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9-09
版次: 1
ISBN: 9787520339582
定价: 1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26页
分类: 政治
2人买过
  •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一,重点是对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动情况作出综合评估。
      基于问卷调查计算的政治文化指数,以及所反映的政治文化形态和不同公民群体的指数差异等,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该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史卫民,男,1952年10月出生予北京,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府理论、公共政策、历史学等领域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选择》《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间卷调查数据》等,从2001年。开始参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度报告,并任《政治参与蓝皮书》(2011-2015年卷)的执行主编。
      
      田华,女,1978年9月出生于天津,澳门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政府治理、政治学量优等领域的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等。参与撰写《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3-2014年卷)》《政治参与蓝皮书》(2013-2015年卷)等,并任《政治文化蓝皮书(2017年卷)》的副主编、执行主编。 第一章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建构
    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二 两次全国性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政治认同情况
    一 体制认同
    二 政党认同
    三 身份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政治认同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三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危机压力情况
    一 政治危机压力
    二 经济危机压力
    三 社会危机压力
    四 文化危机压力
    五 生态危机压力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
    七 危机压力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四章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政治认同与政治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二 政治认同与经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三 政治认同与社会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四 政治认同与文化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五 政治认同与生态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六 政治认同与国际性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七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第五章 影响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主要因素
    一 权利认知
    二 利益认知
    三 政治沟通认知
    四 政治参与行为
    五 公民满意度
    六 五种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六章 五个影响因素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权利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二 利益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三 政治沟通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四 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五 公民满意度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第七章 政治认同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维系高水平身份认同的基本要素
    二 发展认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文化认同呈现的重要变化
    四 政党、体制和政策认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八章 危机压力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政治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二 经济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三 文化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四 生态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五 社会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第九章 政治文化指数的构成与变化
    一 两次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比较
    二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性别
    三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民族
    四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年龄
    五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学历
    六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政治面貌
    七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职业
    八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户籍
    九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单位
    十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收入
    十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区域
    十二 指数反映的中国政治文化形态
  • 内容简介: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一,重点是对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动情况作出综合评估。
      基于问卷调查计算的政治文化指数,以及所反映的政治文化形态和不同公民群体的指数差异等,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该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史卫民,男,1952年10月出生予北京,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府理论、公共政策、历史学等领域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选择》《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间卷调查数据》等,从2001年。开始参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度报告,并任《政治参与蓝皮书》(2011-2015年卷)的执行主编。
      
      田华,女,1978年9月出生于天津,澳门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政府治理、政治学量优等领域的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等。参与撰写《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3-2014年卷)》《政治参与蓝皮书》(2013-2015年卷)等,并任《政治文化蓝皮书(2017年卷)》的副主编、执行主编。
  • 目录:
    第一章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建构
    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二 两次全国性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政治认同情况
    一 体制认同
    二 政党认同
    三 身份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政治认同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三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危机压力情况
    一 政治危机压力
    二 经济危机压力
    三 社会危机压力
    四 文化危机压力
    五 生态危机压力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
    七 危机压力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四章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政治认同与政治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二 政治认同与经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三 政治认同与社会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四 政治认同与文化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五 政治认同与生态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六 政治认同与国际性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七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第五章 影响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主要因素
    一 权利认知
    二 利益认知
    三 政治沟通认知
    四 政治参与行为
    五 公民满意度
    六 五种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六章 五个影响因素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权利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二 利益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三 政治沟通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四 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五 公民满意度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第七章 政治认同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维系高水平身份认同的基本要素
    二 发展认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文化认同呈现的重要变化
    四 政党、体制和政策认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八章 危机压力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政治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二 经济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三 文化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四 生态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五 社会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第九章 政治文化指数的构成与变化
    一 两次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比较
    二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性别
    三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民族
    四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年龄
    五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学历
    六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政治面貌
    七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职业
    八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户籍
    九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单位
    十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收入
    十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区域
    十二 指数反映的中国政治文化形态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劳动纠纷(含社会保险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女排
徐沐熙 著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大港
刘克中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保险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口语传播研究(2023)
巩晓亮主编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党家村
潘鲁生 邱运华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绘画常识
傅抱石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化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