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9-01
版次: 1
ISBN: 9787508465005
定价: 5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9页
字数: 38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和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依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依然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水利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深化水利各项改革,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中国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蓝图将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 序
    第一篇自然与历史
    基本水情
    治水历史

    第二篇建设与成就
    大江大河治理
    城乡供水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水能资源开发

    第三篇防灾与减灾
    洪涝灾害防控
    干旱灾害防御
    极端天气应对
    水利抗震救灾

    第四篇管理与改革
    水利规划
    水利法治
    水资源管理
    节水型社会建设
    工程建设与管理
    水文信息服务
    队伍建设

    第五篇科技与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重大科技成果
    技术引进推广
    国际合作交流
    水利信息化
    后记
  • 内容简介: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和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依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依然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水利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深化水利各项改革,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中国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蓝图将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
  • 目录:

    第一篇自然与历史
    基本水情
    治水历史

    第二篇建设与成就
    大江大河治理
    城乡供水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水能资源开发

    第三篇防灾与减灾
    洪涝灾害防控
    干旱灾害防御
    极端天气应对
    水利抗震救灾

    第四篇管理与改革
    水利规划
    水利法治
    水资源管理
    节水型社会建设
    工程建设与管理
    水文信息服务
    队伍建设

    第五篇科技与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重大科技成果
    技术引进推广
    国际合作交流
    水利信息化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SL551-201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mbankmentDamSafe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9)(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2019中国水利发展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SL251-201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SL678-2014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CHINA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8(2018 中国水利发展报告 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兴利除害富国惠民:新中国水利60年
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9 = China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09 : 英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