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4-12
版次: 1
ISBN: 9787513086448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384页
字数: 368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7)的研究成果。全书关注的研究对象群体为因父母不能正常履行监护责任,而接受福利资助集中养育的孤儿学生,研究中心思想围绕如何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展开。全书以“扶正祛邪(污)”的研究思路,首先详细阐释了孤儿学生由于缺失父母、亲人等家庭系统的社会支持而表现出的特殊心理问题——自我污名及其心理构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会交往认知、行为、情绪及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由此探讨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对孤儿学生施予正能量的心理与教育干预实践的效果,培养孤儿学生建构出自己积极的品格优势,提升其幸福感,使其内心变得强大,从而在根源上去除因自我污名化带来的消极心理与行为问题,由此提出福利性集中养育模式下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实现促进孤儿学生心理健康及良好社会化发展的教育目的。

    章孤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

    节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研究体思路

    第二节孤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

    第三节自我污名的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孤儿自我污名的具体表现

    节孤儿自我污名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孤儿自我污名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孤儿自我污名对其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节自我污名对孤儿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第二节自我污名对孤儿消极情绪的预测:解释风格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三节身份拒绝敏感对孤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

    第四节拒绝敏感与孤儿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品格优势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五节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心理韧的并行中介作用

    第六节品格优势与孤儿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及校园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践

    节高自我污名孤儿初中生的团体辅导干预

    第二节孤儿初中生品格优势培养的教育干预

    第三节孤儿初中生积极人际关系塑造的教育干预

    第四节孤儿小品格优势识别的教育干预

    第五节孤儿小乐观解释风格现状与团体辅导干预

    第六节孤儿小主观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第五章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的构成

    第二节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的转化

    第三节孤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附录

    附录1孤儿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附录2学业延迟满足问卷

    附录3孤儿身份拒绝敏感自陈问卷

    附录4社交焦虑量表

    附录5解释风格问卷

    附录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7消极情感量表

    附录8孤独量表

    附录9自尊量表

    附录10初中生拒绝敏感自陈问卷(节选)

    附录11中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2孤儿学校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自陈问卷

    附录13同伴依恋问卷

    附录14师生依恋问卷

    附录15生活满意度量表

    附录16青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

    附录17connor-davidson心理韧量表

    附录18小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9师生常交往调查问卷

    附录20友谊质量问卷简表

    附录21情感衡量表

    附录22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

    主要参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7)的研究成果。全书关注的研究对象群体为因父母不能正常履行监护责任,而接受福利资助集中养育的孤儿学生,研究中心思想围绕如何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展开。全书以“扶正祛邪(污)”的研究思路,首先详细阐释了孤儿学生由于缺失父母、亲人等家庭系统的社会支持而表现出的特殊心理问题——自我污名及其心理构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自我污名对孤儿学生社会交往认知、行为、情绪及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由此探讨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对孤儿学生施予正能量的心理与教育干预实践的效果,培养孤儿学生建构出自己积极的品格优势,提升其幸福感,使其内心变得强大,从而在根源上去除因自我污名化带来的消极心理与行为问题,由此提出福利性集中养育模式下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实现促进孤儿学生心理健康及良好社会化发展的教育目的。
  • 目录:


    章孤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

    节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研究体思路

    第二节孤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

    第三节自我污名的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孤儿自我污名的具体表现

    节孤儿自我污名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孤儿自我污名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孤儿自我污名对其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节自我污名对孤儿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第二节自我污名对孤儿消极情绪的预测:解释风格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三节身份拒绝敏感对孤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

    第四节拒绝敏感与孤儿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品格优势的多重中介作用

    第五节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孤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和心理韧的并行中介作用

    第六节品格优势与孤儿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及校园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践

    节高自我污名孤儿初中生的团体辅导干预

    第二节孤儿初中生品格优势培养的教育干预

    第三节孤儿初中生积极人际关系塑造的教育干预

    第四节孤儿小品格优势识别的教育干预

    第五节孤儿小乐观解释风格现状与团体辅导干预

    第六节孤儿小主观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第五章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的构成

    第二节孤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知识的转化

    第三节孤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附录

    附录1孤儿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附录2学业延迟满足问卷

    附录3孤儿身份拒绝敏感自陈问卷

    附录4社交焦虑量表

    附录5解释风格问卷

    附录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7消极情感量表

    附录8孤独量表

    附录9自尊量表

    附录10初中生拒绝敏感自陈问卷(节选)

    附录11中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2孤儿学校初中生校园心理适应自陈问卷

    附录13同伴依恋问卷

    附录14师生依恋问卷

    附录15生活满意度量表

    附录16青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

    附录17connor-davidson心理韧量表

    附录18小品格优势问卷

    附录19师生常交往调查问卷

    附录20友谊质量问卷简表

    附录21情感衡量表

    附录22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

    主要参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乔若莎
[美]简·韦伯斯特 著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作品利用的著作权制度研究
王晓君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的奋斗
赵述德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的故事 :
特木尔 等编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作品著作权使用制度研究
李雅琴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编
[清]汪喜孙 撰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故事
[美]帕姆·杰诺芙 著;王秀莉 译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的新年礼物:兰波诗歌集
阿蒂尔·兰波 著;王以培 译;我思 出品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列车:少儿版英文版销量超过350万册,《新闻联播》栏目荐书
[英]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 著;胡绯 译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研究:兼论对著作权的反思 吕炳斌
吕炳斌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岛
[美]劳雷尔·斯奈德 著;晋媛媛 译
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孤儿列车
[英]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 著;胡绯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