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卢德主义评析

新卢德主义评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2
版次: 1
ISBN: 9787811024791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2页
字数: 171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4人买过
  • 本书是国内首次对新卢德主义运动及其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研究成果。
      
      
       全书首先廓清了新卢德主义运动的概念,阐明新卢德主义的产生缘由,确认新卢德主义运动的性质。其次,对新卢德主义思想进行了图绘式叙述,以便厘定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总体指向,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主题思想的叙述与讨论,阐明了新卢德主义思想的丰富多彩性。随后,深入到新卢德主义思想内部,梳理其内在思想脉络,探讨了表层差异的思想背后所蕴藏的内在统一性。最后,阐明了以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作为认识和评价新卢德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理论依据,在新卢德主义思想所涉及的广泛问题域中选择了四个具体问题予以讨论,并阐发了个人的初步看法。 总  序

    主编序语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新卢德主义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二、国内学界对新卢德主义研究简况

        三、文献评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卢德运动的滥觞

      第一节  狭义的卢德运动与广义的卢德运动

        一、狭义的卢德运动

        二、广义的卢德运动

      第二节  新卢德运动肇始

        一、新卢德宣言

        二、新卢德运动性质分析

    第三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图绘

      第一节  正名“卢德意象”

        一、辩护卢德运动

        二、阐明新卢德运动合理性

        三、揭示新老卢德运动的共性

      第二节  质疑工业文明

        一、匿名爆炸者恐怖行为及其宣言

        二、匿名爆炸者的激进思想

      第三节  声讨人工物

        一、消除电视的四个理由

        二、电视导致童年的消逝

        三、电视的娱乐功能导致人的毁灭

        四、批判计算机及数字化

      第四节  批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技术教育改革的工具主义取向蕴涵社会控制的隐蔽性

        二、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蕴涵经济功利性对教育的侵蚀

        三、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文化的毁灭

        四、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人的毁灭

    第四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理路

      第一节  分析新技术时代及其特征

        一、塞尔对新技术时代特征的分析

        二、曼德尔对技术系统的分析

        三、波兹曼剖析技术垄断时代的特征

      第二节  批判现代技术

        一、从机器与人的关系批评技术对人的负面影响

        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批评技术对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批评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追问技术问题的根源

        一、现代技术问题的社会根源

        二、现代技术问题的技术根源

        三、现代技术问题的文化根源

        四、现代技术问题的心理根源

      第四节  探寻拯救之路

        一、倡导对技术危害的积极反抗

        二、建议形成利于防范技术危害的技术态度

        三、通过教育变革打破技术垄断状态

    第五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新技术条件下人与技术关系的再认识

        一、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核心问题

        二、片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技术对人的负面影响

        三、人的技术化问题之辩证阐释

      第二节  为“卢德意象”正名阐发的深刻意蕴

        一、挑战功利主义社会进步观

        二、慎重对待技术变迁引发的社会失业问题

        三、重视技术变迁引发的文化冲突问题

      第三节  多角度认识技术垄断时代

        一、超越技术与文化关系视角认识技术垄断时代

        二、技术垄断时代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制造和维护技术垄断

        三、技术垄断时代凸现“经济—技术—国家—文化”之间的“共谋”关系

      第四节  “敌托邦”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一、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敌托邦”特征

        二、技术“乌托邦”解析

        三、超越“敌托邦”与“乌托邦”的技术态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次对新卢德主义运动及其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研究成果。
      
      
       全书首先廓清了新卢德主义运动的概念,阐明新卢德主义的产生缘由,确认新卢德主义运动的性质。其次,对新卢德主义思想进行了图绘式叙述,以便厘定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总体指向,通过对不同人物、不同主题思想的叙述与讨论,阐明了新卢德主义思想的丰富多彩性。随后,深入到新卢德主义思想内部,梳理其内在思想脉络,探讨了表层差异的思想背后所蕴藏的内在统一性。最后,阐明了以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作为认识和评价新卢德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理论依据,在新卢德主义思想所涉及的广泛问题域中选择了四个具体问题予以讨论,并阐发了个人的初步看法。
  • 目录:
    总  序

    主编序语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新卢德主义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二、国内学界对新卢德主义研究简况

        三、文献评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卢德运动的滥觞

      第一节  狭义的卢德运动与广义的卢德运动

        一、狭义的卢德运动

        二、广义的卢德运动

      第二节  新卢德运动肇始

        一、新卢德宣言

        二、新卢德运动性质分析

    第三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图绘

      第一节  正名“卢德意象”

        一、辩护卢德运动

        二、阐明新卢德运动合理性

        三、揭示新老卢德运动的共性

      第二节  质疑工业文明

        一、匿名爆炸者恐怖行为及其宣言

        二、匿名爆炸者的激进思想

      第三节  声讨人工物

        一、消除电视的四个理由

        二、电视导致童年的消逝

        三、电视的娱乐功能导致人的毁灭

        四、批判计算机及数字化

      第四节  批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技术教育改革的工具主义取向蕴涵社会控制的隐蔽性

        二、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蕴涵经济功利性对教育的侵蚀

        三、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文化的毁灭

        四、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人的毁灭

    第四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理路

      第一节  分析新技术时代及其特征

        一、塞尔对新技术时代特征的分析

        二、曼德尔对技术系统的分析

        三、波兹曼剖析技术垄断时代的特征

      第二节  批判现代技术

        一、从机器与人的关系批评技术对人的负面影响

        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批评技术对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批评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追问技术问题的根源

        一、现代技术问题的社会根源

        二、现代技术问题的技术根源

        三、现代技术问题的文化根源

        四、现代技术问题的心理根源

      第四节  探寻拯救之路

        一、倡导对技术危害的积极反抗

        二、建议形成利于防范技术危害的技术态度

        三、通过教育变革打破技术垄断状态

    第五章  新卢德主义思想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新技术条件下人与技术关系的再认识

        一、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核心问题

        二、片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技术对人的负面影响

        三、人的技术化问题之辩证阐释

      第二节  为“卢德意象”正名阐发的深刻意蕴

        一、挑战功利主义社会进步观

        二、慎重对待技术变迁引发的社会失业问题

        三、重视技术变迁引发的文化冲突问题

      第三节  多角度认识技术垄断时代

        一、超越技术与文化关系视角认识技术垄断时代

        二、技术垄断时代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制造和维护技术垄断

        三、技术垄断时代凸现“经济—技术—国家—文化”之间的“共谋”关系

      第四节  “敌托邦”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一、新卢德主义思想的“敌托邦”特征

        二、技术“乌托邦”解析

        三、超越“敌托邦”与“乌托邦”的技术态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卢德主义评析
新卢浮宫之战:卢浮宫浴火重生记
[法]雅克·朗格 著;董强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卢德主义评析
寻找文创执行力
陈红兵
新卢德主义评析
新中国小学教育研究70年 科学卷
陈红兵 著;高潇怡
新卢德主义评析
微型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性能研究
陈红兵、魏平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国际结算、支付与单证:理论与实务/高等院校应用型规划教材
陈红兵、聂钟鸣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刀锋上的舞蹈:中国产业经济15年
陈红兵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淤泥定生红莲 坛经 智慧/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陈红兵、刘昱辰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生态哲学丛书:生态文化与范式转型
陈红兵、唐长华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CCTV《对话》节目思想系列: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陈红兵、李晓红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
陈红兵 著
新卢德主义评析
领袖气质:2007 CCTV年度雇主调查
陈红兵 编
新卢德主义评析
文化与创新
陈红兵 主编;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