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6205704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9页
字数: 29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为了推进对东亚区域化的全面认识,《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利用区域对比的方法,将分析集中于区域化进程中的机制特征,力求更深入地理解东亚区域化本身。
      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分歧和不足,《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从区域治理的视角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主要希望理解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制度特征的来源、意义,并据此对区域化的趋向和前景作出判断。因此,《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选取了东亚区域化机制的主导者东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东盟本身就是区域治理的典型,其丰富的制度经验对东亚区域化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东盟治理历程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东盟机制的缘由和效应,并对东亚区域化的特征作出更好的理解,对东亚区域化的未来作出有意义的评估和预测。   李东屹,1983年生,现任职于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外交与国防组。200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201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区域化、东盟及中国外交,发表论文《东亚区域化如何处理与美国关系》、《从区域治理视角看东盟在东亚区域化中的地位》等。参与编写书籍若干。 第1章导论
    1.1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研究状况综述
    1.2.1区域主义理论研究状况
    1.2.2东亚区域化进程相关研究状况
    1.2.3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研究构想及研究方法
    1.3.1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本项研究的分析设想
    1.3.3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
    1.3.4本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1.4本书的篇章结构设计

    第2章区域化与区域治理:理论建构与欧盟案例
    2.1区域治理:涵义及其应用
    2.1.1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1.2治理的应用:从全球治理到区域治理
    2.2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
    2.2.1区域治理与区域化
    2.2.2区域化、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建设
    2.3区域化与区域治理:欧洲一体化的验证
    2.3.1欧洲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历程及其特征
    2.3.2欧洲区域化中的制度建设
    2.3.3欧洲经验的验证:治理框架的确立

    第3章区域化与区域治理:东盟案例与理解途径
    3.1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结构
    3.1.1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
    3.1.2东亚区域化的现实结构
    3.2东盟在东亚区域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东盟为案例的理由
    3.3东盟案例的相关背景和说明

    第4章东盟区域化的初始阶段(冷战时期的区域化进程)
    4.1区域合作的背景和过程
    4.1.1东盟诞生的国际环境
    4.1.2冷战初期东南亚区域合作的萌芽
    4.1.3东盟诞生前夕的东南亚区域合作
    4.1.4东盟的诞生和初步活动
    4.2区域化制度建设及治理特征:以安全为主的区域合作
    4.2.1东盟制度中的机构建设
    4.2.2政治安全领域的东盟治理
    4.2.3其他领域的区域治理
    4.3启动进程:治理框架和原则的初步建构

    第5章东盟区域化的转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7年)
    5.1区域合作的背景转变
    5.1.1国际环境的变化
    5.1.2东盟合作的调整和进展
    5.1.3东盟次区域合作的开展
    5.2东盟区域治理的转向:以经济整合为重心
    5.2.1区域经济治理的调整
    5.2.2区域治理在政治安全方面的进展
    5.3承上启下:从主题转变到更高合作

    第6章东盟区域化的最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6.1区域合作的背景和结构:国际态势与区域多层结构
    6.1.1金融危机和区域经济困难
    6.1.2东盟政治安全环境
    6.1.3东盟合作的内外调整:新合作机制
    6.2区域治理和区域制度建构的努力:朝向全面和综合性的区域化
    6.2.1东盟治理的经济架构
    6.2.2东盟治理在安全方面的表现
    6.2.3发展方向:从东盟共同体到东亚共同体
    6.3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区域化

    第7章分析与讨论:以治理为核心的理解与阐发
    7.1比较视角的分析:东盟治理与欧洲经验的对照
    7.2功能视角的分析:东盟方式的来源与效应
    7.2.1东盟治理的来源和意义
    7.2.2东盟方式的问题和调整
    7.3理论视角的分析:评估东盟治理
    7.3.1东盟治理:欧洲模式的复制品?
    7.3.2评价东盟治理:不同理论解释的启示
    7.3.3治理的背景条件:东盟内外环境
    7.3.4东盟内部治理:共同体的确立和维护
    7.3.5理解东盟规范:特征和价值
    7.3.6东盟外部治理:规范扩散的双重意义
    7.3.7东盟治理的前景:是否可持续?

    第8章结语:东亚区域化展望
    8.1区域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
    8.1.1东盟治理对东亚区域化的意义
    8.1.2治理视角下东亚区域化发展分析
    8.1.3东盟进程对东亚共同体的启示
    8.2东亚区域化:障碍、契机和对策
    8.2.1东亚区域化中的现实主义困境
    8.2.2民主化与参与式区域治理
    8.2.3区域治理发展与中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为了推进对东亚区域化的全面认识,《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利用区域对比的方法,将分析集中于区域化进程中的机制特征,力求更深入地理解东亚区域化本身。
      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分歧和不足,《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从区域治理的视角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主要希望理解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制度特征的来源、意义,并据此对区域化的趋向和前景作出判断。因此,《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丛书·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选取了东亚区域化机制的主导者东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东盟本身就是区域治理的典型,其丰富的制度经验对东亚区域化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东盟治理历程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东盟机制的缘由和效应,并对东亚区域化的特征作出更好的理解,对东亚区域化的未来作出有意义的评估和预测。
  • 作者简介:
      李东屹,1983年生,现任职于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外交与国防组。200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201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区域化、东盟及中国外交,发表论文《东亚区域化如何处理与美国关系》、《从区域治理视角看东盟在东亚区域化中的地位》等。参与编写书籍若干。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研究状况综述
    1.2.1区域主义理论研究状况
    1.2.2东亚区域化进程相关研究状况
    1.2.3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研究构想及研究方法
    1.3.1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本项研究的分析设想
    1.3.3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
    1.3.4本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1.4本书的篇章结构设计

    第2章区域化与区域治理:理论建构与欧盟案例
    2.1区域治理:涵义及其应用
    2.1.1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1.2治理的应用:从全球治理到区域治理
    2.2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
    2.2.1区域治理与区域化
    2.2.2区域化、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建设
    2.3区域化与区域治理:欧洲一体化的验证
    2.3.1欧洲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历程及其特征
    2.3.2欧洲区域化中的制度建设
    2.3.3欧洲经验的验证:治理框架的确立

    第3章区域化与区域治理:东盟案例与理解途径
    3.1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结构
    3.1.1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
    3.1.2东亚区域化的现实结构
    3.2东盟在东亚区域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东盟为案例的理由
    3.3东盟案例的相关背景和说明

    第4章东盟区域化的初始阶段(冷战时期的区域化进程)
    4.1区域合作的背景和过程
    4.1.1东盟诞生的国际环境
    4.1.2冷战初期东南亚区域合作的萌芽
    4.1.3东盟诞生前夕的东南亚区域合作
    4.1.4东盟的诞生和初步活动
    4.2区域化制度建设及治理特征:以安全为主的区域合作
    4.2.1东盟制度中的机构建设
    4.2.2政治安全领域的东盟治理
    4.2.3其他领域的区域治理
    4.3启动进程:治理框架和原则的初步建构

    第5章东盟区域化的转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7年)
    5.1区域合作的背景转变
    5.1.1国际环境的变化
    5.1.2东盟合作的调整和进展
    5.1.3东盟次区域合作的开展
    5.2东盟区域治理的转向:以经济整合为重心
    5.2.1区域经济治理的调整
    5.2.2区域治理在政治安全方面的进展
    5.3承上启下:从主题转变到更高合作

    第6章东盟区域化的最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6.1区域合作的背景和结构:国际态势与区域多层结构
    6.1.1金融危机和区域经济困难
    6.1.2东盟政治安全环境
    6.1.3东盟合作的内外调整:新合作机制
    6.2区域治理和区域制度建构的努力:朝向全面和综合性的区域化
    6.2.1东盟治理的经济架构
    6.2.2东盟治理在安全方面的表现
    6.2.3发展方向:从东盟共同体到东亚共同体
    6.3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区域化

    第7章分析与讨论:以治理为核心的理解与阐发
    7.1比较视角的分析:东盟治理与欧洲经验的对照
    7.2功能视角的分析:东盟方式的来源与效应
    7.2.1东盟治理的来源和意义
    7.2.2东盟方式的问题和调整
    7.3理论视角的分析:评估东盟治理
    7.3.1东盟治理:欧洲模式的复制品?
    7.3.2评价东盟治理:不同理论解释的启示
    7.3.3治理的背景条件:东盟内外环境
    7.3.4东盟内部治理:共同体的确立和维护
    7.3.5理解东盟规范:特征和价值
    7.3.6东盟外部治理:规范扩散的双重意义
    7.3.7东盟治理的前景:是否可持续?

    第8章结语:东亚区域化展望
    8.1区域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
    8.1.1东盟治理对东亚区域化的意义
    8.1.2治理视角下东亚区域化发展分析
    8.1.3东盟进程对东亚共同体的启示
    8.2东亚区域化:障碍、契机和对策
    8.2.1东亚区域化中的现实主义困境
    8.2.2民主化与参与式区域治理
    8.2.3区域治理发展与中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传承顶层结构:家族基金会和家族信托
陈凌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的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
莫纪宏 著;王喜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视域下的公安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王世卿,王春梅,翟金懿,吕壮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现代化的法学思考(广东社会科学丛书)
周 联合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变革与创新
秦晓蕾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阳泉:党的组织力建设
刘杨 著;周庆智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视域下的高校话语传播与共识秩序
万庆怡 著;紫金港 出品;袁蕾;李林青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与认同:10-18世纪酉水流域基层社会研究
彭永庆 著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的力量——深圳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及最佳实践
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 编著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研究专家笔谈
严国萍 著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贫困:法国的社会问题(1789—1848)
[意]乔凡娜·普洛卡奇 著;乐启良 译
治理视角之下的东亚区域化:以东盟为案例的分析
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伟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