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06-01
版次: 1
ISBN: 9787503659751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3页
字数: 269千字
分类: 法律
17人买过
  • 唐力,男,196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4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先后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主要著作有:《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集》(副主编)、《民 第一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一般法理

      第一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涵义分析

      第二节  世事诉讼构造之要素分析

      第三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类型及评析

      第四节  民事诉讼构造之功能分析

    第二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依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

      第二节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与民事诉讼构造

      第三节  诉讼公正、诉讼效率理念与诉讼构造

    第三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原则

      第一节  辩论原则:形成裁判基础资料的机理

      第二节  处分原则:程序进行、权利处置的机理

      第三节  平等原则:确立当事人“对审”构造的机理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关系的机理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的分析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成因及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与实践

      第四节  诉讼构造之重构:以促进主体间对话、沟通为内容的“分析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理论构建

      第五节  “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展开

    第五章  审前准备的构造的特别研究

      第一节  审前准备构造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证据收集与争点整理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的分担

      第三节  法律观点的整理:法官作用的领域与当事人参与法适用的合理性

      第四节  关于日本民事诉讼计划审理制度的特别讨论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讼准备程序构造的反思与完善

    第六章  庭审构造的特别研究

      第一节  庭审构造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庭审构造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庭审构造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庭审程序动作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第五节  我国庭审构造的选择:以当事人辩论权为基础辅以法院职权进行的庭审构造

    结语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唐力,男,196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4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先后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主要著作有:《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集》(副主编)、《民
  • 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一般法理

      第一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涵义分析

      第二节  世事诉讼构造之要素分析

      第三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类型及评析

      第四节  民事诉讼构造之功能分析

    第二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依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

      第二节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与民事诉讼构造

      第三节  诉讼公正、诉讼效率理念与诉讼构造

    第三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原则

      第一节  辩论原则:形成裁判基础资料的机理

      第二节  处分原则:程序进行、权利处置的机理

      第三节  平等原则:确立当事人“对审”构造的机理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关系的机理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的分析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成因及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与实践

      第四节  诉讼构造之重构:以促进主体间对话、沟通为内容的“分析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理论构建

      第五节  “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展开

    第五章  审前准备的构造的特别研究

      第一节  审前准备构造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证据收集与争点整理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的分担

      第三节  法律观点的整理:法官作用的领域与当事人参与法适用的合理性

      第四节  关于日本民事诉讼计划审理制度的特别讨论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讼准备程序构造的反思与完善

    第六章  庭审构造的特别研究

      第一节  庭审构造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庭审构造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庭审构造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庭审程序动作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第五节  我国庭审构造的选择:以当事人辩论权为基础辅以法院职权进行的庭审构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调判一体化:内在机理与运行逻辑
蔡绍刚著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应用及法律依据 (第二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案件高频案由立案审查精要
王宇展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
法律出版社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 : 导读版(上)
(日)高桥宏志 著,林剑锋 译,张卫平 导读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法(第九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江伟 肖建国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第二版】
王新平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第六版)()
江伟 肖建国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23.3(总第95辑)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编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案由请求权基础
吴香香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衔接问题研究
郭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