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5
版次: 1
ISBN: 9787500789093
定价: 13.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2页
字数: 8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童书
243人买过
  •   《东汉故事》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之一,故事集包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显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   林汉达,1900年-1972年,浙江省慈溪市人,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化名林涛。
      生平
      1900年2月17日出生。
      1908年,入读家乡私塾。1914年,入读上虞崇仁小学。1915年,转学入读宁波崇信中学高小班。毕业后任观城约翰小学助教。
      1917年,入读崇信中学。毕业后在上虞、宁波任教。
      1921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
      1924年,毕业,任宁波四明中学教师。
      1928年,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后出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
      1937年,赴美国留学,考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民众教育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华东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出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
      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曾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市新文字协会主任,光华书店总编辑,辽北省教育厅长,辽北学院副院长等职。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会议筹备工作,后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解放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1958年,被错划“右派”,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
      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1979年7月23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大会,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教育类:
      《向传统教育挑战》
      《西洋教育史讲话》
      文字改革类:
      《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
      《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
      通俗历史读物类: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国故事》
      《上下五千年》(与曹余章合著)
      《秉笔直书》
      找到了一篇他的学生追忆他的文章,读下来,发现此人果然是民国文人的风骨。
      记得有一次他讲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大口号,就曾发了一通感叹。他说,这三大口号非常美好,但在中国现在还行不通,中国还是大地主、大官僚们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有帝国主义当“太上皇”,号称“民国”,老百姓连基本人权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其他的政治权利!
      他先后请陶行知、邓初民、翦伯赞、胡子婴、李平心等民主人士、民主教授到学校来讲演。他们讲的几乎都是同一主题:只有政治民主化,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只有停止内战,恢复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也才有光明的前途;大学生不能埋头读书,要走出校门去,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
      在上海北火车站广场举行的欢送各界和平代表去南京请愿的大会上,他说:“中国人民没有人愿意打内战。中国的主权属于全国人民,政府的官吏只是主人的仆人。但是今天不是主人当政,而是仆人当政。我们要恢复主人的权力。我们的代表就是要吩咐仆人立刻放下武器。我们不能让仆人把主权送给外国人。现在我们的代表到曹京请愿,假如不成功,我们就第二次再去全上海的人都去,我们步行去非达到目的不可!”
      1946年下半年起,国民党反动派对汉达师的迫害加紧了。敌人说他拿共产党的津贴,替共产党宣传;学校当局也开始散布喊嘁喳喳的流言蜚语,目的是将这位深孚众望的教授排挤出学校。汉达师光明磊落,面对着逆流恶浪,一笑置之。他来学校的次数更加少了,一半是由于社会活动忙,一半也由于防避特务分子的纠缠。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他,就更多地到他的住所去请教。他的家在建国中路一幢弄堂房子里,两间屋住了八九口人。中外书籍堆得到处都是,没有多少空隙。就在这点空隙处,常坐满了专程来向他求教、同他商量问题的来访者。这就是他在《漏室铭》那首诗中写到的:屋子尽管漏,往来无白丁。不是职员女工,就是教师学生;不是民国耆老,就是文化先进。我们无所不谈,谈无不尽:从教育谈到政治,从天文谈到月经;从话剧谈到申曲,从甲骨谈到壮丁。“搭”的一声,漏水滴到头顶……作者在诗中还愤怒地斥责:“住着这样的漏室,还有人瞎了眼睛,说我被人‘收买’了。当然还有‘背景,……”然而,所有进出于他这间“漏‘室”的人,却都能从这间普通的住室里吸取到丰富的思想营养和无穷的战斗力量,感受到贤师良友的温暖。 绿林好汉
    赤眉起义
    刘氏举兵
    昆阳大战
    死守黄金
    豆粥麦饭
    “铜马皇帝”
    争先恐后
    攻占两京
    得陇望蜀
    种地钓鱼
    宁死不屈
    取经求佛
    投笔从戎
    外戚专权
    天知地知
    豺狼当道
    跋扈将军
    宦官五侯
    禁锢党人
    官逼民反
  • 内容简介:
      《东汉故事》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之一,故事集包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显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
  •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年-1972年,浙江省慈溪市人,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化名林涛。
      生平
      1900年2月17日出生。
      1908年,入读家乡私塾。1914年,入读上虞崇仁小学。1915年,转学入读宁波崇信中学高小班。毕业后任观城约翰小学助教。
      1917年,入读崇信中学。毕业后在上虞、宁波任教。
      1921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
      1924年,毕业,任宁波四明中学教师。
      1928年,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后出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
      1937年,赴美国留学,考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民众教育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华东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出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
      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曾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市新文字协会主任,光华书店总编辑,辽北省教育厅长,辽北学院副院长等职。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会议筹备工作,后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解放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1958年,被错划“右派”,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
      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1979年7月23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大会,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教育类:
      《向传统教育挑战》
      《西洋教育史讲话》
      文字改革类:
      《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
      《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
      通俗历史读物类: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国故事》
      《上下五千年》(与曹余章合著)
      《秉笔直书》
      找到了一篇他的学生追忆他的文章,读下来,发现此人果然是民国文人的风骨。
      记得有一次他讲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大口号,就曾发了一通感叹。他说,这三大口号非常美好,但在中国现在还行不通,中国还是大地主、大官僚们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有帝国主义当“太上皇”,号称“民国”,老百姓连基本人权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其他的政治权利!
      他先后请陶行知、邓初民、翦伯赞、胡子婴、李平心等民主人士、民主教授到学校来讲演。他们讲的几乎都是同一主题:只有政治民主化,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只有停止内战,恢复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也才有光明的前途;大学生不能埋头读书,要走出校门去,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
      在上海北火车站广场举行的欢送各界和平代表去南京请愿的大会上,他说:“中国人民没有人愿意打内战。中国的主权属于全国人民,政府的官吏只是主人的仆人。但是今天不是主人当政,而是仆人当政。我们要恢复主人的权力。我们的代表就是要吩咐仆人立刻放下武器。我们不能让仆人把主权送给外国人。现在我们的代表到曹京请愿,假如不成功,我们就第二次再去全上海的人都去,我们步行去非达到目的不可!”
      1946年下半年起,国民党反动派对汉达师的迫害加紧了。敌人说他拿共产党的津贴,替共产党宣传;学校当局也开始散布喊嘁喳喳的流言蜚语,目的是将这位深孚众望的教授排挤出学校。汉达师光明磊落,面对着逆流恶浪,一笑置之。他来学校的次数更加少了,一半是由于社会活动忙,一半也由于防避特务分子的纠缠。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他,就更多地到他的住所去请教。他的家在建国中路一幢弄堂房子里,两间屋住了八九口人。中外书籍堆得到处都是,没有多少空隙。就在这点空隙处,常坐满了专程来向他求教、同他商量问题的来访者。这就是他在《漏室铭》那首诗中写到的:屋子尽管漏,往来无白丁。不是职员女工,就是教师学生;不是民国耆老,就是文化先进。我们无所不谈,谈无不尽:从教育谈到政治,从天文谈到月经;从话剧谈到申曲,从甲骨谈到壮丁。“搭”的一声,漏水滴到头顶……作者在诗中还愤怒地斥责:“住着这样的漏室,还有人瞎了眼睛,说我被人‘收买’了。当然还有‘背景,……”然而,所有进出于他这间“漏‘室”的人,却都能从这间普通的住室里吸取到丰富的思想营养和无穷的战斗力量,感受到贤师良友的温暖。
  • 目录:
    绿林好汉
    赤眉起义
    刘氏举兵
    昆阳大战
    死守黄金
    豆粥麦饭
    “铜马皇帝”
    争先恐后
    攻占两京
    得陇望蜀
    种地钓鱼
    宁死不屈
    取经求佛
    投笔从戎
    外戚专权
    天知地知
    豺狼当道
    跋扈将军
    宦官五侯
    禁锢党人
    官逼民反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春秋卷(经典焕新之作,轻松阅读无障碍)
林汉达 著;黄潇 编;马月萌;毛微微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林汉达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东汉卷(经典焕新之作,轻松阅读无障碍)
林汉达 著;黄潇 编;马月萌;毛微微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全4册)(经典焕新之作,轻松阅读无障碍)
林汉达 著;黄潇 编;马月萌;毛微微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前后汉故事新编
林汉达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战国卷(经典焕新之作,轻松阅读无障碍)
林汉达 著;黄潇 编;马月萌;毛微微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西汉卷(经典焕新之作,轻松阅读无障碍)
林汉达 著;黄潇 编;马月萌;毛微微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集(精装)入选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
林汉达 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著作全集(精装4册)入选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
林汉达 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全12册 精美礼盒装 彩色插图)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三国古代历史知识书籍 中小学生三四五六年级文学课外阅读读物
林汉达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前后汉故事全集(精装)入选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
林汉达 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故事
林汉达三国故事全集(精装)入选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
林汉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