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芭蕾舞史

新中国芭蕾舞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302302858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7页
字数: 2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60人买过
  •   中国的芭蕾舞史,从20世纪初叶至今,已逾一个世纪。《新中国芭蕾舞史》从浩繁的资料中收集并运用大量的证据,对自裕容龄以来至2012年百余年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重要作品,在广泛深入研究及大量数据采集和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从业人员的大规模访谈讨论后,给出了清晰的独立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求芭蕾艺术的发展规律,梳理出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在新中国的发展史。
      《新中国芭蕾舞史》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及欣赏。 引言
    一、本书所使用的主要概念
    二、中国芭蕾舞史研究的主要参考坐标
    三、本书的写作目的和结构
    四、本书的说明

    第一章新中国芭蕾艺术的历史准备(1950年前)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西方舞蹈文化的传人
    三、新舞蹈艺术的滥觞和吴晓邦

    第二章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4年)
    第一节新中国芭蕾舞的起步-
    一、新中国芭蕾舞第一部作品《和平鸽》
    二、新中国芭蕾舞的导师戴爱莲
    三、新中国芭蕾舞的组织准备与教学奠基
    第二节芭蕾学科的建立
    一、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的建立和学科建设
    二、欧洲古典芭蕾风范的学习
    第三节中国芭蕾舞创作的突破与历史成就
    一、芭蕾范式下的《鱼美人》
    二、《红色娘子军》的杰出成就
    三、上海芭蕾舞事业与《白毛女》
    四、芭蕾民族化的中国经验

    第三章“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年)
    第一节“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普及与影响,
    一、关于“革命样板戏”
    二、《红》、《白》两剧的“样板”历程及其广泛普及
    三、古典芭蕾在中国发展的停顿
    第二节新创作:《沂蒙颂》和《草原儿女》

    第四章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7-1989年)
    第一节综述
    一、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二、新时期舞蹈艺术的总体态势
    三、新时期中国芭蕾艺术综述
    第二节中外经典剧目的复排
    一、芭蕾经典的力量
    二、《鱼美人》的更新
    第三节芭蕾舞剧创作的壮大繁荣
    一、外国名著的芭蕾改编
    二、民族化探索的重要成就
    第四节芭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艺术院团的争相鼎立
    二、全国芭蕾比赛机制的确立
    第五节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一、影响重大的外国芭蕾舞团来华演出
    二、中国芭蕾舞走向世界

    第五章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I1990-2011年)
    第一节综述
    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芭蕾发展综述
    第二节新世纪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芭蕾
    一、红色经典的旋风
    二、中国芭蕾的“五分天下”
    ……
    第六章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历史回顾和前瞻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的芭蕾舞史,从20世纪初叶至今,已逾一个世纪。《新中国芭蕾舞史》从浩繁的资料中收集并运用大量的证据,对自裕容龄以来至2012年百余年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重要作品,在广泛深入研究及大量数据采集和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从业人员的大规模访谈讨论后,给出了清晰的独立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求芭蕾艺术的发展规律,梳理出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在新中国的发展史。
      《新中国芭蕾舞史》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及欣赏。
  • 目录:
    引言
    一、本书所使用的主要概念
    二、中国芭蕾舞史研究的主要参考坐标
    三、本书的写作目的和结构
    四、本书的说明

    第一章新中国芭蕾艺术的历史准备(1950年前)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西方舞蹈文化的传人
    三、新舞蹈艺术的滥觞和吴晓邦

    第二章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4年)
    第一节新中国芭蕾舞的起步-
    一、新中国芭蕾舞第一部作品《和平鸽》
    二、新中国芭蕾舞的导师戴爱莲
    三、新中国芭蕾舞的组织准备与教学奠基
    第二节芭蕾学科的建立
    一、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的建立和学科建设
    二、欧洲古典芭蕾风范的学习
    第三节中国芭蕾舞创作的突破与历史成就
    一、芭蕾范式下的《鱼美人》
    二、《红色娘子军》的杰出成就
    三、上海芭蕾舞事业与《白毛女》
    四、芭蕾民族化的中国经验

    第三章“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年)
    第一节“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普及与影响,
    一、关于“革命样板戏”
    二、《红》、《白》两剧的“样板”历程及其广泛普及
    三、古典芭蕾在中国发展的停顿
    第二节新创作:《沂蒙颂》和《草原儿女》

    第四章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7-1989年)
    第一节综述
    一、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二、新时期舞蹈艺术的总体态势
    三、新时期中国芭蕾艺术综述
    第二节中外经典剧目的复排
    一、芭蕾经典的力量
    二、《鱼美人》的更新
    第三节芭蕾舞剧创作的壮大繁荣
    一、外国名著的芭蕾改编
    二、民族化探索的重要成就
    第四节芭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艺术院团的争相鼎立
    二、全国芭蕾比赛机制的确立
    第五节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一、影响重大的外国芭蕾舞团来华演出
    二、中国芭蕾舞走向世界

    第五章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I1990-2011年)
    第一节综述
    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芭蕾发展综述
    第二节新世纪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芭蕾
    一、红色经典的旋风
    二、中国芭蕾的“五分天下”
    ……
    第六章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历史回顾和前瞻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中国芭蕾舞史
中国气派芭蕾训练
邹之瑞
新中国芭蕾舞史
丹麦皇家芭蕾在中国
邹之瑞、[丹麦]弗兰克·安德森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