”——陈永贵“兴无灭资‘新套套”解析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上)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下)
    批判资本主义“新鲜经验”种种
    情有独钟“穷过渡”

    八、“大概工”是怎样出笼的?——大寨评工制度的形成和推广
    “大概工”一出现便引起争议
    “左”派理论家的“拔高”
    “大概工”强行推向全国

    九、“学大寨”运动进入“新阶段”——从“建设大寨县”到“普及大寨县”
    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召开
    整“五种人”:昔阳“建设大寨县”的“新鲜经验”
    “全农会议”又提新口号:普及大寨县
    “普及”出一批假“大寨县”

    十、“高处不胜寒”——进入高层政坛后的酸甜苦辣
    初涉高层政坛的滋味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里的“农民”
    跟“四人帮”的人闹不到一起
    “可不能放松了生产”

    十一、“农民宰相”的不智之举——“官当大了”之后
    作风霸道,唯我独尊
    编造出一部“大寨斗争史”
    “让贤”成了他一大“心病”
    “昔阳干部遍天下”的教训

    十二、“无可奈何花落去”——“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终结
    以“学大寨”抵制农村改革
    “一大二公”美梦的破灭
    掀起一股“反击”的“逆流”
    顶不住历史潮流
    对抗的路走到了尽头
    党中央给“农业学大寨”运动画上句号
    尾声:“永贵大叔”风采
    虎山头上的沉思——代“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沧桑
孔令贤 著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
孔令贤 著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
谭成健 著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
孔令贤、聂志明 编著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大寨村/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
付来友 著;张士闪、李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