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云回忆(上下全两册)

亦云回忆(上下全两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553806723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16页
字数: 600千字
分类: 历史
766人买过
  • 本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推出的系列历史人物口述传记之一,由唐德刚协助沈亦云整理完成。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 
     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沈亦云(1894—1971年),黄郛之妻。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嘉兴。原名性真,后改署景英,字亦云。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后到苏州景海女学读英文。辛亥革命时,在上海组织女子军事团。抗战期间,在沪创办南屏女子中学。1950年后定居美国。1971年逝于美国纽约。 蒋 序/ 001 
     张 序/ 002 
     胡函代序/ 004 
     张函代序/ 007 
     自序一/ 010 
     自序二/ 018 
     
     一嘉兴东栅口/ 001 
     二我的父亲/ 007 
     三我的母亲/ 015 
     四二妹性仁/ 023 
     五家乡的几位前辈/ 031 
     六到天津读书/ 039 
     七辛亥革命知见/ 049 
     八不幸的二次革命/ 073 
     九亡命生涯/ 091 
     一○归国/ 111 
     一一迁北京/ 125 
     一二天津三年/ 139 
     一三再度出国/ 157 
     一四首都革命/ 175 
     一五摄政内阁/ 191 
     一六滞京一年/ 203 
     一七南归/ 221 
     一八北伐时期/ 235 
     一九对党和政的不同意见/ 249 
     二○上海特别市/ 267 
     二一我印象里的日本/ 285 
     二二宁案/ 297 
     二三济案/ 311 
     二四莫干山/ 339 
     二五“九一八”沈阳霹雳/ 353 
     二六最后北行/ 369 
     二七塘沽停战协定/ 387 
     二八政整会/ 413 
     二九余事/ 439 
     三○分手与身后/ 467 
     三一抗日战起/ 485 
     三二重回上海/ 499 
     三三南屏十年/ 515 
     三四战后的莫干农村/ 533 
     三五迟迟吾行/ 553 
     
     金跋/ 568 
     沈跋/ 570 
     附录黄膺白先生家传/ 575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推出的系列历史人物口述传记之一,由唐德刚协助沈亦云整理完成。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 
     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 作者简介:
    沈亦云(1894—1971年),黄郛之妻。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嘉兴。原名性真,后改署景英,字亦云。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后到苏州景海女学读英文。辛亥革命时,在上海组织女子军事团。抗战期间,在沪创办南屏女子中学。1950年后定居美国。1971年逝于美国纽约。
  • 目录:
    蒋 序/ 001 
     张 序/ 002 
     胡函代序/ 004 
     张函代序/ 007 
     自序一/ 010 
     自序二/ 018 
     
     一嘉兴东栅口/ 001 
     二我的父亲/ 007 
     三我的母亲/ 015 
     四二妹性仁/ 023 
     五家乡的几位前辈/ 031 
     六到天津读书/ 039 
     七辛亥革命知见/ 049 
     八不幸的二次革命/ 073 
     九亡命生涯/ 091 
     一○归国/ 111 
     一一迁北京/ 125 
     一二天津三年/ 139 
     一三再度出国/ 157 
     一四首都革命/ 175 
     一五摄政内阁/ 191 
     一六滞京一年/ 203 
     一七南归/ 221 
     一八北伐时期/ 235 
     一九对党和政的不同意见/ 249 
     二○上海特别市/ 267 
     二一我印象里的日本/ 285 
     二二宁案/ 297 
     二三济案/ 311 
     二四莫干山/ 339 
     二五“九一八”沈阳霹雳/ 353 
     二六最后北行/ 369 
     二七塘沽停战协定/ 387 
     二八政整会/ 413 
     二九余事/ 439 
     三○分手与身后/ 467 
     三一抗日战起/ 485 
     三二重回上海/ 499 
     三三南屏十年/ 515 
     三四战后的莫干农村/ 533 
     三五迟迟吾行/ 553 
     
     金跋/ 568 
     沈跋/ 570 
     附录黄膺白先生家传/ 575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