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论

姓名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02
ISBN: 9787800509148
定价: 1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历史
72人买过
  •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和整合”为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见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纳日碧力戈
    蒙古族,1957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2年入中央民族学院。1989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研究室主任。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姓名的意义
    一、哲学家对专名的讨论
    二、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实”之争
    三、姓名的社会象征意义
    第二节 姓名形式有限性与意义无限性
    一、语言规则和社会习俗对姓名形式的制约
    二、命名与社会记忆
    三、姓名形式的时空坐标
    四、姓名与社会的结构联系
    五、姓名意义的无限性
    第三节 姓名的符号性质
    一、里奇的符号意义类型
    二、姓名的引申意义
    三、姓名的风格意义
    四、姓名的情绪意义
    五、姓名的反射意义与搭配意义
    第四节 姓名与控制
    一、姓名是社会分类系统
    二、从汉族的姓氏与名字看姓名的异化
    三、从中国历史上的改姓、削名和追谥看王权统治
    四、排名制与社会控制
    第五节 姓名研究的分类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命名法
    二、当代学者对汉族姓名研究的主要分类
    三、姓名研究的语言学一社会人类学分类体系
    第二章 姓名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节 姓名的形式
    一、姓名形式的多样性
    二、中国少数民族姓名形式
    三、汉族的传统姓名形式
    四、排行名
    五、数目字人名
    六、季节与属相命名制
    七、生辰命名制
    八、世代排名制
    九、连名制
    第二节 姓名的内容
    一、姓名反映社会、历史和心理的内容
    二、姓名的历史观察
    三、姓名与文化接触
    四、姓名与同化
    五、姓名与社会心理
    六、人名与信仰
    七、双名制与多名制
    第三节 姓名的形式与内容的超民族共性
    一、姓名的形式与内容在互动中的共性
    二、姓名内容对姓名形式的作用
    第三章 姓名的整合功能与区分功能
    第四章 姓名的语言相关性辨析
    第五章 中国姓名研究述要
    后记
  • 内容简介: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和整合”为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见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
    蒙古族,1957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2年入中央民族学院。1989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研究室主任。
  •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姓名的意义
    一、哲学家对专名的讨论
    二、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实”之争
    三、姓名的社会象征意义
    第二节 姓名形式有限性与意义无限性
    一、语言规则和社会习俗对姓名形式的制约
    二、命名与社会记忆
    三、姓名形式的时空坐标
    四、姓名与社会的结构联系
    五、姓名意义的无限性
    第三节 姓名的符号性质
    一、里奇的符号意义类型
    二、姓名的引申意义
    三、姓名的风格意义
    四、姓名的情绪意义
    五、姓名的反射意义与搭配意义
    第四节 姓名与控制
    一、姓名是社会分类系统
    二、从汉族的姓氏与名字看姓名的异化
    三、从中国历史上的改姓、削名和追谥看王权统治
    四、排名制与社会控制
    第五节 姓名研究的分类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命名法
    二、当代学者对汉族姓名研究的主要分类
    三、姓名研究的语言学一社会人类学分类体系
    第二章 姓名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节 姓名的形式
    一、姓名形式的多样性
    二、中国少数民族姓名形式
    三、汉族的传统姓名形式
    四、排行名
    五、数目字人名
    六、季节与属相命名制
    七、生辰命名制
    八、世代排名制
    九、连名制
    第二节 姓名的内容
    一、姓名反映社会、历史和心理的内容
    二、姓名的历史观察
    三、姓名与文化接触
    四、姓名与同化
    五、姓名与社会心理
    六、人名与信仰
    七、双名制与多名制
    第三节 姓名的形式与内容的超民族共性
    一、姓名的形式与内容在互动中的共性
    二、姓名内容对姓名形式的作用
    第三章 姓名的整合功能与区分功能
    第四章 姓名的语言相关性辨析
    第五章 中国姓名研究述要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姓名论
姓名
纳日碧力戈 著
姓名论
姓名由来
派糖童书 编绘
姓名论
姓名学教科书
何荣柱
姓名论
姓名学概论
袁真
姓名论
姓名与人生
高山翁
姓名论
姓名学简说:好名字好运气
徐丙辛 著
姓名论
姓名文化与名人
李祥 编
姓名论
姓名与人生
雷风行 著
姓名论
姓名的故事
斯维至
姓名论
姓名的力量
肖潇 著
姓名论
姓名奇书大全
刘溥麟 著
姓名论
姓名趣谈 闲暇丛书
甘桁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姓名论
语言人类学(修订本)/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
纳日碧力戈 著;叶舒宪 编
姓名论
苗学论丛(一):苗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纳日碧力戈、张、晓 著;纳日碧力戈、张晓 编
姓名论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6年卷第2期 总第6期)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 著
姓名论
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
纳日碧力戈 著;徐新建 编
姓名论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4年卷 总第2期)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 编
姓名论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3年卷·总第1期)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 著
姓名论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
纳日碧为戈 主编
姓名论
西南地区多民族和谐共生关系研究论文集
纳日碧力戈、杨正文、彭文斌 编
姓名论
语言人类学
纳日碧力戈
姓名论
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纳日碧力戈 著
姓名论
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
纳日碧力戈
姓名论
姓名
纳日碧力戈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