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报告: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江村报告: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4-11
版次: 1
ISBN: 978701004525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5页
字数: 1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9人买过
  • 江村,在20世纪30年代,因费孝通《江村经济》而名扬海外。本书作者以资深老记者的独特眼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再次深入江村,写下了江村新的变化。从而为读者勾画了一幅中国农村在20世纪最后10年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画卷,也为“三农”问题的决策者提供了参考。全稿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江村沧桑80年》,从1923年到2004年,共计80年,把有关江村的要事,基本上搜集整理记录下来。中篇《江村追踪》,是作者所写的十二篇调查报告,也是费老1985年10月要他的研究生住在江村所要完成的任务的继续,为历史留下了脚印。下篇《江村随笔》,是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随想随写,直抒胸臆,发感慨、谈希望的文字。 王淮冰,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193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战地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经理。全国解放后,担任南京新华日报经理,江苏新华日报编委、秘书长。“文革”以后,改行从事社会科学工作,担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1989年离休,仍去农村作定点跟踪调查,发表调查报告多篇。 自序
    上篇江村沧桑80年(1923年-2003年)
    前言
    “赛先生”进了村
    草根工业起步
    《江村经济》问世
    农民分到土地
    “左”害危及“三次”
    改革开放以后
    迈进初步小康
    跨进新的世纪
    中篇江村追踪(1998年-2003年)
    江村见闻
    江村24户人家
    江村三次大水灾以后的对比
    江村难题
    江村市场
    江村半月之感想
    江村村办工厂的困境
    江村各阶层分析
    江村非党人士主村政
    江村变化——10年后的江村24户人家
    江村村办厂垮了,私营厂火了
    江村出了个女博士
    下篇江村随笔
    江村感言(一)
    江村感言(二)
  • 内容简介:
    江村,在20世纪30年代,因费孝通《江村经济》而名扬海外。本书作者以资深老记者的独特眼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再次深入江村,写下了江村新的变化。从而为读者勾画了一幅中国农村在20世纪最后10年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画卷,也为“三农”问题的决策者提供了参考。全稿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江村沧桑80年》,从1923年到2004年,共计80年,把有关江村的要事,基本上搜集整理记录下来。中篇《江村追踪》,是作者所写的十二篇调查报告,也是费老1985年10月要他的研究生住在江村所要完成的任务的继续,为历史留下了脚印。下篇《江村随笔》,是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随想随写,直抒胸臆,发感慨、谈希望的文字。
  • 作者简介:
    王淮冰,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193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战地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经理。全国解放后,担任南京新华日报经理,江苏新华日报编委、秘书长。“文革”以后,改行从事社会科学工作,担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1989年离休,仍去农村作定点跟踪调查,发表调查报告多篇。
  • 目录:
    自序
    上篇江村沧桑80年(1923年-2003年)
    前言
    “赛先生”进了村
    草根工业起步
    《江村经济》问世
    农民分到土地
    “左”害危及“三次”
    改革开放以后
    迈进初步小康
    跨进新的世纪
    中篇江村追踪(1998年-2003年)
    江村见闻
    江村24户人家
    江村三次大水灾以后的对比
    江村难题
    江村市场
    江村半月之感想
    江村村办工厂的困境
    江村各阶层分析
    江村非党人士主村政
    江村变化——10年后的江村24户人家
    江村村办厂垮了,私营厂火了
    江村出了个女博士
    下篇江村随笔
    江村感言(一)
    江村感言(二)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江村报告: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羊枣——中外名记者丛书
王淮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