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03
版次: 1
ISBN: 9787505828582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5页
字数: 26千字
分类: 经济
9人买过
  • 本书共8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章,为总体分析。第一章通过台湾农业发展及其对工业化的贡献分析,重点剖析了工业化建设究竟是怎样的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也即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化建设的贡献究竟有多少和有多大。第二章则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地位的演变,并由此得出一些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主要是第三章至第六章,文章着重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户收入变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变动以及农地经营等四个问题,昭示了工业化对这些问题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中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台湾农业发展的事实为依据,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第三部分是最后两章,为理论总结,这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农业发展问题?为什么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农业式微的经济现象?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呢?作者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安排对农业发展问题形成影响的思考,跳出了传统的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寻找解决答案的樊篱,试图构建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 杨德才,男,1965年11月生,安徽当涂。1988年、1993年和1996年7月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近年来先后在《管理世界》、《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著 绪论  

      一、关于本研究选题的动机考量

      二、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及方法

      四、研究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

      第一章  台湾农业发展及其对工业化的贡献

        一、工业化的基础:土改后农业的充分发展

        二、台湾工业化战略的选择与转换

        三、台湾农业发展对工业化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地位演变之分析

        一、农业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的演变

        二、台湾农业经济地位演动因之考察

        三、农业发展趋缓对台湾总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农户收入变动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间收入分配总分析

        二、农户收入变动影响因素之分析

        三、农户收入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关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的思考

      第四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分析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农业劳动力存量的分析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农业劳动力状况分析

        四、关于劳动力问题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五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变动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市场需求对农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三、制度安排对农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关于农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思考

      第六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地经营问题之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总结

      第七章  农业发展的理论演进与路径转换

      第八章  农业发展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变迁

    附录1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绩效分析

    附录2  改革后农村工业化对农户劳动力分配及收入变动影响之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章,为总体分析。第一章通过台湾农业发展及其对工业化的贡献分析,重点剖析了工业化建设究竟是怎样的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也即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化建设的贡献究竟有多少和有多大。第二章则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地位的演变,并由此得出一些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主要是第三章至第六章,文章着重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户收入变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变动以及农地经营等四个问题,昭示了工业化对这些问题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中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台湾农业发展的事实为依据,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第三部分是最后两章,为理论总结,这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农业发展问题?为什么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农业式微的经济现象?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呢?作者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安排对农业发展问题形成影响的思考,跳出了传统的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寻找解决答案的樊篱,试图构建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
  • 作者简介:
    杨德才,男,1965年11月生,安徽当涂。1988年、1993年和1996年7月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近年来先后在《管理世界》、《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著
  •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本研究选题的动机考量

      二、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及方法

      四、研究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

      第一章  台湾农业发展及其对工业化的贡献

        一、工业化的基础:土改后农业的充分发展

        二、台湾工业化战略的选择与转换

        三、台湾农业发展对工业化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地位演变之分析

        一、农业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的演变

        二、台湾农业经济地位演动因之考察

        三、农业发展趋缓对台湾总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农户收入变动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间收入分配总分析

        二、农户收入变动影响因素之分析

        三、农户收入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关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的思考

      第四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分析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农业劳动力存量的分析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农业劳动力状况分析

        四、关于劳动力问题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五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变动问题之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市场需求对农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三、制度安排对农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关于农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思考

      第六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地经营问题之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总结

      第七章  农业发展的理论演进与路径转换

      第八章  农业发展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变迁

    附录1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绩效分析

    附录2  改革后农村工业化对农户劳动力分配及收入变动影响之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大数据工程:系统、方法与实践
田春华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软件——通向软件定义的数字工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智能化创新之路丛书--智能交通与智慧物流
钱勇生、曾俊伟 著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机器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FANUC和安川)
龚仲华 编著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互联网平台
胡晓娅、白坤、尹周平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品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非功能性”原则及其适用
高阳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刘广瑞 著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结晶技术
卫宏远、党乐平 等 编著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软件百问
王蕴辉 等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锅炉原理与应用
王锁芳,梁晓迪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坐标变换计算与编程 郇极
郇极
工业化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罗怡沁、杨爱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