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6
版次: 1
ISBN: 9787509312698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8页
字数: 27千字
分类: 法律
11人买过
  •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一股潮流,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本土经验为基础。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法制进行了探讨。其各章目录如下:
    导言
    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反思与期待
    语词变幻的背后——几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近义名词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特征辨析
    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
    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的慈善法制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体系及非营利基本法的立法模式 刘太刚,男,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营利组织法及宪法行政法。先后于中国人民太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1995年间赴香港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1998—2000年问任澳门唐志坚、关翠杏立法设员办事处法律顾问,协助澳门立法议员参与澳f徊归立法。2005—2006年问赴美国伊力诺依理工学院芝加哥——肯特法学院作访问学者,研修非营利组织法。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特邀信息员,曾任国家监察部第三批特邀监察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世贸法学》、《行政许可法注评》、《以案说法——行政许可法》,合作主编《中国县级行政组织立法研究》。为《行政法学》、《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国家赔偿法释论》等著作的副主编,在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序一
    导言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反思与期待
    第一章语词变幻的背后——几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近义名词
    1.1指向非营利组织的近义名词
    1.2“非营利组织”与“非政府组织”
    1.3“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与“民间社会”
    1.4“非赢利组织”、“非盈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1.5“诚信”、“公信力”、“问责”、“受托责任”等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特征辨析
    2.1对非营利组织的学术界定
    2.2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界定
    2.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辨析
    2.4结语:对非营利组织的新界定

    第三章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
    3.1慈善需求与民营企业家的慈善供给
    3.2民企基金会的基本状况
    3.3影响创设民企基金会的主要因素
    3.4业务主管单位是否构成创设基金会的障碍?
    3.5民企基金会的专职人员及组织机构状况
    3.6民企基金会的信息公布状况
    3.7民企基金会的筹款状况
    3.8民企基金会的对外宣传状况
    3.9民企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状况
    3.10民企基金会之间的交流状况
    3.11创办民企基金会对创办/发起人企业的影响
    3.12民企基金会创办人/发起人对于基金会现状的满意度
    3.13民企基金会当前存在的问题
    3.14民企基金会对相关政策制度的改进建议
    3.15政策建议:拆除政策制度枷锁,解放基金会的公益力
    附录1:中国大陆民企非公募基金会名录
    附录2:中国大陆民企非公募基金会调研提纲(基金会版)
    ……
    第四章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改革
    第五章我国的慈善法制
    第六章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体系汲非营利基本法的立法模式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一股潮流,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本土经验为基础。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法制进行了探讨。其各章目录如下:
    导言
    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反思与期待
    语词变幻的背后——几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近义名词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特征辨析
    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
    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的慈善法制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体系及非营利基本法的立法模式
  • 作者简介:
    刘太刚,男,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营利组织法及宪法行政法。先后于中国人民太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1995年间赴香港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1998—2000年问任澳门唐志坚、关翠杏立法设员办事处法律顾问,协助澳门立法议员参与澳f徊归立法。2005—2006年问赴美国伊力诺依理工学院芝加哥——肯特法学院作访问学者,研修非营利组织法。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特邀信息员,曾任国家监察部第三批特邀监察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世贸法学》、《行政许可法注评》、《以案说法——行政许可法》,合作主编《中国县级行政组织立法研究》。为《行政法学》、《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国家赔偿法释论》等著作的副主编,在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 目录:
    序一
    导言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反思与期待
    第一章语词变幻的背后——几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近义名词
    1.1指向非营利组织的近义名词
    1.2“非营利组织”与“非政府组织”
    1.3“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与“民间社会”
    1.4“非赢利组织”、“非盈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1.5“诚信”、“公信力”、“问责”、“受托责任”等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特征辨析
    2.1对非营利组织的学术界定
    2.2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界定
    2.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辨析
    2.4结语:对非营利组织的新界定

    第三章民营企业家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
    3.1慈善需求与民营企业家的慈善供给
    3.2民企基金会的基本状况
    3.3影响创设民企基金会的主要因素
    3.4业务主管单位是否构成创设基金会的障碍?
    3.5民企基金会的专职人员及组织机构状况
    3.6民企基金会的信息公布状况
    3.7民企基金会的筹款状况
    3.8民企基金会的对外宣传状况
    3.9民企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状况
    3.10民企基金会之间的交流状况
    3.11创办民企基金会对创办/发起人企业的影响
    3.12民企基金会创办人/发起人对于基金会现状的满意度
    3.13民企基金会当前存在的问题
    3.14民企基金会对相关政策制度的改进建议
    3.15政策建议:拆除政策制度枷锁,解放基金会的公益力
    附录1:中国大陆民企非公募基金会名录
    附录2:中国大陆民企非公募基金会调研提纲(基金会版)
    ……
    第四章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改革
    第五章我国的慈善法制
    第六章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体系汲非营利基本法的立法模式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修订版)
古小华^吴乐珍^黄波 主编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
那梅 付琳赟 译;玛丽·切尔哈特(Mary Tschirhart);沃尔夫冈·比勒菲尔德(Wolfgang Bielefeld)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整合研究
徐盈艳 著;黎熙元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第二版)
王世强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习指导(修订版)
宋晨枫 编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制度与实务(第二版)新编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梅继霞 编著;张远凤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评估知识问答
付强、潘薇、韩冰、殷立欣 著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世界:市民社会与非营利部门的兴起
杨丽、游斐 译;[美]约翰·凯西(John Casey)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研究
蒋晨茜、雷雅彦 著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与案例
袁小平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文化对个人捐赠决策影响研究/湖北经济学院经管系列学术文库
康乐 著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第二版)(新编21世纪)
康晓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法律法规智慧丛书7·以案说法:行政许可法
刘太刚 著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行政许可法注评
刘太刚 著
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
世贸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刘太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