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8-07
版次: 1
ISBN: 9787564362621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0页
字数: 14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技术、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阶段,但是其研究精度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阶段小层、单层级别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层序地层学只考虑了气候变化、构造运动等异旋回的作用,而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例如河流分叉合并、河流侧向迁移等自旋回作用对层序结构和层序界面的形成起着更主要的作用。《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以扇三角洲为例,深入探讨了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旋回因素和异旋回因素对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与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高精度地层对比模式。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在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与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分析了在四级基准面变化的不同阶段,五级和六级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探讨了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形成的自旋回机制和异旋回机制,认为五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异旋回因素,六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自旋回因素;分析了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对五级层序界面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六级层序界面形成过程中的自旋回机制,认为流体性质的转变以及河水与湖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扇三角洲环境单一六级层序界面的主要因素;在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扇三角洲地层对比中所存在的难题,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小层、单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模式,为油田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对比提供了理论支持。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在理论方法、模型构建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企业,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专业师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第1章 高频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1.1 高频层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1.2 高频层序形成机制
    1.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结构与对比模式
    1.4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地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扇三角洲平原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扇三角洲前缘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野外露头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3章 高频层序界面特征
    3.1 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方案
    3.2 高频层序单元的识别
    3.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特征

    第4章 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理
    4.1 异旋回机制
    4.2 自旋回机制
    4.3 异旋回机制与自旋回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第5章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5.1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面临的难题
    5.2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技术、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阶段,但是其研究精度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阶段小层、单层级别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层序地层学只考虑了气候变化、构造运动等异旋回的作用,而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例如河流分叉合并、河流侧向迁移等自旋回作用对层序结构和层序界面的形成起着更主要的作用。《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以扇三角洲为例,深入探讨了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旋回因素和异旋回因素对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与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高精度地层对比模式。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在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与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分析了在四级基准面变化的不同阶段,五级和六级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探讨了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形成的自旋回机制和异旋回机制,认为五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异旋回因素,六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自旋回因素;分析了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对五级层序界面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六级层序界面形成过程中的自旋回机制,认为流体性质的转变以及河水与湖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扇三角洲环境单一六级层序界面的主要因素;在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扇三角洲地层对比中所存在的难题,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小层、单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模式,为油田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对比提供了理论支持。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在理论方法、模型构建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企业,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专业师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目录:
    第1章 高频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1.1 高频层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1.2 高频层序形成机制
    1.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结构与对比模式
    1.4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地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扇三角洲平原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扇三角洲前缘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野外露头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3章 高频层序界面特征
    3.1 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方案
    3.2 高频层序单元的识别
    3.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特征

    第4章 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理
    4.1 异旋回机制
    4.2 自旋回机制
    4.3 异旋回机制与自旋回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第5章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5.1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面临的难题
    5.2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
张锐、刘俊霞 著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物流单证实务(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张锐、胡倩倩 编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铁路综合接地和信号设备防雷系统工程设计指南(第二版)
张锐、杨岗、刘立峰、余颜丽 著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大学生创业标准教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系列
张锐、张强、丘锡彬 编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中国"VR+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17)
张锐、刘晓红 编者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黑木耳、银耳栽培关键技术图解
张锐、孙继军、刘岩岩 编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用手册
张锐、唐志新、李志勇、王兢、张晓东 著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股权激励 实战操作全方案
张锐、王楠 著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
张锐、流金 编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张锐、流金 主编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城市品牌:理论、方法与实践
张锐、张燚 著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的形成机理及地层对比模式
世界500强选人 用人 育人 留人完全攻略
张锐、高爱民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