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用第5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分析化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用第5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编者 , , ,
2023-11
版次: 5
ISBN: 9787117349673
定价: 6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页数: 336页
字数: 592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9人买过
  •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本套教材旨在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实际,为培养现代中医药职业人才服务。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书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教改要求和院校需求进行编写,主要包括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得到了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包括绪论、分析天平称量操作、定量分析误差和化学、仪器分析方法等内容。鉴于近年来仪器分析的迅速发展,本书简化了化学分析法,强化了仪器分析法,系统阐述了中药专业所需要掌握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根据分析任务分类/2

    二、根据测定原理分类/2

    三、根据试样用量分类/3

    四、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分类/3

    五、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分类/4

    六、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分类/4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4

    第四节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5

    一、分析计划的确定/5

    二、取样/5

    三、试样的制备/5

    四、测定/6

    五、分析结果的表示/7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8

    第一节定量分析误差/8

    一、误差的分类/8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9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2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4

    一、有效数字/14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及运算规则/15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6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7

    一、可疑值的取舍/17

    二、一般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8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20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概述/20

    一、滴定分析法/20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21

    第二节基准物质与滴定液/23

    一、基准物质/23

    二、滴定液/23

    第三节滴定分析的计算/25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25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25

    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27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30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30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与变色范围/30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32

    三、混合指示剂/33

    第二节各类酸碱滴定与指示剂的选择/33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34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36

    三、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39

    第三节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1

    一、0.1mol/L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1

    二、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2

    第四节应用与示例/42

    一、直接滴定法/43

    二、间接滴定法/44

    第五节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44

    一、基本原理/45

    二、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类型及应用/47

    第五章沉淀滴定法/49

    第一节银量法/49

    一、滴定曲线/49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50

    第二节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53

    一、AgNO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3

    二、NH4SCN(或KSCN)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4

    第三节应用与示例/54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54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54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57

    第一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57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57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58

    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指示剂/61

    第二节碘量法/63

    一、基本原理/63

    二、指示剂/64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64

    四、应用与示例/66

    第三节高锰酸钾法/66

    一、基本原理/66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67

    三、应用与示例/68

    第四节亚硝酸钠法/68

    一、基本原理/68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69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0

    四、应用与示例/70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72

    第一节配位滴定法概述/72

    一、配位滴定法的概念及条件/72

    二、乙二胺四乙酸的结构与性质/72

    第二节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3

    一、配位平衡/73

    二、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6

    三、金属指示剂/78

    第三节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9

    一、EDTA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9

    二、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80

    第四节应用与示例/80

    一、滴定方式/80

    二、水的硬度测定/81

    三、明矾中铝的含量测定/81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83

    第一节挥发法/83

    一、直接法/84

    二、间接法/84

    第二节萃取法/85

    一、萃取法原理/85

    二、萃取法操作/85

    第三节沉淀法/86

    一、沉淀法的概念/86

    二、沉淀的形态和形成条件/86

    三、沉淀法的操作/87

    四、沉淀法的结果计算/88

    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法/91

    第一节基础知识/91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91

    二、化学电池的概念及类型/91

    三、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92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94

    一、溶液pH值的测定/94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97

    第三节电位滴定法/99

    一、电位滴定法概述/99

    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99

    三、指示电极的选择/101

    四、应用与示例/101

    第四节永停滴定法/101

    一、基本原理/101

    二、使用方法/102

    三、应用与示例/102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4

    第一节基础知识/104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04

    二、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105

    三、电子跃迁类型/106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107

    五、吸收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08

    六、影响吸收带的因素/109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10

    一、光的吸收定律/110

    二、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12

    第三节显色反应及测定条件的选择/112

    一、显色反应/112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113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14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114

    ……
  • 内容简介: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本套教材旨在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实际,为培养现代中医药职业人才服务。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书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教改要求和院校需求进行编写,主要包括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得到了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 作者简介:

    包括绪论、分析天平称量操作、定量分析误差和化学、仪器分析方法等内容。鉴于近年来仪器分析的迅速发展,本书简化了化学分析法,强化了仪器分析法,系统阐述了中药专业所需要掌握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根据分析任务分类/2

    二、根据测定原理分类/2

    三、根据试样用量分类/3

    四、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分类/3

    五、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分类/4

    六、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分类/4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4

    第四节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5

    一、分析计划的确定/5

    二、取样/5

    三、试样的制备/5

    四、测定/6

    五、分析结果的表示/7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8

    第一节定量分析误差/8

    一、误差的分类/8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9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2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4

    一、有效数字/14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及运算规则/15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6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7

    一、可疑值的取舍/17

    二、一般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8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20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概述/20

    一、滴定分析法/20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21

    第二节基准物质与滴定液/23

    一、基准物质/23

    二、滴定液/23

    第三节滴定分析的计算/25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25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25

    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27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30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30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与变色范围/30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32

    三、混合指示剂/33

    第二节各类酸碱滴定与指示剂的选择/33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34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36

    三、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39

    第三节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1

    一、0.1mol/L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1

    二、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42

    第四节应用与示例/42

    一、直接滴定法/43

    二、间接滴定法/44

    第五节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44

    一、基本原理/45

    二、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类型及应用/47

    第五章沉淀滴定法/49

    第一节银量法/49

    一、滴定曲线/49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50

    第二节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53

    一、AgNO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3

    二、NH4SCN(或KSCN)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54

    第三节应用与示例/54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54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54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57

    第一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57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57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58

    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指示剂/61

    第二节碘量法/63

    一、基本原理/63

    二、指示剂/64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64

    四、应用与示例/66

    第三节高锰酸钾法/66

    一、基本原理/66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67

    三、应用与示例/68

    第四节亚硝酸钠法/68

    一、基本原理/68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69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0

    四、应用与示例/70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72

    第一节配位滴定法概述/72

    一、配位滴定法的概念及条件/72

    二、乙二胺四乙酸的结构与性质/72

    第二节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3

    一、配位平衡/73

    二、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6

    三、金属指示剂/78

    第三节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9

    一、EDTA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79

    二、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80

    第四节应用与示例/80

    一、滴定方式/80

    二、水的硬度测定/81

    三、明矾中铝的含量测定/81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83

    第一节挥发法/83

    一、直接法/84

    二、间接法/84

    第二节萃取法/85

    一、萃取法原理/85

    二、萃取法操作/85

    第三节沉淀法/86

    一、沉淀法的概念/86

    二、沉淀的形态和形成条件/86

    三、沉淀法的操作/87

    四、沉淀法的结果计算/88

    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法/91

    第一节基础知识/91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91

    二、化学电池的概念及类型/91

    三、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92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94

    一、溶液pH值的测定/94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97

    第三节电位滴定法/99

    一、电位滴定法概述/99

    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99

    三、指示电极的选择/101

    四、应用与示例/101

    第四节永停滴定法/101

    一、基本原理/101

    二、使用方法/102

    三、应用与示例/102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4

    第一节基础知识/104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04

    二、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105

    三、电子跃迁类型/106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107

    五、吸收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08

    六、影响吸收带的因素/109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10

    一、光的吸收定律/110

    二、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12

    第三节显色反应及测定条件的选择/112

    一、显色反应/112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113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14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114

    ……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分析化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用第5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医用化学(第5版)
陈哲洪
分析化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用第5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分析化学(第4版/高职中药/配增值)
陈哲洪;鲍羽
分析化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用第5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
医用化学
陈哲洪、于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