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建设十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568000529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0页
字数: 166千字
分类: 政治
  •    社会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本书系统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外延和理论框架,认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并针对社会建设主要包括的民生(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两大领域进行专题论述。在民生福利方面,提出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成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保障包括市场竞争失败者在内的所有人民都过上与时代文明相适应的体面生活;在社会治理方面,提出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思路,并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发展、社区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网络虚拟社会建设、激活社会资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邓智平,1982年8月生于湖南省隆回县,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硕士,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人口城市化。出版专著《城市性视角下的城市化质量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世界银行、省部级和地方党委政府委托研究课题50多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和执笔人完成的报告《我省社会建设的理论与战略研究》,获得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第一讲 社会建设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一、社会建设: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

      二、理论话语与政策话语之间的张力及调和

      三、社会建设的广东经验

      四、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

    第二讲 理解社会建设的五种路径

      一、作为社会控制(维稳)的社会建设

      二、作为社会政策的社会建设

      三、作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建设

      四、作为社会组织的社会建设

      五、作为国家建设的社会建设

      六、结语

    第三讲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

      一、社会管理:一个亟待厘清的概念和理论

      二、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政策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行动框架

      四、结语

    第四讲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

      一、中国进入了探索福利模式的新阶段

      二、福利模式的选择

      三、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的特点

      四、作为一种福利模式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讲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三种逻辑

      一、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实践

      三、独立之后再嵌入:迈向社会法团主义

    第六讲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广东经验

      一、基层治理研究概述

      二、广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经验

      三、重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构想

    第七讲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于东莞实践91

      一、东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91

      二、东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主要启迪96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建议

    第八讲 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应对

      一、主要矛盾

      二、矛盾成因

      三、化解方略

    第九讲 虚拟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一、社会变迁中的虚拟社会

      二、虚拟社会的主要形态及其治理状况:基于广东经验

      三、虚拟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147

    第十讲 发挥社会资本在公共产品

      供给中的作用153

      一、社会资本概念及其拓展

      二、社会资本的一般作用分析

      三、社会资本在公共品供给中的作用

      四、创新社会资本动员,增加基本公共品

      供给的政策建议
  • 内容简介:
       社会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本书系统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外延和理论框架,认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并针对社会建设主要包括的民生(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两大领域进行专题论述。在民生福利方面,提出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成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保障包括市场竞争失败者在内的所有人民都过上与时代文明相适应的体面生活;在社会治理方面,提出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思路,并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发展、社区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网络虚拟社会建设、激活社会资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邓智平,1982年8月生于湖南省隆回县,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硕士,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人口城市化。出版专著《城市性视角下的城市化质量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世界银行、省部级和地方党委政府委托研究课题50多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和执笔人完成的报告《我省社会建设的理论与战略研究》,获得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目录:
      

    第一讲 社会建设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一、社会建设: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

      二、理论话语与政策话语之间的张力及调和

      三、社会建设的广东经验

      四、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

    第二讲 理解社会建设的五种路径

      一、作为社会控制(维稳)的社会建设

      二、作为社会政策的社会建设

      三、作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建设

      四、作为社会组织的社会建设

      五、作为国家建设的社会建设

      六、结语

    第三讲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

      一、社会管理:一个亟待厘清的概念和理论

      二、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政策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行动框架

      四、结语

    第四讲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

      一、中国进入了探索福利模式的新阶段

      二、福利模式的选择

      三、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的特点

      四、作为一种福利模式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讲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三种逻辑

      一、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实践

      三、独立之后再嵌入:迈向社会法团主义

    第六讲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广东经验

      一、基层治理研究概述

      二、广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经验

      三、重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构想

    第七讲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于东莞实践91

      一、东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91

      二、东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主要启迪96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建议

    第八讲 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应对

      一、主要矛盾

      二、矛盾成因

      三、化解方略

    第九讲 虚拟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一、社会变迁中的虚拟社会

      二、虚拟社会的主要形态及其治理状况:基于广东经验

      三、虚拟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147

    第十讲 发挥社会资本在公共产品

      供给中的作用153

      一、社会资本概念及其拓展

      二、社会资本的一般作用分析

      三、社会资本在公共品供给中的作用

      四、创新社会资本动员,增加基本公共品

      供给的政策建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如何做,师生才幸福(走进学习科学丛书)
(美)南希·弗雷 道格拉斯·费希尔 多米尼克·史密斯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心理学入门:洞悉人性的91个心理学常识
王坤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化的资本:美国大型工业公司的兴起
(美)威廉·G.罗伊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6辑)
张一兵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学与生活
王坤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建设十讲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