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东方儒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3-12
版次: 1
ISBN: 9787010039992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05页
字数: 8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3人买过
  • 《当代东方儒学》所研究的当代东方儒学,主要指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儒学;新加坡等以华裔为主要构成民族国家的儒学;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阿拉伯地区等其他东方国家所受儒学的传播和影响。历史上,东亚等国家曾受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儒家文化圈国家共同的文化意识;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的冲击,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调整传统思想,重新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因而儒学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是它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绪论
    第一章儒学元价值论
    第一节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
    第二节孔子的人文价值观
    第三节儒家人文思想群我关系的辩证机制
    第四节儒家教育哲学
    第五节儒家政治思想的演变历程
    第六节体和用--儒学的形上理论与历史化形式

    第二章东方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一节汉字与汉文化圈
    第二节中国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节朝鲜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四节日本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五节越南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章近代以来儒学的维系和发展--中国现代新儒家
    第一节现代新儒家和文化保守论与文化救国论
    第二节港台新儒家的缘起
    第三节港台新儒家的主要文化主张
    第四节海外新儒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五节海外新儒学的延伸

    第四章当代东方国家和地区的儒学
    第一节儒学的时代课题和现代命运
    第二节儒学与现代日本社会
    第三节新加坡的现代儒家伦理运动
    第四节儒学在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第五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儒学

    第五章儒学与东亚模式
    第一节东亚经济腾飞的启示
    第二节日本儒学与现代化
    第三节韩国儒学与现代化
    第四节中国:近代以来儒学的遭遇及其原因探析
    第五节新国坡马来西亚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第六章东方儒学的分与合--东方儒学的层次、差异及共同价值观
    第一节东方儒学的层次
    第二节东方儒学之差异性
    第三节东方儒学共同的价值观

    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第一节东亚各国的儒学与宗教
    第二节东南亚国家的儒学与宗教
    第三节中国历史上的儒学与宗教
    第四节儒学是否宗教及把儒学宗教化的问题
    第五节文化神学话语背景下对儒学宗教性的重新审视
    第六节儒学与新兴人文宗教的比较

    第八章儒学之实用化
    第一节关于“实用儒学”的主张
    第二节儒学儒教一体化有利于推广儒学
    第三节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
    第四节儒与商:相反相成的结合
    第五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试验场--香港孔教学院

    第九章当代西方儒学及东西文化观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第二节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第三节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文化观
    第四节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与中国文化观
    第五节汪德迈视野中的“新汉文化圈”
    第六节狄百瑞的儒学研究

    第十章当代韩国、日本、中国的儒学研究
    第一节当代韩国的儒学研究
    第二节当代日本的儒学研究
    第三节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对儒学及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四节展望21世纪中国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结束语
    后记
    ……
  • 内容简介:
    《当代东方儒学》所研究的当代东方儒学,主要指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儒学;新加坡等以华裔为主要构成民族国家的儒学;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阿拉伯地区等其他东方国家所受儒学的传播和影响。历史上,东亚等国家曾受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儒家文化圈国家共同的文化意识;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的冲击,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调整传统思想,重新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因而儒学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是它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儒学元价值论
    第一节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
    第二节孔子的人文价值观
    第三节儒家人文思想群我关系的辩证机制
    第四节儒家教育哲学
    第五节儒家政治思想的演变历程
    第六节体和用--儒学的形上理论与历史化形式

    第二章东方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一节汉字与汉文化圈
    第二节中国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节朝鲜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四节日本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五节越南儒学的形成和展开

    第三章近代以来儒学的维系和发展--中国现代新儒家
    第一节现代新儒家和文化保守论与文化救国论
    第二节港台新儒家的缘起
    第三节港台新儒家的主要文化主张
    第四节海外新儒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五节海外新儒学的延伸

    第四章当代东方国家和地区的儒学
    第一节儒学的时代课题和现代命运
    第二节儒学与现代日本社会
    第三节新加坡的现代儒家伦理运动
    第四节儒学在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第五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儒学

    第五章儒学与东亚模式
    第一节东亚经济腾飞的启示
    第二节日本儒学与现代化
    第三节韩国儒学与现代化
    第四节中国:近代以来儒学的遭遇及其原因探析
    第五节新国坡马来西亚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第六章东方儒学的分与合--东方儒学的层次、差异及共同价值观
    第一节东方儒学的层次
    第二节东方儒学之差异性
    第三节东方儒学共同的价值观

    第七章儒学与宗教
    第一节东亚各国的儒学与宗教
    第二节东南亚国家的儒学与宗教
    第三节中国历史上的儒学与宗教
    第四节儒学是否宗教及把儒学宗教化的问题
    第五节文化神学话语背景下对儒学宗教性的重新审视
    第六节儒学与新兴人文宗教的比较

    第八章儒学之实用化
    第一节关于“实用儒学”的主张
    第二节儒学儒教一体化有利于推广儒学
    第三节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
    第四节儒与商:相反相成的结合
    第五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试验场--香港孔教学院

    第九章当代西方儒学及东西文化观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第二节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第三节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文化观
    第四节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与中国文化观
    第五节汪德迈视野中的“新汉文化圈”
    第六节狄百瑞的儒学研究

    第十章当代韩国、日本、中国的儒学研究
    第一节当代韩国的儒学研究
    第二节当代日本的儒学研究
    第三节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对儒学及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四节展望21世纪中国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结束语
    后记
    ……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精神分析场论
(意)朱塞佩·奇维塔雷斯(Giuseppe Civitarese)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32辑)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巴基斯坦研究 第1辑
宋志辉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东南亚宗教与政治
郑筱筠主编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
范瑞平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恐怖主义犯罪防范与治理
李恒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多维视角
王鲁美 著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议题政治学 : 基于对党政系统 政策注意力的研究
杨竺松, 燕阳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
贺仲明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译丛·一周又一周――儿童发展观察计划(第七版)
叶平枝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少年儿童小四库全书 古文观止(选注)
曹鹏 选注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陈虹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当代东方儒学
当代东方儒学
刘宗贤、蔡德贵 著
当代东方儒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
刘宗贤、蔡德贵 著
当代东方儒学
鲁文化研究
刘宗贤 编
当代东方儒学
小康梦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观考察
刘宗贤 著;曾智泽
当代东方儒学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刘宗贤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