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520150279
定价: 8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7页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学界同人积极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关注和阐释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而且深入乡村、牧区、边疆乃至海外进行多区域的田野考察与跨文化比较,以多种类型的学术实践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做出了积极推动。鉴于学科发展及时代需求,在学界同人鞭策鼓励下,以以文会友、促进学术为己任的学术集刊——《文学人类学研究》应运而生。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近期拟设栏目有: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徐新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首席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带头人后备人选 。 前沿专题:数智时代的文学人类学
    数智时代的文学幻想
      ——从文学人类学出发的观察思考 徐新建/3
    从仿真到虚拟:智能化时代的情感与道德 黄悦/16
    弥合何以可能——人类学中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杨轲轲/26
    科幻的方程式——读《三体》有感 贾煜/37
    科幻未来中的“后人类”主体之思
      ——以《黑暗的左手》为例 肖达娜/43

    文学与人类学
    中西文化大传统理论的比较研究 胡建升/57
    反思性实践:再论“文学人类学”的知识品格 梁昭/70
    从文学到文化——文学人类学的跨界与超越 王艳/78
    身体、艺术与审美生存 刘维邦/85

    神话与民俗
    礼器神话:中国礼制话语建构的信仰之根 唐启翠/97
    地方文化遗产“家国天下”叙事脉络研究
      ——以东北汉军旗香为例 谢健/115
    《南越笔记》文献学及民俗学研究 刘隽敏/127

    海外视域
    如何确定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地位
      ——“第十一届人类学与民族学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总结谈
        〔加拿大〕费尔南多·波亚托斯 等 张波(译),刘芷言(校)/145
    关注创造性个体的人文性与文学性 〔英〕奈吉尔·拉波特 著 王偞婷 译/158

    学术评论
    医学人类学现象:“欧洲疯子”、“凉山病人”和“美国医生” 李春霞/171
    人工智能与未来人类——“智能时代的新人文”学术论坛综述 柳广文/183
  • 内容简介: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学界同人积极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关注和阐释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而且深入乡村、牧区、边疆乃至海外进行多区域的田野考察与跨文化比较,以多种类型的学术实践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做出了积极推动。鉴于学科发展及时代需求,在学界同人鞭策鼓励下,以以文会友、促进学术为己任的学术集刊——《文学人类学研究》应运而生。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近期拟设栏目有: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 作者简介:
      
    徐新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首席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带头人后备人选 。
  • 目录:
    前沿专题:数智时代的文学人类学
    数智时代的文学幻想
      ——从文学人类学出发的观察思考 徐新建/3
    从仿真到虚拟:智能化时代的情感与道德 黄悦/16
    弥合何以可能——人类学中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杨轲轲/26
    科幻的方程式——读《三体》有感 贾煜/37
    科幻未来中的“后人类”主体之思
      ——以《黑暗的左手》为例 肖达娜/43

    文学与人类学
    中西文化大传统理论的比较研究 胡建升/57
    反思性实践:再论“文学人类学”的知识品格 梁昭/70
    从文学到文化——文学人类学的跨界与超越 王艳/78
    身体、艺术与审美生存 刘维邦/85

    神话与民俗
    礼器神话:中国礼制话语建构的信仰之根 唐启翠/97
    地方文化遗产“家国天下”叙事脉络研究
      ——以东北汉军旗香为例 谢健/115
    《南越笔记》文献学及民俗学研究 刘隽敏/127

    海外视域
    如何确定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地位
      ——“第十一届人类学与民族学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总结谈
        〔加拿大〕费尔南多·波亚托斯 等 张波(译),刘芷言(校)/145
    关注创造性个体的人文性与文学性 〔英〕奈吉尔·拉波特 著 王偞婷 译/158

    学术评论
    医学人类学现象:“欧洲疯子”、“凉山病人”和“美国医生” 李春霞/171
    人工智能与未来人类——“智能时代的新人文”学术论坛综述 柳广文/18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纪念碑 拜伦传:传记与传奇 以全面的视角探索拜伦复杂的一生 勾勒何为拜伦主义及其对欧洲的多维影响
(英)菲奥娜·麦卡锡 译者:董伊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与恶
(法)乔治·巴塔耶 著,柏颖婷 译,陶听蝉 校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
张帆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史与阅读史之间: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十五讲
赵普光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概论讲义 大家学术文库 难得一见的老舍文学理论观著作 充分展现其作品中隐含的文学理念 研究老舍的案头材料
老舍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研究与数学思想方法
陈大康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海岸线.荒野特工1:护蜂行动(神秘岛)
著者:(英)珍妮弗·贝尔 绘者:(英)爱丽丝·利肯斯 译者:王扬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文化学:文学研究的终结
金惠敏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纪念碑 阅读《失乐园》:亚历山大讲座 一次客观而深入浅出的导读 研读弥尔顿《失乐园》的指路石
(英)海伦·加德纳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海岸线.荒野特工(全3册)(神秘岛)
著者:(英)珍妮弗·贝尔 绘者:(英)爱丽丝·利肯斯 译者:王扬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纪念碑 法国革命 女权主义先驱亲历现场而成的勇气之书 兼具史学与社会学的思辨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李博婷 译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的一生:阿瑟·米勒自传(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阿瑟·米勒 著,蓝玲 林倍加 梁彦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研究(第七辑)
徐新建;李菲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不同而和——中国文学的多元共建
徐新建 著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研究(第六辑)
徐新建 著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迈向人、符号和文学的跨学科新路径
徐新建 译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
徐新建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第二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9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八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七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六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4辑)
徐新建 编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1辑)
徐新建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