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

儒家孝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0-11
版次: 1
ISBN: 9787214074942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3页
字数: 1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9人买过
  • 对儒学稍许熟悉的人都知道,孝道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一本全面论述这一主题的西方学术著作。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和明智的方法来论述这一主题。这种方法是传统古典研究与现代方法学(特别是不同信仰之间和不同东亚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的结合。书稿的主要部分着重于对儒家孝道进行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体系的分析,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     高望之,1927年9月18日生于上海。1945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系。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主修西语,副修历史。1951年毕业,在中央军委外联处工作两年,为朱德、聂荣臻当翻译。转业后,任北京大学马寅初校长主任秘书五年。尔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二十年,从事中西交通史和宗教史的教学与研究。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学术委员、研究室主任。198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三十多年来,他潜心从事中国各宗教间的比较研究,并首创将之定名为“中国教际学研究”(CineseInterfaithStudies)。所谓“中国各宗教”,主要是儒教(它是不是一种religion,是有争议的;但它是一种faith,则并无争议)和道教,以及从西方传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1997年后,他专攻藏传佛教,着重于研究它与印度大乘教和密教的渊源关系。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上的犹太教和犹太人》、《关于中国犹太人的若干问题》等。译著有:《埃及古代史》、《世界史编年手册》等。参与编辑《英汉大词典》。2007年5月18日因病在美国旧金山去世,留有《儒家孝道》(英文稿)及《宗喀巴佛教学说》等手稿。 序一
    序二
    对本书的推荐(摘译)
    前言
    《古文孝经》原文
    第一章《孝经》的作者和文本
    第二章相关经书的教导
    第三章思想体系的基础
    第四章社会的背景
    第五章坚持不懈的传承
    第六章民众的教诲
    第七章对女性的特殊教育
    第八章对邻国的影响
    第九章比较性论述
    第十章总结性思考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对儒学稍许熟悉的人都知道,孝道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一本全面论述这一主题的西方学术著作。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和明智的方法来论述这一主题。这种方法是传统古典研究与现代方法学(特别是不同信仰之间和不同东亚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的结合。书稿的主要部分着重于对儒家孝道进行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体系的分析,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
  • 作者简介:
        高望之,1927年9月18日生于上海。1945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系。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主修西语,副修历史。1951年毕业,在中央军委外联处工作两年,为朱德、聂荣臻当翻译。转业后,任北京大学马寅初校长主任秘书五年。尔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二十年,从事中西交通史和宗教史的教学与研究。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学术委员、研究室主任。198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三十多年来,他潜心从事中国各宗教间的比较研究,并首创将之定名为“中国教际学研究”(CineseInterfaithStudies)。所谓“中国各宗教”,主要是儒教(它是不是一种religion,是有争议的;但它是一种faith,则并无争议)和道教,以及从西方传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1997年后,他专攻藏传佛教,着重于研究它与印度大乘教和密教的渊源关系。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上的犹太教和犹太人》、《关于中国犹太人的若干问题》等。译著有:《埃及古代史》、《世界史编年手册》等。参与编辑《英汉大词典》。2007年5月18日因病在美国旧金山去世,留有《儒家孝道》(英文稿)及《宗喀巴佛教学说》等手稿。
  • 目录:
    序一
    序二
    对本书的推荐(摘译)
    前言
    《古文孝经》原文
    第一章《孝经》的作者和文本
    第二章相关经书的教导
    第三章思想体系的基础
    第四章社会的背景
    第五章坚持不懈的传承
    第六章民众的教诲
    第七章对女性的特殊教育
    第八章对邻国的影响
    第九章比较性论述
    第十章总结性思考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