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2019-04
版次: 1
ISBN: 9787505142961
定价: 3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3人买过
  • 器官移植的重要性不言面喻。正是由于这项医疗技术的推进,很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以重获新生。而这背后,是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大义付出,他们馈赠了亲人“生命的礼物”,进行爱的传递。尽管这些家庭情况各异,捐献之前有过迟疑和困惑,捐献之后还要面临不解和非议,但他们抱着“能救好几个人”的善念,勇敢地面对生活、拥抱生活。
      作者长期关注器官捐献工作,有着丰厚的积累,又进行了扎实细致的采访,*后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多角度地呈现了10个器官捐献者家庭的生存现状,客观、真实,读来感人至深。 陈明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记者,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15年,采写的稿件获省、市新闻奖60余次。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在《大家》《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过中短篇小说。 新书目录

    延续生命的心跳………………………………………      

    突然间,她想到或许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感谢——录下心脏跳动的声音,打印出心电图,用声音和图像的形式,记录下这位小姑娘的另一种存在,再把它们送给小姑娘的家人。

    一封寄往天堂的家书…………………………………      

      “虽然妈妈把你的东西都整理出来烧了,可是这个房间里充满你的气息,你的痕迹,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都不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从来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我也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爱你,老爸,你能听到吗?”

    为人民服务……………………………………………      

      大家都生活在舆论场中,一般来说,舆论场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评判标准……但器官捐献是个新生事物,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这时候,舆论风向很重要,一个声音占了主导,没有判断力的人就会跟风,就会被“带节奏”,就是对的也会被说成错的。

    立春祭…………………………………………………      

      对于器官捐献,亲人们普遍排斥,好好的一个人,肝没了,肾没了,眼角膜又没了,那像什么话?这样子做了,传出去了,村里人会怎么说?非亲非故的,捐给谁都不知道,谁会跟你说个谢字?

    第七天…………………………………………………      

      第七天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边上的心电图仍在起起伏伏地前进着, 注射液仍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和昨天、前天、大前天、第一天看到的一模一样, 怎么就脑死亡了?

    未接来电………………………………………………      

      “反正人是救不回来了,器官捐献了,能救别人,这是好事。器官在别人的身上,就像京君的生命还在延续。”他们听不进去这些理由。好好的一个人,把器官拿掉,都不知道是给谁,图的是什么?他们反对归反对,张德其还是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了字。

    回家, 回家……………………………………………      

      父亲摆上祭品,点上香纸,放了鞭炮,“红马甲”们一个一个轮流把菊花放在墓碑前。墓碑上嵌了一张新诚的照片,黑白的,眼睛看着前方,嘴角有一点向上扬,就像年三十那天一样,他冲着我大声地说:“叔叔,我回家了。”

    敬礼……………………………………………………      

      很多器官移植受者都是以移植手术那一天作为自己新的生日。对于他们来说,在穷尽所有治疗手段后,器官移植是唯一的希望,移植成功就等于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最后的心愿……………………………………………      

      从中山回来后的一天,黄应华在家里看电视,看到电视里播放有人捐献器官,他就说, 他的父亲是生肝癌去世的,如果当时移植器官,活到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说,如果有机会,他也愿意器官捐献。他说,你帮别人,别人才会帮你。

    暴雨……………………………………………………      

      就像这暴雨一样,无法阻拦,只有承受,坚持住,总会过去的。尽管塑料脸盆里还盛着滴下来的雨水,尽管墙壁上还留有雨水渗进来的斑渍,尽管家里还是充斥着挥之不去的霉菌味,可是雨停了,家里起码不漏水了。

    向英雄致敬(后记) …………………………………
  • 内容简介:
    器官移植的重要性不言面喻。正是由于这项医疗技术的推进,很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以重获新生。而这背后,是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大义付出,他们馈赠了亲人“生命的礼物”,进行爱的传递。尽管这些家庭情况各异,捐献之前有过迟疑和困惑,捐献之后还要面临不解和非议,但他们抱着“能救好几个人”的善念,勇敢地面对生活、拥抱生活。
      作者长期关注器官捐献工作,有着丰厚的积累,又进行了扎实细致的采访,*后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多角度地呈现了10个器官捐献者家庭的生存现状,客观、真实,读来感人至深。
  • 作者简介:
    陈明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记者,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15年,采写的稿件获省、市新闻奖60余次。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在《大家》《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过中短篇小说。
  • 目录:
    新书目录

    延续生命的心跳………………………………………      

    突然间,她想到或许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感谢——录下心脏跳动的声音,打印出心电图,用声音和图像的形式,记录下这位小姑娘的另一种存在,再把它们送给小姑娘的家人。

    一封寄往天堂的家书…………………………………      

      “虽然妈妈把你的东西都整理出来烧了,可是这个房间里充满你的气息,你的痕迹,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都不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从来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我也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爱你,老爸,你能听到吗?”

    为人民服务……………………………………………      

      大家都生活在舆论场中,一般来说,舆论场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评判标准……但器官捐献是个新生事物,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这时候,舆论风向很重要,一个声音占了主导,没有判断力的人就会跟风,就会被“带节奏”,就是对的也会被说成错的。

    立春祭…………………………………………………      

      对于器官捐献,亲人们普遍排斥,好好的一个人,肝没了,肾没了,眼角膜又没了,那像什么话?这样子做了,传出去了,村里人会怎么说?非亲非故的,捐给谁都不知道,谁会跟你说个谢字?

    第七天…………………………………………………      

      第七天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边上的心电图仍在起起伏伏地前进着, 注射液仍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和昨天、前天、大前天、第一天看到的一模一样, 怎么就脑死亡了?

    未接来电………………………………………………      

      “反正人是救不回来了,器官捐献了,能救别人,这是好事。器官在别人的身上,就像京君的生命还在延续。”他们听不进去这些理由。好好的一个人,把器官拿掉,都不知道是给谁,图的是什么?他们反对归反对,张德其还是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了字。

    回家, 回家……………………………………………      

      父亲摆上祭品,点上香纸,放了鞭炮,“红马甲”们一个一个轮流把菊花放在墓碑前。墓碑上嵌了一张新诚的照片,黑白的,眼睛看着前方,嘴角有一点向上扬,就像年三十那天一样,他冲着我大声地说:“叔叔,我回家了。”

    敬礼……………………………………………………      

      很多器官移植受者都是以移植手术那一天作为自己新的生日。对于他们来说,在穷尽所有治疗手段后,器官移植是唯一的希望,移植成功就等于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最后的心愿……………………………………………      

      从中山回来后的一天,黄应华在家里看电视,看到电视里播放有人捐献器官,他就说, 他的父亲是生肝癌去世的,如果当时移植器官,活到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说,如果有机会,他也愿意器官捐献。他说,你帮别人,别人才会帮你。

    暴雨……………………………………………………      

      就像这暴雨一样,无法阻拦,只有承受,坚持住,总会过去的。尽管塑料脸盆里还盛着滴下来的雨水,尽管墙壁上还留有雨水渗进来的斑渍,尽管家里还是充斥着挥之不去的霉菌味,可是雨停了,家里起码不漏水了。

    向英雄致敬(后记) …………………………………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飞奔向你 竹已著 印特签版(限时到7月2日)电视剧《当我飞奔向你》原著 网络原名《她病得不轻》
竹已 著;磨铁文化 出品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们对野味说不时,我们在说什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动研究 Ⅰ
吕植;肖凌云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晋江收藏超15万!人气作者七宝酥开启钟情童话!新增番外/收录中篇《鼓舞》!)
七宝酥 著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大人(修订精装版)
斯文德·布林克曼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站上舞台(精装,解决孩子不敢上台、害怕当众讲话的勇气培养绘本)
[美]派翠西亚·波拉蔻 绘者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们把孩子的手放开(棠湖中学个性化教育寻路)(精)
贺小晴 著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大人
[丹麦]斯文德·布林克曼 著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我的跑步日记
廖新波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2012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桂冠作品,以笑泪赞颂全人类壮丽困境的大胆之书,菲利普·罗斯、弗兰岑等名家激赏推荐)
[美]内森·英格兰德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走进你的世界2册套装
川端康成 著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找到自己时 用萨提亚模式发掘内在生命能量
阳光秀美 出品;王俊华
当我离开 让爱留下 : 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心路抉择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
[法]苏斯·摩根斯坦/著 (法)塞吉·布洛克/绘 谢逢蓓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