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的地平线

公共生活的地平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6
版次: 1
ISBN: 9787500461814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4页
字数: 38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3人买过
  • 《公共生活的地平线》是谈公共生活的思想随笔,《公共生活的地平线》探讨了社会生活中大量重要的公共问题。作者将众多不同侧面的公共问题通过公共理性、公共空间、公共规则、公共符号、公共决策、公共精神、公共话语、公共审美、公共行动、公共绩效等,组织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结构进行系统考察,反映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和独立见解。书中对公共问题的思考严谨缜密,品评卓有新见,解析层层推进,行文云淡风轻。读来引人人胜,启人心智。
    书中具有丰富的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知识背景和领导科学、政府传播学视野,并具有充沛的人类经验基础。《公共生活的地平线》不仅是品评公共生活的良好读物,同时,也具有重要资政功能。《公共生活的地平线》的阅读对象,主要是领导者群体、政府部门从业者、专业理论工作者、企业白领、高校师生等。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政治文明办公室处长;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博士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硕士;中国政研会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政治设计、领袖行为艺术与领导艺术、政府传播、执政绩效、政策分析。先后承担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出版专著《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2005年9月、2005年11月先后两次被《新民晚报》被评为“非文艺类畅销书”,分别列“畅销书排行榜”第5名、第7名),并获“晋版2006年优秀图书奖”,被推荐进入“国家100部原创学术著作”。在各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新华文摘》、《领导文萃》、《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有转载。 序
    第1章公共价值与公共理性
    1.1现代化与人类福祉
    1.2治国理政,需要一些公共理性
    1.3观念建筑的立与破
    1.4休谟的“无赖原则”
    1.5我们一半是天使
    1.6本来一件平常事
    1.7今天专家赶场子
    1.8《韩非子?五蠹》
    1.9珍惜绿草红花
    1.10落英缤纷七彩梦
    1.1121世纪:官员与政治规则
    1.12我们也是世界的

    第2章公共空间与公共符号
    2.1人文原野与城市物理空间
    2.2公共品质与人际交易成本
    2.3国民文化色谱与文化难题
    2.4这样一种天性
    2.5大社会
    2.6标语的幽默
    2.7浪漫理性下的社会风景
    2.8文化风景决定于文化背景

    第8章公共执政与公共行政
    3.1治大国若烹小鲜
    3.2一名村长说“执政”
    3.3执政美学的三维空间
    3.4公共政治:能赏心悦目吗
    3.5行政威仪
    3.6政府公信力与社会凝聚力
    3.7光靠首长负责制还不够
    3.8居委会无“干部”
    3.9“马基雅维里主义”
    3.10执政的成本与绩效

    第4章公共智慧与公共技术
    4.1当历史的风吹起时
    4.2要有一点行政策划
    4.3曹参的大智慧
    4.4大智若愚,小智聪聪
    4.5念稿时代
    4.6亲贤臣,远小人
    4.7数风流智库

    第5章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
    5.1城市化的逻辑
    5.2“首重居民的健康”
    5.3令人警策的图景
    5.4法治:我们究竟少了什么
    5.5法理在法律之上
    5.6容不得时间造化
    5.7新农村与政策供给
    5.8“数字化”和云淡风轻

    第6章公共精神与公共品格
    6.1人类精神的灿烂花朵
    6.2“平价药”演绎平民精神
    6.3从“春运”看公共精神
    6.4令人沉思的汩江对
    6.5理想人格的历史境遇
    6.6还得有点忧患意识
    6.7企业家人格
    6.8一份历史文献的恒久魅力
    6.9“五四”:一次壮丽的日出
    6.10公共生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6.11民族精神的人格意蕴

    第7章公共决策与公共平衡
    7.1爆竹声中一岁除
    7.2公共政策的“可行”和“可读”
    7.3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
    7.4人才的级差和辨才的级差
    7.5对人性的考察更重要
    7.6“加班”理性
    7.7“水之形”的智慧
    7.8自我的丧失、扭曲与重建
    7.9公共舆论调适艺术

    第8章公共领袖与公共形象
    8.1一个现代性问题
    8.2政治家的吻
    8.3领袖亦为球癫狂
    8.4公共舞台上的领袖们
    8.5君子不器
    8.6项羽是一种悲剧的典型
    8.7三国领袖长人事
    8.8全球领袖平民风
    8.9领袖:“最平凡的形式”
    8.10领导者公共形象:形貌与人格

    第9章公共行动与公共逻辑
    9.1新世纪改革断想
    9.2改革成败要略
    9.3建立危急状态公民个体责任制
    9.4腐败与灵长类社会
    9.5不必另说打排球
    9.6一种新贫困
    9.7“教学者如扶醉人”
    9.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9.9给忙碌生活打一个空格
    9.10政治文明:话在说你
    9.11文明:心灵结构和文化群落
    9.12创新与文明发展
    后记
  • 内容简介:
    《公共生活的地平线》是谈公共生活的思想随笔,《公共生活的地平线》探讨了社会生活中大量重要的公共问题。作者将众多不同侧面的公共问题通过公共理性、公共空间、公共规则、公共符号、公共决策、公共精神、公共话语、公共审美、公共行动、公共绩效等,组织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结构进行系统考察,反映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和独立见解。书中对公共问题的思考严谨缜密,品评卓有新见,解析层层推进,行文云淡风轻。读来引人人胜,启人心智。
    书中具有丰富的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知识背景和领导科学、政府传播学视野,并具有充沛的人类经验基础。《公共生活的地平线》不仅是品评公共生活的良好读物,同时,也具有重要资政功能。《公共生活的地平线》的阅读对象,主要是领导者群体、政府部门从业者、专业理论工作者、企业白领、高校师生等。
  • 作者简介: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政治文明办公室处长;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博士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硕士;中国政研会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政治设计、领袖行为艺术与领导艺术、政府传播、执政绩效、政策分析。先后承担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出版专著《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2005年9月、2005年11月先后两次被《新民晚报》被评为“非文艺类畅销书”,分别列“畅销书排行榜”第5名、第7名),并获“晋版2006年优秀图书奖”,被推荐进入“国家100部原创学术著作”。在各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新华文摘》、《领导文萃》、《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有转载。
  • 目录:

    第1章公共价值与公共理性
    1.1现代化与人类福祉
    1.2治国理政,需要一些公共理性
    1.3观念建筑的立与破
    1.4休谟的“无赖原则”
    1.5我们一半是天使
    1.6本来一件平常事
    1.7今天专家赶场子
    1.8《韩非子?五蠹》
    1.9珍惜绿草红花
    1.10落英缤纷七彩梦
    1.1121世纪:官员与政治规则
    1.12我们也是世界的

    第2章公共空间与公共符号
    2.1人文原野与城市物理空间
    2.2公共品质与人际交易成本
    2.3国民文化色谱与文化难题
    2.4这样一种天性
    2.5大社会
    2.6标语的幽默
    2.7浪漫理性下的社会风景
    2.8文化风景决定于文化背景

    第8章公共执政与公共行政
    3.1治大国若烹小鲜
    3.2一名村长说“执政”
    3.3执政美学的三维空间
    3.4公共政治:能赏心悦目吗
    3.5行政威仪
    3.6政府公信力与社会凝聚力
    3.7光靠首长负责制还不够
    3.8居委会无“干部”
    3.9“马基雅维里主义”
    3.10执政的成本与绩效

    第4章公共智慧与公共技术
    4.1当历史的风吹起时
    4.2要有一点行政策划
    4.3曹参的大智慧
    4.4大智若愚,小智聪聪
    4.5念稿时代
    4.6亲贤臣,远小人
    4.7数风流智库

    第5章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
    5.1城市化的逻辑
    5.2“首重居民的健康”
    5.3令人警策的图景
    5.4法治:我们究竟少了什么
    5.5法理在法律之上
    5.6容不得时间造化
    5.7新农村与政策供给
    5.8“数字化”和云淡风轻

    第6章公共精神与公共品格
    6.1人类精神的灿烂花朵
    6.2“平价药”演绎平民精神
    6.3从“春运”看公共精神
    6.4令人沉思的汩江对
    6.5理想人格的历史境遇
    6.6还得有点忧患意识
    6.7企业家人格
    6.8一份历史文献的恒久魅力
    6.9“五四”:一次壮丽的日出
    6.10公共生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6.11民族精神的人格意蕴

    第7章公共决策与公共平衡
    7.1爆竹声中一岁除
    7.2公共政策的“可行”和“可读”
    7.3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
    7.4人才的级差和辨才的级差
    7.5对人性的考察更重要
    7.6“加班”理性
    7.7“水之形”的智慧
    7.8自我的丧失、扭曲与重建
    7.9公共舆论调适艺术

    第8章公共领袖与公共形象
    8.1一个现代性问题
    8.2政治家的吻
    8.3领袖亦为球癫狂
    8.4公共舞台上的领袖们
    8.5君子不器
    8.6项羽是一种悲剧的典型
    8.7三国领袖长人事
    8.8全球领袖平民风
    8.9领袖:“最平凡的形式”
    8.10领导者公共形象:形貌与人格

    第9章公共行动与公共逻辑
    9.1新世纪改革断想
    9.2改革成败要略
    9.3建立危急状态公民个体责任制
    9.4腐败与灵长类社会
    9.5不必另说打排球
    9.6一种新贫困
    9.7“教学者如扶醉人”
    9.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9.9给忙碌生活打一个空格
    9.10政治文明:话在说你
    9.11文明:心灵结构和文化群落
    9.12创新与文明发展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