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1-06
版次: 1
ISBN: 9787530003138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5页
字数: 13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6人买过
  •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直接指导和筹划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正式成立。作为党的早期组织之一,它的成立,拉开了纽建中国其卢党的序幕。
    90年来,北京党组织蛉终疚挥着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映射出中国其产党由小到火、由弱到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缩影。
    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90午来,北京广火基层党组织率领全市党员群众,紧紧围绕当时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不辱使命、积极进取,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谱写下一篇篇辉煌篇章。 刘陈德,高级记者,现任前线杂志社总编辑,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北京市新闻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创作新闻作品600余篇,有90余篇分别获得全国和省市级优秀新闻作品一、二等奖,担任国家重点出版项目《辉煌50年》中的子项目《辉煌50年北京》图书的总撰稿人和主编。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丰碑》、《乙酉大洗礼》,长篇散文诗《感动》和作品选编《滴水集》等。创作话剧剧本《杨为民》,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 题记/1

    传播马列创建政党/3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3
    把革命道理播撒在工人中间/5
    北京支部代表出席一大会议/8
    迎来第一份中央文件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9
    掀起第一次北方工人运动高潮/10

    国共合作携手革命/12
    帮助国民党壮大北方组织/12
    最早创办的一所党校/14
    800条扁担暴打蛋捐局/15
    掀起空前规模的“倒段反奉”斗争/16
    推动国民军策应北伐/18
    以壮烈牺牲点燃生命光华/19

    腥风血雨欲摧弥坚/21
    保存力量迎接新的战斗/21
    到工农兵学中宣传抗日/23
    监狱里的“地下党校”/25
    拿起文化的武器/27
    吹响抗战的号角/28

    薪火不熄蓄势燎原/30
    地下党员大部撤出北平城/30
    “红蓝箍”名震平郊/31
    抗日根据地渐成合围之势/32
    到敌后之敌后去/33
    尽最大努力保存地下力量/34
    奔走在红色交通线上/36
    准备“对日本侵略者最后一战”/37

    秘密斗争迎接曙光/39
    在北平公开发行第一张共产党的报纸/39
    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40
    别出心裁的“饿工”斗争/42
    红色电波从这里飞出/43
    打赢人才争夺战/44
    奔走在北平和平解放前沿/45
    相聚在五星红旗下/46

    巩固政权惠及民生/48
    由秘密到公开,壮大党的组织/48
    肃清敌特残余/49
    发动群众抗美援朝/50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51
    北京不能成为教育的“尾都”/54
    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55

    百废待兴建设家园/57
    鲁班辈出,目行万里/57
    “大工匠”创出工业新局面/58
    “旱高台”上夺高产/59
    建设北京的生命源/60
    从“中官聚落”到“科学城”诞生/61
    “红色背篓”连起城乡商业纽带/62
    “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秘密开工/64

    春回京畿开拓前行/66
    京郊农民摸着石头过河/6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67
    “包”字进城的探索/68
    “试水”股份制改革/70
    外资走进旅游业/71
    发展第三产业解“五难”/72

    深化改革万象更新/75
    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75
    城乡一体化,致富奔小康/77
    抓住契机解决“骨头”与“肉”的矛盾/79
    非公有制科技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81
    打造首都绿色生态屏障/82

    与时俱进创新有为/85
    为转型开通道路/85
    带领农民闯市场/86
    新经济组织的探索/88
    培养选用新型人才/89
    社区催生服务型党组织/91
    建设精神文明家园/92

    小康征途科学发展/94
    筑起抗击非典的铜墙铁壁/94
    为小康路上的里程碑添砖加瓦/96
    转变发展方式的路越走越宽/98
    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99
    以党内民主谱写社会和谐乐章/101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104
    让反腐倡廉的警钟长鸣/104
    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106
    自觉提高拒腐防变意识/108
    实现对“重点领域”监督的新突破/110
    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111
    构建全覆盖的廉政风险防范网络/113

    后记/115
  • 内容简介: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直接指导和筹划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正式成立。作为党的早期组织之一,它的成立,拉开了纽建中国其卢党的序幕。
    90年来,北京党组织蛉终疚挥着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映射出中国其产党由小到火、由弱到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缩影。
    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90午来,北京广火基层党组织率领全市党员群众,紧紧围绕当时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不辱使命、积极进取,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谱写下一篇篇辉煌篇章。
  • 作者简介:
    刘陈德,高级记者,现任前线杂志社总编辑,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北京市新闻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创作新闻作品600余篇,有90余篇分别获得全国和省市级优秀新闻作品一、二等奖,担任国家重点出版项目《辉煌50年》中的子项目《辉煌50年北京》图书的总撰稿人和主编。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丰碑》、《乙酉大洗礼》,长篇散文诗《感动》和作品选编《滴水集》等。创作话剧剧本《杨为民》,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
  • 目录:
    题记/1

    传播马列创建政党/3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3
    把革命道理播撒在工人中间/5
    北京支部代表出席一大会议/8
    迎来第一份中央文件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9
    掀起第一次北方工人运动高潮/10

    国共合作携手革命/12
    帮助国民党壮大北方组织/12
    最早创办的一所党校/14
    800条扁担暴打蛋捐局/15
    掀起空前规模的“倒段反奉”斗争/16
    推动国民军策应北伐/18
    以壮烈牺牲点燃生命光华/19

    腥风血雨欲摧弥坚/21
    保存力量迎接新的战斗/21
    到工农兵学中宣传抗日/23
    监狱里的“地下党校”/25
    拿起文化的武器/27
    吹响抗战的号角/28

    薪火不熄蓄势燎原/30
    地下党员大部撤出北平城/30
    “红蓝箍”名震平郊/31
    抗日根据地渐成合围之势/32
    到敌后之敌后去/33
    尽最大努力保存地下力量/34
    奔走在红色交通线上/36
    准备“对日本侵略者最后一战”/37

    秘密斗争迎接曙光/39
    在北平公开发行第一张共产党的报纸/39
    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40
    别出心裁的“饿工”斗争/42
    红色电波从这里飞出/43
    打赢人才争夺战/44
    奔走在北平和平解放前沿/45
    相聚在五星红旗下/46

    巩固政权惠及民生/48
    由秘密到公开,壮大党的组织/48
    肃清敌特残余/49
    发动群众抗美援朝/50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51
    北京不能成为教育的“尾都”/54
    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55

    百废待兴建设家园/57
    鲁班辈出,目行万里/57
    “大工匠”创出工业新局面/58
    “旱高台”上夺高产/59
    建设北京的生命源/60
    从“中官聚落”到“科学城”诞生/61
    “红色背篓”连起城乡商业纽带/62
    “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秘密开工/64

    春回京畿开拓前行/66
    京郊农民摸着石头过河/6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67
    “包”字进城的探索/68
    “试水”股份制改革/70
    外资走进旅游业/71
    发展第三产业解“五难”/72

    深化改革万象更新/75
    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75
    城乡一体化,致富奔小康/77
    抓住契机解决“骨头”与“肉”的矛盾/79
    非公有制科技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81
    打造首都绿色生态屏障/82

    与时俱进创新有为/85
    为转型开通道路/85
    带领农民闯市场/86
    新经济组织的探索/88
    培养选用新型人才/89
    社区催生服务型党组织/91
    建设精神文明家园/92

    小康征途科学发展/94
    筑起抗击非典的铜墙铁壁/94
    为小康路上的里程碑添砖加瓦/96
    转变发展方式的路越走越宽/98
    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99
    以党内民主谱写社会和谐乐章/101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104
    让反腐倡廉的警钟长鸣/104
    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106
    自觉提高拒腐防变意识/108
    实现对“重点领域”监督的新突破/110
    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111
    构建全覆盖的廉政风险防范网络/113

    后记/115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我要入党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现代化建设新步伐(1992-2002)
张静如、赵朝峰、周良书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改革大潮(1976-1992)
张静如、大力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创建新中国(1949-1956)
张静如、沈传宝、邢和明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中共创立掀起革命洪流(1921-1927)
张静如、李颖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2011)
张静如、杨建辉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掷地有声90言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红色纪念馆的诉说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张静如、傅颐、李林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土地革命如火如荼(1927-1937)
张静如、亓阵之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1949)
张静如、王炳林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全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
张静如、武国友、李蓉、王旸 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的逆道而驰
王冠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员工该怎么管?
孔暄 著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读《共产党宣言》
黄子寒 编;罗英华;孙冰心;谈思嘉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天学会超级存钱术
[日]横山光昭/著 王媛 译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代室内装饰设计资料集——配色专辑
张虹枫 主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代家庭室内设计新潮 : 客厅·门厅·餐厅
郭云光 主编;李洪洲、孔英、于文修、蒋宏 编写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刘海军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黄国辉;陈正学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农科学子的夏日青春漾
胡雨楠 著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分钟写履历――运筹帷幄,志在必得
[美]佩吉・施密特 著 周欣 译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后来了:正在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
[韩]林洪泽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
王干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我要入党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红色纪念馆的诉说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
90年中人与事:党的组织在基层
90年中人与事:掷地有声90言
刘陈德 著;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