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玄秘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532263035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2人买过
  •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64岁时书,它是柳公权书法发展演进中的一座里程碑,是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品,它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此碑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劲健,方圆兼并,又含蓄圆润。横长则瘦挺舒展,横短则粗壮有力;竖画悬针为粗,以为主笔,垂露稍细,求其变化;其撇,长则轻,短则重;捺则重出,力度强健;其钩、踢、挑必顿后回锋迅出。
      柳体的点画是楷书中笔法最精密的,有时为了追求点画的完美,他不惜牺牲书写的连贯性。换句话说,柳体点画的笔法有标准的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易得规范,法度明晰,缺点是容易单调。为解决这个问题,柳公权恪守中锋行笔的原则,使线条圆润。同时他又在结体上下功夫,利用字内空间的安排来加强点画间的联系,使之静中寓动,充满蓬勃生机。至于柳体的结体特点本书有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言。   王学良,1964年2月生于上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香山画院画师。
    潜心研习书法数十年,作品多次人展上海市书法大展,曾获全国。魏碑大赛三等奖。创作之余,致力于书法基础研究和书法教育,出版了《书法图式》等各类字帖达四十余本,并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编写了少儿、成人二册考级教材。因教育成果突出,多次获得相关部门的表彰。 序
    独体字
    1.横画突出
    2.中直支撑
    3.撇捺组合
    4.环抱安稳
    5.偏中求正
    6.相背取势

    合体字——左右结构
    1.左短右长
    2.左长右短
    3.左右等长
    4.左中右排列

    合体字——上下结构
    1.天覆
    2.地载
    3.中宽
    4.同宽
    5.上下左右组合

    合体字——包围结构
    结构体势
    1.穿插
    2.避让
    3.收放
    4.主次
    5.粗细对比
    6.点画减省
    7.同字异形
    作品欣赏
    原碑欣赏
  • 内容简介: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64岁时书,它是柳公权书法发展演进中的一座里程碑,是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品,它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此碑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劲健,方圆兼并,又含蓄圆润。横长则瘦挺舒展,横短则粗壮有力;竖画悬针为粗,以为主笔,垂露稍细,求其变化;其撇,长则轻,短则重;捺则重出,力度强健;其钩、踢、挑必顿后回锋迅出。
      柳体的点画是楷书中笔法最精密的,有时为了追求点画的完美,他不惜牺牲书写的连贯性。换句话说,柳体点画的笔法有标准的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易得规范,法度明晰,缺点是容易单调。为解决这个问题,柳公权恪守中锋行笔的原则,使线条圆润。同时他又在结体上下功夫,利用字内空间的安排来加强点画间的联系,使之静中寓动,充满蓬勃生机。至于柳体的结体特点本书有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言。
  • 作者简介:
      王学良,1964年2月生于上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香山画院画师。
    潜心研习书法数十年,作品多次人展上海市书法大展,曾获全国。魏碑大赛三等奖。创作之余,致力于书法基础研究和书法教育,出版了《书法图式》等各类字帖达四十余本,并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编写了少儿、成人二册考级教材。因教育成果突出,多次获得相关部门的表彰。
  • 目录:

    独体字
    1.横画突出
    2.中直支撑
    3.撇捺组合
    4.环抱安稳
    5.偏中求正
    6.相背取势

    合体字——左右结构
    1.左短右长
    2.左长右短
    3.左右等长
    4.左中右排列

    合体字——上下结构
    1.天覆
    2.地载
    3.中宽
    4.同宽
    5.上下左右组合

    合体字——包围结构
    结构体势
    1.穿插
    2.避让
    3.收放
    4.主次
    5.粗细对比
    6.点画减省
    7.同字异形
    作品欣赏
    原碑欣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