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Marilyn Wolf) ,
2018-03
版次: 1
ISBN: 9787111590743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7页
字数: 0.175千字
18人买过
  • 本书讲解计算机底层的物理原理。一方面,晶体管正在逐渐缩小到纳米尺度;另一方面,大规模计算机及其数据中心的耗能在大幅增长。这使得实现计算机的性能、功耗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困难。本书描述的物理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的所有抽象层次,使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理解计算机系统以及软件和硬件的设计。

    玛里琳?沃尔夫(marilyn wolf)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佐治亚研究联合会很好学者。她分别于1980年、1981年和198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1984年至1989年任职于贝尔实验室。1989年至2007年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她是ieee和acm会士、ieee计算机协会核心成员以及aee和pie成员。她于2003年获得aee frederick e.terman奖,于2006年获得ieee电路与系统教育奖。她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嵌入式计算、嵌入式和计算机视觉、vli系统。 目  录 

    The Physics of Computing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 1 

    1.1 引言 1 

    1.2 计算机发展史 1 

    1.2.1 机械式计算设备 1 

    1.2.2 计算理论 3 

    1.2.3 电子计算机 5 

    1.3 计算机系统指标 7 

    1.4 本书一览 8 

    1.5 小结 9 

    第2章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10 

    2.1 引言 10 

    2.2 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 10 

    2.2.1 早期的真空管器件 10 

    2.2.2 真空三极管 11 

    2.3 材料物理 15 

    2.3.1 金属材料 15 

    2.3.2 玻耳兹曼常数与温度 18 

    2.3.3 半导体材料 19 

    2.4 固态器件 24 

    2.4.1 半导体二极管 24 

    2.4.2 MOS电容器 27 

    2.4.3 MOSFET的基本操作 30 

    2.4.4 MOSFET的高级特征 37 

    2.5 集成电路 40 

    2.5.1 摩尔定律 41 

    2.5.2 制造工艺 42 

    2.5.3 光刻技术 45 

    2.5.4 良品率 47 

    2.5.5 特征分离 48 

    2.6 小结 49 

    第3章 逻辑门 52 

    3.1 引言 52 

    3.2 CMOS反相器 53 

    3.3 门电路的静态特性 55 

    3.4 延迟 60 

    3.4.1 晶体管模型 60 

    3.4.2 RC模型的延迟 63 

    3.4.3 驱动与负载 69 

    3.5 功耗与能量 70 

    3.6 缩放原理 74 

    3.7 可靠性 78 

    3.8 小结 80 

    第4章 时序机 83 

    4.1 引言 83 

    4.2 组合逻辑 83 

    4.2.1 事件模型 83 

    4.2.2 网络模型 84 

    4.2.3 增益与可靠性 86 

    4.2.4 增益与延迟 88 

    4.2.5 延迟与功耗 91 

    4.2.6 逻辑与互连中的噪声和可靠性 91 

    4.2.7 电源与可靠性 92 

    4.2.8 噪声与输入/输出耦合 97 

    4.3 互连 98 

    4.3.1 寄生阻抗 98 

    4.3.2 传输线 99 

    4.3.3 串扰 104 

    4.3.4 布线复杂度与兰特规则 105 

    4.4 时序机 107 

    4.4.1 时序模型 107 

    4.4.2 寄存器 109 

    4.4.3 时钟 112 

    4.4.4 亚稳态 117 

    4.5 小结 120 

    第5章 处理器与系统 124 

    5.1 引言 124 

    5.2 系统可靠性 125 

    5.3 处理器 127 

    5.3.1 微处理器的特性 128 

    5.3.2 总线和互连 129 

    5.3.3 全局通信 133 

    5.3.4 时钟 135 

    5.4 存储器 139 

    5.4.1 存储器结构 140 

    5.4.2 存储器系统的性能 143 

    5.4.3 DRAM系统 145 

    5.4.4 DRAM的可靠性 146 

    5.5 大容量存储器 147 

    5.5.1 磁盘驱动器 147 

    5.5.2 闪存 148 

    5.5.3 存储和性能 151 

    5.6 系统功耗 151 

    5.6.1 服务器系统 152 

    5.6.2 便携系统与电池 154 

    5.6.3 功耗管理 157 

    5.7 热传递 157 

    5.7.1 热传递的特性 158 

    5.7.2 热传递的模型 160 

    5.7.3 热与可靠性 165 

    5.7.4 热管理 166 

    5.8 小结 167 

    第6章 输入和输出 169 

    6.1 引言 169 

    6.2 显示器 169 

    6.3 图像传感器 174 

    6.4 触摸传感器 178 

    6.5 传声器 179 

    6.6 加速度计和惯性传感器 180 

    6.7 小结 181 

    第7章 新兴技术 183 

    7.1 引言 183 

    7.2 碳纳米管 183 

    7.3 量子计算机 185 

    7.4 小结 189 

    附录A 常量与公式 190 

    附录B 电路 193 

    附录C 概率 201 

    附录D 高级主题 203 

    参考文献 213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解计算机底层的物理原理。一方面,晶体管正在逐渐缩小到纳米尺度;另一方面,大规模计算机及其数据中心的耗能在大幅增长。这使得实现计算机的性能、功耗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困难。本书描述的物理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的所有抽象层次,使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理解计算机系统以及软件和硬件的设计。
  • 作者简介:


    玛里琳?沃尔夫(marilyn wolf)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佐治亚研究联合会很好学者。她分别于1980年、1981年和198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1984年至1989年任职于贝尔实验室。1989年至2007年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她是ieee和acm会士、ieee计算机协会核心成员以及aee和pie成员。她于2003年获得aee frederick e.terman奖,于2006年获得ieee电路与系统教育奖。她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嵌入式计算、嵌入式和计算机视觉、vli系统。
  • 目录:
    目  录 

    The Physics of Computing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 1 

    1.1 引言 1 

    1.2 计算机发展史 1 

    1.2.1 机械式计算设备 1 

    1.2.2 计算理论 3 

    1.2.3 电子计算机 5 

    1.3 计算机系统指标 7 

    1.4 本书一览 8 

    1.5 小结 9 

    第2章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10 

    2.1 引言 10 

    2.2 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 10 

    2.2.1 早期的真空管器件 10 

    2.2.2 真空三极管 11 

    2.3 材料物理 15 

    2.3.1 金属材料 15 

    2.3.2 玻耳兹曼常数与温度 18 

    2.3.3 半导体材料 19 

    2.4 固态器件 24 

    2.4.1 半导体二极管 24 

    2.4.2 MOS电容器 27 

    2.4.3 MOSFET的基本操作 30 

    2.4.4 MOSFET的高级特征 37 

    2.5 集成电路 40 

    2.5.1 摩尔定律 41 

    2.5.2 制造工艺 42 

    2.5.3 光刻技术 45 

    2.5.4 良品率 47 

    2.5.5 特征分离 48 

    2.6 小结 49 

    第3章 逻辑门 52 

    3.1 引言 52 

    3.2 CMOS反相器 53 

    3.3 门电路的静态特性 55 

    3.4 延迟 60 

    3.4.1 晶体管模型 60 

    3.4.2 RC模型的延迟 63 

    3.4.3 驱动与负载 69 

    3.5 功耗与能量 70 

    3.6 缩放原理 74 

    3.7 可靠性 78 

    3.8 小结 80 

    第4章 时序机 83 

    4.1 引言 83 

    4.2 组合逻辑 83 

    4.2.1 事件模型 83 

    4.2.2 网络模型 84 

    4.2.3 增益与可靠性 86 

    4.2.4 增益与延迟 88 

    4.2.5 延迟与功耗 91 

    4.2.6 逻辑与互连中的噪声和可靠性 91 

    4.2.7 电源与可靠性 92 

    4.2.8 噪声与输入/输出耦合 97 

    4.3 互连 98 

    4.3.1 寄生阻抗 98 

    4.3.2 传输线 99 

    4.3.3 串扰 104 

    4.3.4 布线复杂度与兰特规则 105 

    4.4 时序机 107 

    4.4.1 时序模型 107 

    4.4.2 寄存器 109 

    4.4.3 时钟 112 

    4.4.4 亚稳态 117 

    4.5 小结 120 

    第5章 处理器与系统 124 

    5.1 引言 124 

    5.2 系统可靠性 125 

    5.3 处理器 127 

    5.3.1 微处理器的特性 128 

    5.3.2 总线和互连 129 

    5.3.3 全局通信 133 

    5.3.4 时钟 135 

    5.4 存储器 139 

    5.4.1 存储器结构 140 

    5.4.2 存储器系统的性能 143 

    5.4.3 DRAM系统 145 

    5.4.4 DRAM的可靠性 146 

    5.5 大容量存储器 147 

    5.5.1 磁盘驱动器 147 

    5.5.2 闪存 148 

    5.5.3 存储和性能 151 

    5.6 系统功耗 151 

    5.6.1 服务器系统 152 

    5.6.2 便携系统与电池 154 

    5.6.3 功耗管理 157 

    5.7 热传递 157 

    5.7.1 热传递的特性 158 

    5.7.2 热传递的模型 160 

    5.7.3 热与可靠性 165 

    5.7.4 热管理 166 

    5.8 小结 167 

    第6章 输入和输出 169 

    6.1 引言 169 

    6.2 显示器 169 

    6.3 图像传感器 174 

    6.4 触摸传感器 178 

    6.5 传声器 179 

    6.6 加速度计和惯性传感器 180 

    6.7 小结 181 

    第7章 新兴技术 183 

    7.1 引言 183 

    7.2 碳纳米管 183 

    7.3 量子计算机 185 

    7.4 小结 189 

    附录A 常量与公式 190 

    附录B 电路 193 

    附录C 概率 201 

    附录D 高级主题 203 

    参考文献 213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Java编程思想(第4版)
[美]Bruce Eckel 著;陈昊鹏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3版)
[美]Jiawei、[美]Micheling、[美]Jian Pei 著;范明、孟小峰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算法导论(原书第3版)
[美]Thomas、[美]Charles、[美]Ronald、[美]Clifford Stein 著;殷建平、徐云、王刚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
[美]马克·艾伦·维斯 著;陈越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C程序设计语言(第二版)
[美]Brian(布莱恩·克尼汉)、[美]Dennis M.Ritchie(丹尼斯·里奇) 著;徐宝文、李志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 习题解答
吉米拜尔 著;杨涛 译;[美]汤朵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计算机科学丛书·云计算:概念、技术与架构
[美]Thomas、[英]Zaigham、[巴西]Ricardo Puttini 著;龚奕利、贺莲、胡创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6版)
[美]Abraham、Henry、S.Sudarshan 著;杨冬青、李红燕、唐世渭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
[美]兰德尔 E.布莱恩特(Randal E.·Bryant) 著;龚奕利、贺莲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编译原理:原理、技术与工具
[美]阿霍 著;赵建华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计算机科学导论:原书第3版
[美]Behrouz Forouzan 著;刘艺 译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8版 本科教学版)
[美]罗杰 S. 普莱斯曼 著;郑人杰、马素霞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数学旅行家 文教科普读物 (美)卡尔文・c.克劳森
[美]卡尔文・c.克劳森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向世界好的医院力
[美]理查德·温特斯(RichardWinters)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像作家一样阅读:提升读写能力的10堂课
[美]艾琳·M.普希曼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黑的眼睛不看光明 心理学
[美]玛利亚娜·亚历山德里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觉醒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凯特·肖邦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从众陷阱 成功学 (美)托德·罗斯(todd rose)
[美]托德·罗斯(toddrose)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美]西尔维娅·A.厄尔
计算机工程的物理基础
吃的勇气:365天告别饮食内耗,与食物和解
[美]伊芙琳·特里波尔(EvelynTrib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