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2012-09
版次: 1
ISBN: 9787308106108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6页
字数: 49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田正平编著的《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论文集》着重论述过去很少关注的清末科举革新与近代启蒙宣传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先导,并谈谈科举废止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代序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

      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蔡元培与民初教育改革

      从中问人物看辛亥革命教育改革的意义

      女子教育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储才”与“新民”并重,“民智”与“民心”共成

      ——辛亥革命后“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

      辛亥革命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建立

      一一写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与河南大学百年前夕

      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嬗变及其历史影响

      从《(看护学教程)绪言》看秋瑾的女子教育思想

      多重逻辑下的教育冲突:民初广东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与民初教育改革

      绍兴学界与辛亥革命

      ——以蔡元培为中心的考察

      孙中山在港接受英文教育的学堂:马礼逊学堂的英文教育

    史观与方法

      重构教育史观:1929—2009年

      教育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教育活动史研究

      民族主义与西方教育史学

      由实体转向关系:教育史研究探微

      从教育学图像历史发展解读新教育学之价值与特性/吴家莹何意中

      论革命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

      论“家庭策略”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

    视野与问题

      检讨中国教育西化成效的新视角:海峡两岸百年西化历程

      的比较刍议

      大学核心理念——历史的视角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

      小学道德教科书中“班会”的百年考察

      ——从大陆时期(1911—1949)到台湾现况(1950一2011)

      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探析

      初探台湾教科书研究趋势(1956—20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之初步分析

      (1914—1959)

      从政治教育学到民生教育学

      民国高校学业竞试的实施及启示

      以教促政:民国时期山西社会教育研究

      边纳尔改革教育学之探究,

      从教会事业走向国家事业

      ——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的历史路径探析,

      明德新民的大学之道

      ——朱熹门人在福建的教化实践

      严复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贡献和启示

      “孔虽旧教其意维新”

      ——陈焕章的儒教观及其教育影响

      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陶行知

      ——《陶行知年谱长编》编撰手记

    附录

      会议论文目录

      编后记
  •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田正平编著的《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论文集》着重论述过去很少关注的清末科举革新与近代启蒙宣传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先导,并谈谈科举废止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目录:
    代序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

      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蔡元培与民初教育改革

      从中问人物看辛亥革命教育改革的意义

      女子教育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储才”与“新民”并重,“民智”与“民心”共成

      ——辛亥革命后“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

      辛亥革命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建立

      一一写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与河南大学百年前夕

      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嬗变及其历史影响

      从《(看护学教程)绪言》看秋瑾的女子教育思想

      多重逻辑下的教育冲突:民初广东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与民初教育改革

      绍兴学界与辛亥革命

      ——以蔡元培为中心的考察

      孙中山在港接受英文教育的学堂:马礼逊学堂的英文教育

    史观与方法

      重构教育史观:1929—2009年

      教育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教育活动史研究

      民族主义与西方教育史学

      由实体转向关系:教育史研究探微

      从教育学图像历史发展解读新教育学之价值与特性/吴家莹何意中

      论革命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

      论“家庭策略”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

    视野与问题

      检讨中国教育西化成效的新视角:海峡两岸百年西化历程

      的比较刍议

      大学核心理念——历史的视角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

      小学道德教科书中“班会”的百年考察

      ——从大陆时期(1911—1949)到台湾现况(1950一2011)

      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探析

      初探台湾教科书研究趋势(1956—20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之初步分析

      (1914—1959)

      从政治教育学到民生教育学

      民国高校学业竞试的实施及启示

      以教促政:民国时期山西社会教育研究

      边纳尔改革教育学之探究,

      从教会事业走向国家事业

      ——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的历史路径探析,

      明德新民的大学之道

      ——朱熹门人在福建的教化实践

      严复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贡献和启示

      “孔虽旧教其意维新”

      ——陈焕章的儒教观及其教育影响

      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陶行知

      ——《陶行知年谱长编》编撰手记

    附录

      会议论文目录

      编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11-2011套装共4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安
[英]史密斯(Smith;E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版)
金冲及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战争(精)/清代战争全史
陈芳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1-10辑(套装共10本政协文史“亲历、亲见、亲闻”文库)
《“三亲”文库》编纂工作委员会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武昌首义/综合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严锴 著;严昌洪、武昌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再现世界历史
陈冀周、贾国静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漫游记
李征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全八册)
中国史学会 主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报刊资料续编
国家图书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湖北省图书馆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武昌首义文物/文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魏德勋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的来往函电整理与研究
丁健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民国学校管理研究
程斯辉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科教兴国先驱教育家张謇/教育薪火书系
程斯辉、刘光侠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中外著名教育家画传系列:蔡元培画传
程斯辉、肖全民 著;周洪宇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孝雅教育探索 : 基于湖北仙桃市仙源学校教育实践的研究
程斯辉、明庆华 主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2009教育热点难点解读
程斯辉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
程斯辉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1949-1983)
程斯辉 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教育之道
程斯辉 著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文集
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
程斯辉、孙海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