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1
版次: 1
ISBN: 9787108037886
定价: 7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3页
字数: 1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54人买过
  • “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木犀二绝句》,此借来拟喻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艺术中的名物大致相同的演变经历。所谓“半点”,相对言,是少,也可以说它从未成为主流,更未能动摇中土之“体”。然而就绝对数量而言,此“半点”却也颇有可观。“西风”吹过,每每留下痕迹,只是很快即为“东风”之强势所“化”,最终是“东风染得千红紫”,此际则已难辨外来痕迹了。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靠自学考入三联书店,于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张中行《负暄三话》为其立传。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孙机先生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终朝采蓝》、《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先秦诗文史》、《明式家具之前》、《奢华之色》等。 序一樊锦诗

    序二罗世平

    佛入中土之“栖居”(一)——敦煌早期至隋唐石窟窟顶图案的意象及其演变

    一、藻井和幄帐

    二、金博山与摩尼宝

    三、“垂鳞”与翠羽

    四、宝交饰

    结语



    佛入中土之“栖居”(二)——帐、伞、幢、幡细部构件的考订

    一、帐:帐额,垂额,沥水,蒜条,帘押

    二、幢、伞,华盖:锦屋、者舌、带、柱子

    三、幡



    “大秦之草”与连理枝——对波纹源流考

    一、对波纹与“忍冬”

    二、“忍冬纹”与“大秦之草”

    三、卷草.对波:式样之一

    四、卷草.对波:式样之二

    五、对波纹在唐代的演变

    六、余论



    丹枕与統蜒

    余论



    牙床与牙盘

    壹、牙床: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一组彩绘木构件

    贰、牙盘

    一、牙盘之用途:唐至两宋

    二、牙盘形制之一:所谓“连蹄”

    三、牙盘形制之二:所谓“脚”

    四、两宋牙盘

    五、余论



    从礼物案到都丞盘

    一、书案.牙盘.礼物案

    二、栏杆桌子.栏杆高几‘都丞盘

    三、结语



    掆鼓考

    一、拥鼓考

    二、龟兹舍利盒乐舞图的含义



    象舆

    一、库木吐喇石窟笫窟壁画中的“象舆”

    二、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中的“象戏图”

    净瓶与授水布施:须大孥太子本生故事中的净瓶

    立拒举瓶

    荃提

    附论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卤簿图若干仪仗考

    附论兰汤与香水

    后记
  • 内容简介:
    “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木犀二绝句》,此借来拟喻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艺术中的名物大致相同的演变经历。所谓“半点”,相对言,是少,也可以说它从未成为主流,更未能动摇中土之“体”。然而就绝对数量而言,此“半点”却也颇有可观。“西风”吹过,每每留下痕迹,只是很快即为“东风”之强势所“化”,最终是“东风染得千红紫”,此际则已难辨外来痕迹了。
  • 作者简介: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靠自学考入三联书店,于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张中行《负暄三话》为其立传。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孙机先生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终朝采蓝》、《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先秦诗文史》、《明式家具之前》、《奢华之色》等。
  • 目录:
    序一樊锦诗

    序二罗世平

    佛入中土之“栖居”(一)——敦煌早期至隋唐石窟窟顶图案的意象及其演变

    一、藻井和幄帐

    二、金博山与摩尼宝

    三、“垂鳞”与翠羽

    四、宝交饰

    结语



    佛入中土之“栖居”(二)——帐、伞、幢、幡细部构件的考订

    一、帐:帐额,垂额,沥水,蒜条,帘押

    二、幢、伞,华盖:锦屋、者舌、带、柱子

    三、幡



    “大秦之草”与连理枝——对波纹源流考

    一、对波纹与“忍冬”

    二、“忍冬纹”与“大秦之草”

    三、卷草.对波:式样之一

    四、卷草.对波:式样之二

    五、对波纹在唐代的演变

    六、余论



    丹枕与統蜒

    余论



    牙床与牙盘

    壹、牙床: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一组彩绘木构件

    贰、牙盘

    一、牙盘之用途:唐至两宋

    二、牙盘形制之一:所谓“连蹄”

    三、牙盘形制之二:所谓“脚”

    四、两宋牙盘

    五、余论



    从礼物案到都丞盘

    一、书案.牙盘.礼物案

    二、栏杆桌子.栏杆高几‘都丞盘

    三、结语



    掆鼓考

    一、拥鼓考

    二、龟兹舍利盒乐舞图的含义



    象舆

    一、库木吐喇石窟笫窟壁画中的“象舆”

    二、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中的“象戏图”

    净瓶与授水布施:须大孥太子本生故事中的净瓶

    立拒举瓶

    荃提

    附论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卤簿图若干仪仗考

    附论兰汤与香水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问学记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正仓院里的唐故事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新编终朝采蓝(套装上下册)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三:宋元明金银器皿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二:明代金银首饰(增订本)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全三册)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皿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奢华之色:明代金银首饰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
扬之水 著
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古诗文名物新证(全二册)
扬之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