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8
版次: 1
ISBN: 9787122142542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8人买过
  •   《工程测量》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6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全站仪测量原理及使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原理与方法、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基本方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本书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将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科技相结合,增加了现代测绘技术如GP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全站仪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类、水利工程类、交通工程类、农林类、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绪论

    1.1测绘学简介

    1.1.1概述

    1.1.2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1.1.3测绘学发展简史与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1.1.4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1.5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1.2地面点位的确定

    1.2.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2测量坐标系与地面点位的确定

    1.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3.1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3.2对高程的影响

    1.3.3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

    1.4测绘工作概述

    1.4.1测绘的基本工作

    1.4.2测绘的基本原则

    1.5学习工程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1.6测量常用计量单位与换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

    2.2水准测量仪器工具及使用

    2.2.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2.2.2水准仪的使用

    2.3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计算

    2.3.1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

    2.3.2水准测量方法

    2.3.3水准测量的内业成果计算

    2.4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2.4.1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

    2.4.2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2.5三、四等水准测量

    2.5.1观测程序

    2.5.2测站的计算与校核

    2.6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1圆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竖轴

    2.6.2十字丝横丝垂直与竖轴

    2.6.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2.7自动安平水准仪与精密水准仪

    2.7.1自动安平水准仪

    2.7.2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

    2.8数字水准仪及使用

    2.8.1数字水准仪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2.8.2数字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角度测量

    3.1角度测量原理

    3.1.1水平角测量原理

    3.1.2竖直角测量原理

    3.2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及使用

    3.2.1光学经纬仪构造

    3.2.2读数装置及读数方法

    3.2.3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3.3水平角测量

    3.3.1测回法

    3.3.2方向观测法

    3.4竖直角测量

    3.4.1竖盘构造

    3.4.2竖直角观测

    3.4.3竖直角计算

    3.4.4竖盘指标差的计算

    3.4.5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

    3.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5.1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3.5.2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6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3.6.1仪器误差

    3.6.2观测误差

    3.6.3外界条件的影响

    3.6.4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3.7电子经纬仪及使用

    3.7.1仪器各主要部件名称

    3.7.2苏一光DJD型电子经纬仪的

    使用

    习题与参考题

    第4章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4.1距离丈量

    4.1.1丈量的工具

    4.1.2钢尺一般量距

    4.1.3精密丈量

    4.1.4量距误差与注意事项

    4.2视距测量

    4.3电磁波测距仪及使用

    4.3.1概述

    4.3.2电磁波测距

    4.4直线定向

    4.4.1基本方向线

    4.4.2子午线收敛角

    4.4.3方位角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全站仪测量原理及使用

    5.1全站仪的概述

    5.1.1全站仪的结构原理

    5.1.2全站仪的构造特点及测量功能

    5.2南方测绘NTS660系列全站仪介绍

    5.2.1南方测绘NTS660系列全站仪主要特点

    5.3NTS660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设置

    5.4NTS660全站仪的菜单操作

    5.4.1角度测量

    5.4.2距离测量

    5.4.3坐标测量

    5.4.4数据输出

    5.4.5通过软键输出数据(记录)

    5.4.6程序模式

    5.5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养护

    5.5.1使用注意事项

    5.5.2仪器的养护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测量误差概述

    6.1.1测量误差的概念

    6.1.2观测条件

    6.2测量误差的种类

    6.3偶然误差的基本特性

    6.4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6.4.1中误差

    6.4.2容许误差

    6.4.3相对误差

    6.5误差传播定律

    6.5.1倍数函数

    6.5.2和差函数

    6.5.3线性函数

    6.5.4一般函数

    6.6等精度独立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精度评定

    6.6.1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6.6.2等精度独立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

    6.7不等精度独立观测量的最可靠值与精度评定

    6.7.1观测值的权的概念

    6.7.2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7.1.1平面控制测量

    7.1.2高程控制测量

    7.1.3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

    7.1.4平面控制点坐标计算基础

    7.2导线测量

    7.2.1导线的布设形式

    7.2.2导线外业测量工作

    7.2.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7.3控制点加密

    7.3.1测角前方交会

    7.3.2测边前方交会

    7.4三角高程测量

    7.4.1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7.4.2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7.4.3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原理与方法

    8.1概述

    8.2GPS的组成

    8.2.1空间星座部分

    8.2.2地面监控部分

    8.2.3用户设备部分

    8.3GPS定位原理

    8.3.1测距码伪距定位

    8.3.2载波相位定位

    8.3.3实时差分定位

    8.4GPS测量的基本方法

    8.4.1GPS控制网设计

    8.4.2GPS外业工作

    8.4.3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

    8.5南方测绘灵锐S86T GPSRTK操作

    8.5.1仪器介绍

    8.5.2仪器基本操作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9.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9.1.1地形图的比例尺

    9.1.2比例尺精度

    9.1.3地形图符号

    9.1.4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9.1.5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9.2大比例尺地形图解析测绘方法

    9.2.1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9.2.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9.3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9.3.1数据采集

    9.3.2地形图要素分类和代码

    9.3.3地形图符号的自动绘制

    9.3.4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

    9.4地籍测量简介

    9.4.1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9.4.2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9.4.3地籍调查

    9.4.4地籍图测绘

    9.4.5识读地籍图示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地形图的应用

    10.1地形图识读

    10.1.1地形图图外注记识读

    10.1.2地物识读

    10.1.3地貌识读

    10.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0.2.1在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

    10.2.2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0.2.3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

    位角

    10.2.4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

    10.2.5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

    10.3地形图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0.3.1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及确定两点间通视情况

    10.3.2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10.3.3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10.3.4面积的计算

    10.4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10.4.1数字地形图概念

    10.4.2数字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0.5数字地形模型(DTM)与数字高程模型(DEM)

    10.5.1概述

    10.5.2DEM的表示法

    10.5.3DEM的建立

    10.6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10.6.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10.6.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10.6.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习题与思考题

    第11章施工测量基本方法

    11.1施工测量概述

    11.1.1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11.1.2施工测量的特点

    11.1.3施工测量的原则

    11.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1.2.1水平角的测设(放样)

    11.2.2水平距离的测设(放样)

    11.2.3高程的测设(放样)

    11.3已知水平线和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放样)

    11.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11.4.1直角坐标法

    11.4.2极坐标法

    11.4.3角度交会

    11.4.4距离交会法

    11.4.5全站仪坐标法

    11.4.6自由设站放样法

    11.4.7GPS(RTK)放样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12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2.1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12.1.1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12.1.2建筑基线

    12.1.3建筑方格网

    12.1.4高程控制网

    12.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2.2.1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12.2.2结构安装测量的基本要求

    12.2.3设备安装测量的基本要求

    12.3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2.3.1建筑物的定位

    12.3.2房屋基础施工测量

    12.3.3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

    12.4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12.4.1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

    12.4.2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12.4.3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12.5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2.5.1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12.5.2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12.6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12.6.1烟囱的定位、放线

    12.6.2烟囱的基础施工测量

    12.6.3烟囱筒身施工测量

    12.7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的编绘

    12.7.1竣工测量

    12.7.2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习题与思考题

    第13章线路工程测量

    13.1线路工程测量概述

    13.1.1线路工程测量的任务与内容

    13.1.2线路工程测量的特点

    13.2新建线路工程初测

    13.2.1导线测量

    13.2.2高程测量

    13.2.3带状地形图测绘

    13.2.4线路定线

    13.2.5初测提交的资料

    13.3线路工程详测

    13.3.1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13.3.2路线转角的测定

    13.3.3里程桩的设置

    13.3.4圆曲线的测设

    13.3.5缓和曲线的测设

    13.3.6困难地段曲线测设

    13.3.7复曲线的测设

    13.3.8路线断面测量

    13.4道路施工测量

    13.4.1道路中线的恢复

    13.4.2路基边桩的测设

    13.5管道施工测量

    13.5.1准备工作

    13.5.2管道施工测量

    13.5.3顶管施工测量

    13.5.4管道竣工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14章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

    14.1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4.1.1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14.1.2桥梁墩、台中心测设

    14.1.3桥梁施工测量

    14.2隧道工程施工测量

    14.2.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4.2.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14.2.3洞内控制测量

    14.2.4竖井联系测量

    14.2.5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15章水利工程测量

    15.1概述

    15.1.1发展历史

    15.1.2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内容

    15.2渠道测量

    15.2.1渠道的选线及中线测量

    15.2.2渠道横断面测量

    15.2.3渠道纵横断面图绘制

    15.2.4渠道施工放样及验收

    15.3大坝施工测量

    15.3.1土坝的控制测量

    15.3.2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15.3.3大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15.3.4大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15.3.5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放样

    15.4水闸的施工放样

    15.4.1水闸主轴线的放样

    15.4.2闸底板的放样

    15.4.3闸墩的放样

    习题与思考题

    第16章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16.1变形监测概述

    16.1.1变形监测的定义及目的

    16.1.2变形监测的特点

    16.1.3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16.1.4变形监测的内容

    16.1.5变形监测的类型

    16.2垂直位移监测

    16.2.1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6.2.2沉降观测的实施

    16.2.3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6.3水平位移监测

    16.3.1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16.3.2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

    16.3.3水平位移观测的成果整理

    16.4建(构)筑物倾斜观测与裂缝观测

    16.4.1建(构)筑物倾斜观测

    16.4.2建(构)筑物裂缝观测

    16.5测绘新技术及其在建(构)筑物变形

    监测中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部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工程测量》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6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全站仪测量原理及使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原理与方法、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基本方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本书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将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科技相结合,增加了现代测绘技术如GP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全站仪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类、水利工程类、交通工程类、农林类、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测绘学简介

    1.1.1概述

    1.1.2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1.1.3测绘学发展简史与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1.1.4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1.5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1.2地面点位的确定

    1.2.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2测量坐标系与地面点位的确定

    1.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3.1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3.2对高程的影响

    1.3.3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

    1.4测绘工作概述

    1.4.1测绘的基本工作

    1.4.2测绘的基本原则

    1.5学习工程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1.6测量常用计量单位与换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

    2.2水准测量仪器工具及使用

    2.2.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2.2.2水准仪的使用

    2.3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计算

    2.3.1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

    2.3.2水准测量方法

    2.3.3水准测量的内业成果计算

    2.4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2.4.1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

    2.4.2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2.5三、四等水准测量

    2.5.1观测程序

    2.5.2测站的计算与校核

    2.6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1圆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竖轴

    2.6.2十字丝横丝垂直与竖轴

    2.6.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2.7自动安平水准仪与精密水准仪

    2.7.1自动安平水准仪

    2.7.2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

    2.8数字水准仪及使用

    2.8.1数字水准仪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2.8.2数字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角度测量

    3.1角度测量原理

    3.1.1水平角测量原理

    3.1.2竖直角测量原理

    3.2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及使用

    3.2.1光学经纬仪构造

    3.2.2读数装置及读数方法

    3.2.3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3.3水平角测量

    3.3.1测回法

    3.3.2方向观测法

    3.4竖直角测量

    3.4.1竖盘构造

    3.4.2竖直角观测

    3.4.3竖直角计算

    3.4.4竖盘指标差的计算

    3.4.5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器

    3.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5.1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3.5.2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6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3.6.1仪器误差

    3.6.2观测误差

    3.6.3外界条件的影响

    3.6.4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3.7电子经纬仪及使用

    3.7.1仪器各主要部件名称

    3.7.2苏一光DJD型电子经纬仪的

    使用

    习题与参考题

    第4章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4.1距离丈量

    4.1.1丈量的工具

    4.1.2钢尺一般量距

    4.1.3精密丈量

    4.1.4量距误差与注意事项

    4.2视距测量

    4.3电磁波测距仪及使用

    4.3.1概述

    4.3.2电磁波测距

    4.4直线定向

    4.4.1基本方向线

    4.4.2子午线收敛角

    4.4.3方位角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全站仪测量原理及使用

    5.1全站仪的概述

    5.1.1全站仪的结构原理

    5.1.2全站仪的构造特点及测量功能

    5.2南方测绘NTS660系列全站仪介绍

    5.2.1南方测绘NTS660系列全站仪主要特点

    5.3NTS660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设置

    5.4NTS660全站仪的菜单操作

    5.4.1角度测量

    5.4.2距离测量

    5.4.3坐标测量

    5.4.4数据输出

    5.4.5通过软键输出数据(记录)

    5.4.6程序模式

    5.5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养护

    5.5.1使用注意事项

    5.5.2仪器的养护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测量误差概述

    6.1.1测量误差的概念

    6.1.2观测条件

    6.2测量误差的种类

    6.3偶然误差的基本特性

    6.4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6.4.1中误差

    6.4.2容许误差

    6.4.3相对误差

    6.5误差传播定律

    6.5.1倍数函数

    6.5.2和差函数

    6.5.3线性函数

    6.5.4一般函数

    6.6等精度独立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精度评定

    6.6.1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6.6.2等精度独立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

    6.7不等精度独立观测量的最可靠值与精度评定

    6.7.1观测值的权的概念

    6.7.2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7.1.1平面控制测量

    7.1.2高程控制测量

    7.1.3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

    7.1.4平面控制点坐标计算基础

    7.2导线测量

    7.2.1导线的布设形式

    7.2.2导线外业测量工作

    7.2.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7.3控制点加密

    7.3.1测角前方交会

    7.3.2测边前方交会

    7.4三角高程测量

    7.4.1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7.4.2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7.4.3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原理与方法

    8.1概述

    8.2GPS的组成

    8.2.1空间星座部分

    8.2.2地面监控部分

    8.2.3用户设备部分

    8.3GPS定位原理

    8.3.1测距码伪距定位

    8.3.2载波相位定位

    8.3.3实时差分定位

    8.4GPS测量的基本方法

    8.4.1GPS控制网设计

    8.4.2GPS外业工作

    8.4.3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

    8.5南方测绘灵锐S86T GPSRTK操作

    8.5.1仪器介绍

    8.5.2仪器基本操作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9.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9.1.1地形图的比例尺

    9.1.2比例尺精度

    9.1.3地形图符号

    9.1.4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9.1.5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9.2大比例尺地形图解析测绘方法

    9.2.1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9.2.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9.3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9.3.1数据采集

    9.3.2地形图要素分类和代码

    9.3.3地形图符号的自动绘制

    9.3.4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

    9.4地籍测量简介

    9.4.1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9.4.2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9.4.3地籍调查

    9.4.4地籍图测绘

    9.4.5识读地籍图示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地形图的应用

    10.1地形图识读

    10.1.1地形图图外注记识读

    10.1.2地物识读

    10.1.3地貌识读

    10.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0.2.1在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

    10.2.2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0.2.3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

    位角

    10.2.4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

    10.2.5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

    10.3地形图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0.3.1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及确定两点间通视情况

    10.3.2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10.3.3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10.3.4面积的计算

    10.4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10.4.1数字地形图概念

    10.4.2数字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0.5数字地形模型(DTM)与数字高程模型(DEM)

    10.5.1概述

    10.5.2DEM的表示法

    10.5.3DEM的建立

    10.6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10.6.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10.6.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10.6.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习题与思考题

    第11章施工测量基本方法

    11.1施工测量概述

    11.1.1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11.1.2施工测量的特点

    11.1.3施工测量的原则

    11.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1.2.1水平角的测设(放样)

    11.2.2水平距离的测设(放样)

    11.2.3高程的测设(放样)

    11.3已知水平线和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放样)

    11.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11.4.1直角坐标法

    11.4.2极坐标法

    11.4.3角度交会

    11.4.4距离交会法

    11.4.5全站仪坐标法

    11.4.6自由设站放样法

    11.4.7GPS(RTK)放样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12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2.1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12.1.1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12.1.2建筑基线

    12.1.3建筑方格网

    12.1.4高程控制网

    12.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2.2.1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12.2.2结构安装测量的基本要求

    12.2.3设备安装测量的基本要求

    12.3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2.3.1建筑物的定位

    12.3.2房屋基础施工测量

    12.3.3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

    12.4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12.4.1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

    12.4.2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12.4.3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12.5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2.5.1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12.5.2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12.6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12.6.1烟囱的定位、放线

    12.6.2烟囱的基础施工测量

    12.6.3烟囱筒身施工测量

    12.7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的编绘

    12.7.1竣工测量

    12.7.2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习题与思考题

    第13章线路工程测量

    13.1线路工程测量概述

    13.1.1线路工程测量的任务与内容

    13.1.2线路工程测量的特点

    13.2新建线路工程初测

    13.2.1导线测量

    13.2.2高程测量

    13.2.3带状地形图测绘

    13.2.4线路定线

    13.2.5初测提交的资料

    13.3线路工程详测

    13.3.1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13.3.2路线转角的测定

    13.3.3里程桩的设置

    13.3.4圆曲线的测设

    13.3.5缓和曲线的测设

    13.3.6困难地段曲线测设

    13.3.7复曲线的测设

    13.3.8路线断面测量

    13.4道路施工测量

    13.4.1道路中线的恢复

    13.4.2路基边桩的测设

    13.5管道施工测量

    13.5.1准备工作

    13.5.2管道施工测量

    13.5.3顶管施工测量

    13.5.4管道竣工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14章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

    14.1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4.1.1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14.1.2桥梁墩、台中心测设

    14.1.3桥梁施工测量

    14.2隧道工程施工测量

    14.2.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4.2.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14.2.3洞内控制测量

    14.2.4竖井联系测量

    14.2.5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15章水利工程测量

    15.1概述

    15.1.1发展历史

    15.1.2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内容

    15.2渠道测量

    15.2.1渠道的选线及中线测量

    15.2.2渠道横断面测量

    15.2.3渠道纵横断面图绘制

    15.2.4渠道施工放样及验收

    15.3大坝施工测量

    15.3.1土坝的控制测量

    15.3.2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15.3.3大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15.3.4大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15.3.5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放样

    15.4水闸的施工放样

    15.4.1水闸主轴线的放样

    15.4.2闸底板的放样

    15.4.3闸墩的放样

    习题与思考题

    第16章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16.1变形监测概述

    16.1.1变形监测的定义及目的

    16.1.2变形监测的特点

    16.1.3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16.1.4变形监测的内容

    16.1.5变形监测的类型

    16.2垂直位移监测

    16.2.1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6.2.2沉降观测的实施

    16.2.3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6.3水平位移监测

    16.3.1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16.3.2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

    16.3.3水平位移观测的成果整理

    16.4建(构)筑物倾斜观测与裂缝观测

    16.4.1建(构)筑物倾斜观测

    16.4.2建(构)筑物裂缝观测

    16.5测绘新技术及其在建(构)筑物变形

    监测中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部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工程测量
工程估价(吴凯)(第三版)
吴凯 主编 蓝磊、郑小纯 副主编
工程测量
工程帝国:19世纪英国技术文化史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英)本·马斯登,(英)克罗斯比·史密斯
工程测量
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与风险优化设计
李刚,曾岩
工程测量
工程设计(原书第6版) [美]乔治·E. 迪特
(美)乔治·E. 迪特,(美)琳达·C. 施密特
工程测量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3版)
李长友
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管理(第四版)
杨晓庄,沈爱华
工程测量
工程信号与系统(第2版)
郭宝龙主编,郭宝龙 朱娟娟,闫允一,吴宪
工程测量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系列丛书 工程结算与决算 第2版
方春艳
工程测量
工程伦理导论(慕课版)
沈艳 朱烨
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学实习教程(第2版)
唐益群、石振明、黄雨、叶真华、周洁
工程测量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第3版 徐晓峰
徐晓峰
工程测量
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性能
王海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工程测量
现代路线工程测量
杨鹏源、牛全福 编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实践指导教程
杨鹏源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