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6
版次: 2
ISBN: 9787201024585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1页
字数: 36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152人买过
  •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在图书馆中拂尘披览了许多近代中华美国传教士的中西文论著,在资料收集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他着力勾勒了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方面,并结合他们传布“福音”的言行,提出了既有见地,又恰如其分的看法,评骘珠玑,散落全书。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中最为显著的渠道,因此《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国内举行过多次关于美国在华教会学校的研讨会。美国教会组织也曾差人来华搜集有关教会学校的文字或口述资料。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学者也写出了若干关于美国传教会在华文教活动的专著。更有意思的是,近年有些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收集老一代留学生的经历。当然他们所收资料和访问的资料和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教会学校毕业生,但老一代留学生中教会学校出身的为数不少。以上学术研究活动正表明美国传教士在近代中美文化关系史上据有的一席重要地位。这种研究既然是“热门话题”,自然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识的程度不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在评价问题上时有分歧。众说纷纭,是好现象,如此方能接近比较合乎实际的看法。应该说,《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所作的努力,试图应答“热门话题”的。 王立新,1966年生,辽宁省兴新城市人,历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耶鲁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弗里曼访问研究员,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王宽诚基金访问学人。2002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界青年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美国对外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著有《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导言
    第一章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的兴起和概况
    一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发展的新趋势
    二福音复兴运动与美国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
    三美国在华传教运动概况
    四传教政策和方法

    第二章在两个政府之间
    一传教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
    二传教上与美国商业扩张
    三晚清政府对传教士的政策

    第三章东渐与涵化: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
    一“广西之学于中国”: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二“新旧古今之争”:传教士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与批判
    三“泯中西之界限”: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会通

    第四章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变革
    一挑战与示范:教会学校的兴起及其影响
    二走出国门:教会女学与中国女子教育
    三群体的努力:从益智书会到中华教育会
    四旧教育的批评者、新教育的鼓吹者
    五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新式大学的建立

    第五章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
    一笫二次鸦片战争前美国传教士在华出版活动
    二传教士出版物与《海国图志》
    三美国传教士与《合省国说》和《瀛环志略》

    第六章美国传教士与洋务运动
    一传教上与洋务派的合作
    二洋务派对传教士的宽容与认可
    三传教士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四传教士与洋务时期的翻译事业

    第七章美国传教士与戊戌变法
    一广学会与西学的传播和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万国公报》与维新思想的传播
    三传教士与维新派

    第八章上帝灵光下的阴影:传教士对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误导
    一先天不足:传教士作为西学传播者的历史局限性
    二强制输入的恶果:因厌恶西教而迁怒西学
    三宗教误导:传教士对晚清中国现代化模式的设计
    结语
    附录一超越“现代化”: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主要范式述评
    附录二中文参考书目
    附录三英文参考书目
    索引
    1997年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 内容简介: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在图书馆中拂尘披览了许多近代中华美国传教士的中西文论著,在资料收集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他着力勾勒了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方面,并结合他们传布“福音”的言行,提出了既有见地,又恰如其分的看法,评骘珠玑,散落全书。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中最为显著的渠道,因此《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国内举行过多次关于美国在华教会学校的研讨会。美国教会组织也曾差人来华搜集有关教会学校的文字或口述资料。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学者也写出了若干关于美国传教会在华文教活动的专著。更有意思的是,近年有些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收集老一代留学生的经历。当然他们所收资料和访问的资料和访问的对象,不局限于教会学校毕业生,但老一代留学生中教会学校出身的为数不少。以上学术研究活动正表明美国传教士在近代中美文化关系史上据有的一席重要地位。这种研究既然是“热门话题”,自然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识的程度不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在评价问题上时有分歧。众说纷纭,是好现象,如此方能接近比较合乎实际的看法。应该说,《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者所作的努力,试图应答“热门话题”的。
  • 作者简介:
    王立新,1966年生,辽宁省兴新城市人,历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耶鲁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弗里曼访问研究员,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王宽诚基金访问学人。2002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界青年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美国对外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著有《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的兴起和概况
    一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发展的新趋势
    二福音复兴运动与美国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
    三美国在华传教运动概况
    四传教政策和方法

    第二章在两个政府之间
    一传教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
    二传教上与美国商业扩张
    三晚清政府对传教士的政策

    第三章东渐与涵化: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
    一“广西之学于中国”: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二“新旧古今之争”:传教士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与批判
    三“泯中西之界限”: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会通

    第四章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变革
    一挑战与示范:教会学校的兴起及其影响
    二走出国门:教会女学与中国女子教育
    三群体的努力:从益智书会到中华教育会
    四旧教育的批评者、新教育的鼓吹者
    五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新式大学的建立

    第五章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
    一笫二次鸦片战争前美国传教士在华出版活动
    二传教士出版物与《海国图志》
    三美国传教士与《合省国说》和《瀛环志略》

    第六章美国传教士与洋务运动
    一传教上与洋务派的合作
    二洋务派对传教士的宽容与认可
    三传教士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四传教士与洋务时期的翻译事业

    第七章美国传教士与戊戌变法
    一广学会与西学的传播和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万国公报》与维新思想的传播
    三传教士与维新派

    第八章上帝灵光下的阴影:传教士对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误导
    一先天不足:传教士作为西学传播者的历史局限性
    二强制输入的恶果:因厌恶西教而迁怒西学
    三宗教误导:传教士对晚清中国现代化模式的设计
    结语
    附录一超越“现代化”: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主要范式述评
    附录二中文参考书目
    附录三英文参考书目
    索引
    1997年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