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030386496
定价: 6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43人买过
  •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结合著者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围绕集成、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思路,归纳出了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组合技术创新法、希望点列举创新法、触类旁通创新法、强制联想创新法和扩散(发散)思维创新法等七种技术创新方法,并基于近年来研发的系列创新技术,围绕上述的七种创新方法,分别阐述了各种技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和技术创新内容,并以PCC桩、现浇X形桩、浆固碎石桩和改性真空预压等技术创新为例,总结出从新技术开发、工程科学问题探索、项目申请、室内试验研究、理论研究、装备研制、现场试验、知识产权申请、标准与工法研制、工程推广应用和成果凝练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研究之路,借以与同行交流。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可供土木、水利、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刘汉龙(1964-),江苏高邮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在河海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日本国立港湾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软基处理、高土石坝与堤防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l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56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各一部。是第十六次黄文熙讲座报告人。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岩土工程创新的含义
    1.2岩土工程创新的类型
    1.3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
    1.4岩土工程技术创新的保护
    1.4.1岩土工程专利
    1.4.2岩土工程软件著作权

    第2章岩土工程优缺点互补创新法
    2.1优缺点互补创新法内涵
    2.2优缺点互补创新法案例分析
    2.2.1PCC桩技术
    2.2.2抗液化排水刚性桩
    2.2.3复合桩靴结构装置
    2.2.4混凝土一堆石混合坝
    2.2.5土石坝的抗震组合面板

    第3章岩土工程逆向思维创新法
    3.1逆向思维创新法内涵
    3.2逆向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3.2.1消除桥头跳车的调节装置
    3.2.2既有高速公路沉降病害的处理方法
    3.2.3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技术
    3.2.4PCC桩质量的直接检测方法

    第4章岩土工程组合技术创新法
    4.1组合技术创新法内涵
    4.2组合技术创新法案例分析
    4.2.1浆固碎石桩技术
    4.2.2浅层振夯击密与深层爆炸挤密联合地基处理方法
    4.2.3空心劲芯浆固散体材料桩

    第5章岩土工程希望点列举创新法
    5.1希望点列举创新法内涵
    5.2希望点列举创新法案例分析
    5.2.1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5.2.2可回收式锚杆技术
    5.2.3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技术
    5.2.4吹填超软地基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第6章岩土工程触类旁通创新法
    6.1触类旁通创新法内涵
    6.2触类旁通创新法案例分析
    6.2.1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区内水位测量装置与检测方法
    6.2.2多头小直径长螺旋钻进成墙机
    6.2.3高聚物注浆土石坝抗震方法
    6.2.4土石坝拱型组合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第7章岩土工程强制联想创新法
    7.1强制联想创新法内涵
    7.2强制联想创新法案例分析
    7.2.1掺砾料大三轴试验电渗固结法
    7.2.2一种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7.2.3一种沉管灌注桩的活动进料斗及施工方法
    7.2.4用于软基加固堆载预压的袋装水囊

    第8章岩土工程扩散思维创新法
    8.1扩散思维创新法内涵
    8.2扩散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8.2.1软土地区PCC桩地下储藏井制作方法
    8.2.2PCC能量桩技术
    8.2.3竖向管式格栅加筋碎石桩
    8.2.4液化砂土表观黏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第9章岩土工程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9.1引言
    9.2PCC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2.1技术开发
    9.2.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2.3项目申请
    9.2.4室内试验
    9.2.5理论研究
    9.2.6装备研制
    9.2.7现场试验
    9.2.8人才培养
    9.2.9知识产权
    9.2.10标准、工法
    9.2.11推广应用
    9.2.12成果凝练
    9.3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3.1技术开发
    9.3.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3.3项目申请
    9.3.4室内试验
    9.3.5理论研究
    9.3.6装备研制
    9.3.7现场试验
    9.3.8人才培养
    9.3.9知识产权
    9.3.10标准、工法
    9.3.11推广应用
    9.3.12成果凝练
    9.4浆固碎石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4.1技术开发
    9.4.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4.3室内试验
    9.4.4理论研究
    9.4.5现场试验
    9.4.6人才培养
    9.4.7知识产权
    9.4.8标准、工法
    9.4.9推广应用
    9.4.10成果凝练
    9.5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9.5.1技术开发
    9.5.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5.3项目申请
    9.5.4试验研究
    9.5.5人才培养
    9.5.6知识产权
    9.5.7标准、工法
    9.5.8推广应用
    9.5.9成果凝练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结合著者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围绕集成、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思路,归纳出了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组合技术创新法、希望点列举创新法、触类旁通创新法、强制联想创新法和扩散(发散)思维创新法等七种技术创新方法,并基于近年来研发的系列创新技术,围绕上述的七种创新方法,分别阐述了各种技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和技术创新内容,并以PCC桩、现浇X形桩、浆固碎石桩和改性真空预压等技术创新为例,总结出从新技术开发、工程科学问题探索、项目申请、室内试验研究、理论研究、装备研制、现场试验、知识产权申请、标准与工法研制、工程推广应用和成果凝练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研究之路,借以与同行交流。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可供土木、水利、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作者简介:
      刘汉龙(1964-),江苏高邮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在河海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日本国立港湾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软基处理、高土石坝与堤防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l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56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各一部。是第十六次黄文熙讲座报告人。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岩土工程创新的含义
    1.2岩土工程创新的类型
    1.3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
    1.4岩土工程技术创新的保护
    1.4.1岩土工程专利
    1.4.2岩土工程软件著作权

    第2章岩土工程优缺点互补创新法
    2.1优缺点互补创新法内涵
    2.2优缺点互补创新法案例分析
    2.2.1PCC桩技术
    2.2.2抗液化排水刚性桩
    2.2.3复合桩靴结构装置
    2.2.4混凝土一堆石混合坝
    2.2.5土石坝的抗震组合面板

    第3章岩土工程逆向思维创新法
    3.1逆向思维创新法内涵
    3.2逆向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3.2.1消除桥头跳车的调节装置
    3.2.2既有高速公路沉降病害的处理方法
    3.2.3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技术
    3.2.4PCC桩质量的直接检测方法

    第4章岩土工程组合技术创新法
    4.1组合技术创新法内涵
    4.2组合技术创新法案例分析
    4.2.1浆固碎石桩技术
    4.2.2浅层振夯击密与深层爆炸挤密联合地基处理方法
    4.2.3空心劲芯浆固散体材料桩

    第5章岩土工程希望点列举创新法
    5.1希望点列举创新法内涵
    5.2希望点列举创新法案例分析
    5.2.1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5.2.2可回收式锚杆技术
    5.2.3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技术
    5.2.4吹填超软地基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第6章岩土工程触类旁通创新法
    6.1触类旁通创新法内涵
    6.2触类旁通创新法案例分析
    6.2.1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区内水位测量装置与检测方法
    6.2.2多头小直径长螺旋钻进成墙机
    6.2.3高聚物注浆土石坝抗震方法
    6.2.4土石坝拱型组合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第7章岩土工程强制联想创新法
    7.1强制联想创新法内涵
    7.2强制联想创新法案例分析
    7.2.1掺砾料大三轴试验电渗固结法
    7.2.2一种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7.2.3一种沉管灌注桩的活动进料斗及施工方法
    7.2.4用于软基加固堆载预压的袋装水囊

    第8章岩土工程扩散思维创新法
    8.1扩散思维创新法内涵
    8.2扩散思维创新法案例分析
    8.2.1软土地区PCC桩地下储藏井制作方法
    8.2.2PCC能量桩技术
    8.2.3竖向管式格栅加筋碎石桩
    8.2.4液化砂土表观黏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第9章岩土工程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9.1引言
    9.2PCC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2.1技术开发
    9.2.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2.3项目申请
    9.2.4室内试验
    9.2.5理论研究
    9.2.6装备研制
    9.2.7现场试验
    9.2.8人才培养
    9.2.9知识产权
    9.2.10标准、工法
    9.2.11推广应用
    9.2.12成果凝练
    9.3现浇X形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3.1技术开发
    9.3.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3.3项目申请
    9.3.4室内试验
    9.3.5理论研究
    9.3.6装备研制
    9.3.7现场试验
    9.3.8人才培养
    9.3.9知识产权
    9.3.10标准、工法
    9.3.11推广应用
    9.3.12成果凝练
    9.4浆固碎石桩及复合地基技术
    9.4.1技术开发
    9.4.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4.3室内试验
    9.4.4理论研究
    9.4.5现场试验
    9.4.6人才培养
    9.4.7知识产权
    9.4.8标准、工法
    9.4.9推广应用
    9.4.10成果凝练
    9.5改性真空预压技术
    9.5.1技术开发
    9.5.2工程科学问题发现
    9.5.3项目申请
    9.5.4试验研究
    9.5.5人才培养
    9.5.6知识产权
    9.5.7标准、工法
    9.5.8推广应用
    9.5.9成果凝练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特殊路基工程
孔纲强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
高玉峰、张健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PCC桩复合地基技术:理论与应用
刘汉龙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土体微细结构理论与试验
洪宝宁、刘鑫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裂隙岩体水力学基础
朱珍德、郭海庆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堤坝渗漏探测示踪新理论与技术研究
陈建生、董海洲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变形监测新方法及其应用
何秀凤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多尺度三维地质结构几何模拟与工程应用
张发明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实践
曹方秀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测试与模型试验技术
姚直书;王晓健;薛维培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新进展2022——第四届全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创新论坛论文
王卫东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 New!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
李斌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可靠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
陈立宏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六十年琐忆
高大钊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第二版)
徐日庆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顾展飞;张明飞;郑宾国;刘之葵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勘察(第二版)
刘之葵;牟春梅;谭景和;谢永雄;蒋仕清;姜大伟;孙刚臣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钻掘设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教材)
卢春华 编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优化实践
杨砚宗;王俊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微生物土力学原理与应用
刘汉龙;肖杨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国际会议英语
刘汉龙、尤震 编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
刘汉龙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PCC桩复合地基技术:理论与应用
刘汉龙 著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著系列: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堤防工程
刘汉龙;束一鸣;[荷兰]奥斯特温(Oostv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