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微茶座

新闻微茶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9
版次: 1
ISBN: 9787549106806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5页
字数: 15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1人买过
  • 《新闻微茶座》源自作者在新浪、腾讯微博“新闻学生茶座”中的就业篇、见习篇、学习篇、伦理篇四个系列的百篇微文,以及博友的互动点评。作者简介、前言、后记都未超过140字。几位博友的序言也控制在私信的字数范围内,并通过私信发来,是名副其实的全微博作品集。《新闻微茶座》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发行。 序言
    前言
    第一系列就业篇
    1.别受他人左右,唯有尊重自己
    2.不轻言放弃
    3.别挤“独木桥”
    4.宽口径就业
    5.身价在磨炼中提升
    6.先就业再择业
    7.女记者更艰难
    8.想进新媒体先到传统媒体历练
    9.推介信任能力
    10.面试有备而来
    11.别只盯着大报
    12.不因院校层次而自卑
    13.地市报变革急需人才
    14.以“我能改变什么”的心态受聘
    15.关注需求动态
    16.老“跳槽”,累不?
    17.看准区域优势
    18.知识与就业非“立竿见影”对接
    19.非新闻专业入传媒也有优势
    20.竞争造就实力
    21.你的偏好是什么?
    22.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23.在尝试中调整心态
    24.困惑,源自信息不对称或缺乏自信
    25.最佳境界:工作找你

    第二系列见习篇
    1.见习,从学界走向业界的桥梁
    2.费点心机,见习门能撞开
    3.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
    4.多往积极方面看
    5.放松点,别老想着困难
    6.一次见习带出连串机会
    7.赢得信任从细节做起
    8.真情实感表达来自脚下
    9.见习生,也要果敢
    10.“专长”优势要利用好
    11.获认可就是最有价值的表扬
    12.检验成果并非看发了多少文童
    13.见习中纠正自身定位误区
    14.放弃原有选择也是见习成果
    15.在比较中完善“理想设计”
    16.别把希望困守在一个见习单位
    17.循环往复效果更佳
    18.把感悟记下来大有裨益
    19.留下便笺:“有任务请找我”
    20.迟交稿是大忌
    21.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不配当记者
    22.见习前抓紧技术“备课”
    23.计划安排与自主见习并举
    24.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
    25.积累资源总能派上用场
    26.多体验定能明晰发展方向
    27.实践途径多,路得自己走
    28.写论文也是一种见习
    29.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
    30.创建群体交流平台

    第三系列学习篇
    1.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应一致
    2.学习动力:业界需求
    3.不能消极应付教学大纲
    4.市场为导向,不应消磨职业精神
    5.大传播观念下,独特优势不能丢
    6.技术非首位,核心价值最重要
    7.强化传播理念,别的领域也可游刃有余
    8.先通才,后专才
    9.复合型人才最缺
    10.寻找“学”与“术”的最佳结合点
    11.“学”要到位
    12.学得太窄,难有创意灵感
    13.课程合理取舍
    14.“术”要到家
    l5.近水楼台用好资源
    16.提倡两专多能
    l7.传媒教育应分层次
    18.高层次院校应加重学术分量
    l9.实操训J练绝非降至技工培训水平
    20.听课要兼顾三种类型
    21.拜业界老师为师
    22.学的知识真的用不上吗?
    23.知识需要厚积薄发
    24.不能成为标准答案的被动接收者
    25.有些技艺在实践中见效快
    26.适度网聊,多读经典
    27.“老杨读报”的启示
    28.实践之后,书读起来更有滋味
    29.教学相长应成风气
    30.持续学习能力有多强,职业生涯就能走多远

    第四系列伦理篇
    1.友情与新闻伦理冲突怎么办?
    2.朋友可当,但不能成为新闻“情人”
    3.利益合作可以有,但伦理底线不能突破
    4.向“有偿”不“新闻”说不
    5.人要有人格,报要有报格
    6.“权力假话”应对
    7.警惕“正面宣传”中的场景复制造假
    8.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愈加凸现
    9.采访受害人要防止二度伤害
    10.维护民众尊严,传统媒体更要担当
    11.把握好平衡点才能客观反映真实
    12.力求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13.隐性采访可用勿乱用
    14.价值观与新闻价值四辨
    15.运用道德机制把握好三种力量
    结束语
    博友跟帖点评
    后记
  • 内容简介:
    《新闻微茶座》源自作者在新浪、腾讯微博“新闻学生茶座”中的就业篇、见习篇、学习篇、伦理篇四个系列的百篇微文,以及博友的互动点评。作者简介、前言、后记都未超过140字。几位博友的序言也控制在私信的字数范围内,并通过私信发来,是名副其实的全微博作品集。《新闻微茶座》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发行。
  •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系列就业篇
    1.别受他人左右,唯有尊重自己
    2.不轻言放弃
    3.别挤“独木桥”
    4.宽口径就业
    5.身价在磨炼中提升
    6.先就业再择业
    7.女记者更艰难
    8.想进新媒体先到传统媒体历练
    9.推介信任能力
    10.面试有备而来
    11.别只盯着大报
    12.不因院校层次而自卑
    13.地市报变革急需人才
    14.以“我能改变什么”的心态受聘
    15.关注需求动态
    16.老“跳槽”,累不?
    17.看准区域优势
    18.知识与就业非“立竿见影”对接
    19.非新闻专业入传媒也有优势
    20.竞争造就实力
    21.你的偏好是什么?
    22.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23.在尝试中调整心态
    24.困惑,源自信息不对称或缺乏自信
    25.最佳境界:工作找你

    第二系列见习篇
    1.见习,从学界走向业界的桥梁
    2.费点心机,见习门能撞开
    3.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
    4.多往积极方面看
    5.放松点,别老想着困难
    6.一次见习带出连串机会
    7.赢得信任从细节做起
    8.真情实感表达来自脚下
    9.见习生,也要果敢
    10.“专长”优势要利用好
    11.获认可就是最有价值的表扬
    12.检验成果并非看发了多少文童
    13.见习中纠正自身定位误区
    14.放弃原有选择也是见习成果
    15.在比较中完善“理想设计”
    16.别把希望困守在一个见习单位
    17.循环往复效果更佳
    18.把感悟记下来大有裨益
    19.留下便笺:“有任务请找我”
    20.迟交稿是大忌
    21.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不配当记者
    22.见习前抓紧技术“备课”
    23.计划安排与自主见习并举
    24.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
    25.积累资源总能派上用场
    26.多体验定能明晰发展方向
    27.实践途径多,路得自己走
    28.写论文也是一种见习
    29.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
    30.创建群体交流平台

    第三系列学习篇
    1.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应一致
    2.学习动力:业界需求
    3.不能消极应付教学大纲
    4.市场为导向,不应消磨职业精神
    5.大传播观念下,独特优势不能丢
    6.技术非首位,核心价值最重要
    7.强化传播理念,别的领域也可游刃有余
    8.先通才,后专才
    9.复合型人才最缺
    10.寻找“学”与“术”的最佳结合点
    11.“学”要到位
    12.学得太窄,难有创意灵感
    13.课程合理取舍
    14.“术”要到家
    l5.近水楼台用好资源
    16.提倡两专多能
    l7.传媒教育应分层次
    18.高层次院校应加重学术分量
    l9.实操训J练绝非降至技工培训水平
    20.听课要兼顾三种类型
    21.拜业界老师为师
    22.学的知识真的用不上吗?
    23.知识需要厚积薄发
    24.不能成为标准答案的被动接收者
    25.有些技艺在实践中见效快
    26.适度网聊,多读经典
    27.“老杨读报”的启示
    28.实践之后,书读起来更有滋味
    29.教学相长应成风气
    30.持续学习能力有多强,职业生涯就能走多远

    第四系列伦理篇
    1.友情与新闻伦理冲突怎么办?
    2.朋友可当,但不能成为新闻“情人”
    3.利益合作可以有,但伦理底线不能突破
    4.向“有偿”不“新闻”说不
    5.人要有人格,报要有报格
    6.“权力假话”应对
    7.警惕“正面宣传”中的场景复制造假
    8.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愈加凸现
    9.采访受害人要防止二度伤害
    10.维护民众尊严,传统媒体更要担当
    11.把握好平衡点才能客观反映真实
    12.力求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13.隐性采访可用勿乱用
    14.价值观与新闻价值四辨
    15.运用道德机制把握好三种力量
    结束语
    博友跟帖点评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闻微茶座
新闻采编实务
张宇清 主编;杜智涛 副主编;王凯山 执行主编;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编:漆亚林
新闻微茶座
新闻传播政策、法律与伦理
刘斌
新闻微茶座
新闻评论:融合表达与思维创新
杨奇光 编著
新闻微茶座
新闻评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统编教材)
张成良
新闻微茶座
新闻采访写作实务
皮传荣 著
新闻微茶座
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著
新闻微茶座
新闻基础知识
张宇清 主编;杜智涛 副主编;王凯山 执行主编;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编:漆亚林
新闻微茶座
新闻活动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杨保军
新闻微茶座
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刘海明
新闻微茶座
新闻事实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杨保军
新闻微茶座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版)
丁柏铨
新闻微茶座
新闻话语和公司大众媒体的身份建构
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