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0
版次: 1
ISBN: 9787516413562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26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管理
9人买过
  •   书全面系统、客观清晰梳理描述了中国近百年来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脉络和走势,其基本结论是: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是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折射百年中国雇主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顶身工、包身工、固定工与农民工反映百年中国劳动者身份地位演化走势;立法规制、行政包办与宏观调控透视百年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政府角色演变。鉴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转型现实,“三化”即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战略选择。
      李宝元,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作者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术研究基本方向:人本发展与管理。涉及主要学术领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和体制改革,教育经济与管理,国民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近年来,作者曾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十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国著名文献转载或转摘;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目录目录
    引论
    中国劳动关系百年演化历史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
    0.1 研究背景:现代组织劳动关系的历史渊源及总体走势3
    0.2 研究主题: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历史研究及其现实意义7
    0.3研究思路:从既有史料中追寻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历史逻辑线索9
    第一篇从明清晋徽商帮看中国劳动关系萌动源头
    第一章中国商业文化基因、明清商业革命与晋徽商帮缘起11
    1.1 中国商业文明基因及其历史沉没11
    1.2 明清中国“商业革命”及著名商帮概貌18
    1.3 明清晋徽商崛起发展背景25
    第二章晋徽商帮会馆组织社会性质及雇佣劳动关系形成31
    2.1 晋徽商帮会馆组织特性及功能31
    2.2 同乡亲缘,学徒保荐:晋徽商铺票号劳动关系形成规则37
    2.3 晋徽商帮组织雇佣劳动关系的宗法规制及约束机制39
    第三章晋徽商帮组织职位设置、人员配置及股权激励机制44
    3.1 晋徽商帮组织职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原则44
    3.2 晋徽商帮组织基于劳资融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股权激励机制47
    3.3 明清晋徽商帮组织劳动关系特殊性及其借鉴意义55
    3.4 明清商帮未能完成劳动关系现代化转型的制度根源58
    第二篇民国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代化转型
    第四章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劳资关系的总体特征63
    4.1 民国政局变迁概况63
    4.2 北洋政府基于“实业救国”导向的相关法规政策65
    4.3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法规政策导向69
    4.4 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70
    4.5 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劳资关系“错综复杂”的总体特征73
    第五章民国时期产业工人组织化群体形成及运作状况78
    5.1 劳工队伍总体状况及特征78
    5.2 从帮会到工会:劳工群体组织化主要形式82
    5.3 劳工组织应对劳资矛盾、纠纷和冲突的行为方式85
    第六章民国时期企业、企业组织及劳动关系管理策略89
    6.1 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及商会组织发展状况89
    6.2 实施科学管理、惠工措施积极改善劳动关系93
    6.3 主张劳工自治,实施民主化管理,采取人性化方式化解劳资矛盾95
    6.4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工人素质和技能,以调解缓和劳资矛盾96
    第七章民国时期政府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导向99
    7.1民国时期劳动立法及劳工政策总体情况99
    7.2 民国时期劳工社会保障相关法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3
    7.3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培训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6
    7.4民国时期劳工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9
    7.5 民国时期劳动争议处理法规流程及实效110
    7.6中华苏维埃以“劳资两利”为主导的劳动政策导向112
    第八章民国时期劳动关系调控管理的核心思想及经验117
    8.1 孙中山三民主义“劳资协调”思想117
    8.2 南京国民政府劳工政策的主要思想120
    8.3民国时期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及现实启示123
    第三篇计划经济集中管理体制下的劳动关系
    第九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关系主导思想、聚焦点及成效131
    9.1 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思想的传承131
    9.2 建国初期劳动关系调控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及解决办法134
    9.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动工资制度及其过渡性质139
    第十章“一五”“二五”时期劳动关系及其计划管控模式142
    10.1 劳动工资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形成、演变和发展142
    10.2 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相结合的劳动就业政策及措施146
    10.3 企业用工制度、编制定员、劳动调配和劳动定额管理工作150
    10.4 基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奖励制度155
    10.5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工作160
    10.6 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进展情况162
    10.7 从“鞍钢”“大庆”典型个案看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165
    10.8 计划经济时期起落沉浮的工会组织工作168
    第十一章“文革”时期的劳动关系172
    11.1 劳动工资“计划”赶不上政治运动“变化”172
    11.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背后的劳动关系实情175
    11.3 后文革过渡时期劳动计划管理恢复性调整176
    11.4 劳动关系计划与行政控制管理模式的彻底破产178
    第四篇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契约化发展
    第十二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劳动关系状况及调控策略183
    12.1 “拨乱反正”时期国家劳动政策恢复及调整183
    12.2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劳动关系总体状况及特点187
    12.3 “放权让利”性国企改革与传统劳动关系的初步转型189
    12.4 乡镇、私营企业崛起与劳动关系多元化发展192
    12.5 劳动仲裁制度恢复期劳动争议基本状况及特点194
    第十三章世纪之交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契约化转型及问题196
    13.1 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的劳动法规政策导向196
    13.2 “民工潮”中的劳动力流动及劳动关系变化走势199
    13.3 国企改制、减员增效、身份转换与劳动关系转型200
    13.4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成为聚焦点203
    第十四章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新问题205
    14.1 劳动法规体系初步形成,相关立法有待完善205
    14.2 劳动力市场持续扩大,劳动就业状况总体稳定207
    14.3 企业用工制度不断变革,用工形式逐渐多样化208
    14.4 企业劳动关系契约化管理日趋规范化,劳动争议问题依然突出209
    14.5近十多年来中国劳动关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10
    14.6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走势216
    第十五章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线索220
    15.1 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220
    15.2 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百年中国雇主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223
    15.3 顶身股、包身工、固定工与农民工:百年中国劳动者身份地位演化走势227
    15.4 立法规制、行政包办与宏观调控:百年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政府角色演变232
    15.5 结论: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乃中国劳动关系健康和谐发展大趋势

  • 内容简介:
      书全面系统、客观清晰梳理描述了中国近百年来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脉络和走势,其基本结论是: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是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折射百年中国雇主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顶身工、包身工、固定工与农民工反映百年中国劳动者身份地位演化走势;立法规制、行政包办与宏观调控透视百年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政府角色演变。鉴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转型现实,“三化”即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战略选择。
  • 作者简介:
      李宝元,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作者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术研究基本方向:人本发展与管理。涉及主要学术领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和体制改革,教育经济与管理,国民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近年来,作者曾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十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国著名文献转载或转摘;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
  • 目录: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目录目录
    引论
    中国劳动关系百年演化历史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
    0.1 研究背景:现代组织劳动关系的历史渊源及总体走势3
    0.2 研究主题: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历史研究及其现实意义7
    0.3研究思路:从既有史料中追寻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历史逻辑线索9
    第一篇从明清晋徽商帮看中国劳动关系萌动源头
    第一章中国商业文化基因、明清商业革命与晋徽商帮缘起11
    1.1 中国商业文明基因及其历史沉没11
    1.2 明清中国“商业革命”及著名商帮概貌18
    1.3 明清晋徽商崛起发展背景25
    第二章晋徽商帮会馆组织社会性质及雇佣劳动关系形成31
    2.1 晋徽商帮会馆组织特性及功能31
    2.2 同乡亲缘,学徒保荐:晋徽商铺票号劳动关系形成规则37
    2.3 晋徽商帮组织雇佣劳动关系的宗法规制及约束机制39
    第三章晋徽商帮组织职位设置、人员配置及股权激励机制44
    3.1 晋徽商帮组织职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原则44
    3.2 晋徽商帮组织基于劳资融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股权激励机制47
    3.3 明清晋徽商帮组织劳动关系特殊性及其借鉴意义55
    3.4 明清商帮未能完成劳动关系现代化转型的制度根源58
    第二篇民国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代化转型
    第四章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劳资关系的总体特征63
    4.1 民国政局变迁概况63
    4.2 北洋政府基于“实业救国”导向的相关法规政策65
    4.3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法规政策导向69
    4.4 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70
    4.5 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劳资关系“错综复杂”的总体特征73
    第五章民国时期产业工人组织化群体形成及运作状况78
    5.1 劳工队伍总体状况及特征78
    5.2 从帮会到工会:劳工群体组织化主要形式82
    5.3 劳工组织应对劳资矛盾、纠纷和冲突的行为方式85
    第六章民国时期企业、企业组织及劳动关系管理策略89
    6.1 民国时期工商企业及商会组织发展状况89
    6.2 实施科学管理、惠工措施积极改善劳动关系93
    6.3 主张劳工自治,实施民主化管理,采取人性化方式化解劳资矛盾95
    6.4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工人素质和技能,以调解缓和劳资矛盾96
    第七章民国时期政府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导向99
    7.1民国时期劳动立法及劳工政策总体情况99
    7.2 民国时期劳工社会保障相关法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3
    7.3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培训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6
    7.4民国时期劳工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09
    7.5 民国时期劳动争议处理法规流程及实效110
    7.6中华苏维埃以“劳资两利”为主导的劳动政策导向112
    第八章民国时期劳动关系调控管理的核心思想及经验117
    8.1 孙中山三民主义“劳资协调”思想117
    8.2 南京国民政府劳工政策的主要思想120
    8.3民国时期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及现实启示123
    第三篇计划经济集中管理体制下的劳动关系
    第九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关系主导思想、聚焦点及成效131
    9.1 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思想的传承131
    9.2 建国初期劳动关系调控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及解决办法134
    9.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动工资制度及其过渡性质139
    第十章“一五”“二五”时期劳动关系及其计划管控模式142
    10.1 劳动工资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形成、演变和发展142
    10.2 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相结合的劳动就业政策及措施146
    10.3 企业用工制度、编制定员、劳动调配和劳动定额管理工作150
    10.4 基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奖励制度155
    10.5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工作160
    10.6 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进展情况162
    10.7 从“鞍钢”“大庆”典型个案看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165
    10.8 计划经济时期起落沉浮的工会组织工作168
    第十一章“文革”时期的劳动关系172
    11.1 劳动工资“计划”赶不上政治运动“变化”172
    11.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背后的劳动关系实情175
    11.3 后文革过渡时期劳动计划管理恢复性调整176
    11.4 劳动关系计划与行政控制管理模式的彻底破产178
    第四篇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契约化发展
    第十二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劳动关系状况及调控策略183
    12.1 “拨乱反正”时期国家劳动政策恢复及调整183
    12.2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劳动关系总体状况及特点187
    12.3 “放权让利”性国企改革与传统劳动关系的初步转型189
    12.4 乡镇、私营企业崛起与劳动关系多元化发展192
    12.5 劳动仲裁制度恢复期劳动争议基本状况及特点194
    第十三章世纪之交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契约化转型及问题196
    13.1 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的劳动法规政策导向196
    13.2 “民工潮”中的劳动力流动及劳动关系变化走势199
    13.3 国企改制、减员增效、身份转换与劳动关系转型200
    13.4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成为聚焦点203
    第十四章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新问题205
    14.1 劳动法规体系初步形成,相关立法有待完善205
    14.2 劳动力市场持续扩大,劳动就业状况总体稳定207
    14.3 企业用工制度不断变革,用工形式逐渐多样化208
    14.4 企业劳动关系契约化管理日趋规范化,劳动争议问题依然突出209
    14.5近十多年来中国劳动关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10
    14.6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走势216
    第十五章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历史演化的基本线索220
    15.1 劳资两利、劳工异化与资本回归: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线索220
    15.2 晋徽商帮、民国商会与国企民企:百年中国雇主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223
    15.3 顶身股、包身工、固定工与农民工:百年中国劳动者身份地位演化走势227
    15.4 立法规制、行政包办与宏观调控:百年中国劳动关系管理的政府角色演变232
    15.5 结论: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乃中国劳动关系健康和谐发展大趋势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2023
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更新工作委员会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全二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侵权赔偿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维研究
李启军,胡牧著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刑事案例一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文学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文学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郑振铎 等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合同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公司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国家法官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行政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第6辑)
荆学民
中国劳动关系简史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徐小跃作品)
徐小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