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52015752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90页
字数: 4,157.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崔大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其学术成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与肯定。本书即是崔大华先生著作的汇集,包括《南宋陆学》《庄子歧解》《庄学研究》《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理路及当代价值》《宋明理学史》等。这些力作,不仅对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颇有思想启迪作用,而且对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基本精神、现代价值与未来前景的青年学子具有治学指导作用。 崔大华,字实之,1938年12月3日(农历十月十二)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南岳庙区分路口乡莲花庵村(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莲花庵村)。1961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9月至1978年9月,先后任教于河南省医学院、商丘第一高中、商丘师范学校、商丘大学、商丘师范学院。1978年10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思想史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侯外庐先生(1903~1987)。1981年10月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工作。1982年9月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3年任副所长,198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任所长,1998年退休(随即返聘,2001年2月正式退休)。2013年11月25日于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第一卷
      南宋陆学
        序
        引言
        第一章  陆九渊的思想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及思想发展过程
            一  家世生平
            二  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节  陆九渊思想的几个方面
            一  哲学基础――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批评
            四  对以往思想资料的承藉与批判
        第二章  朱陆异同及争论
          第一节  朱陆之同
            一  共同的政治立场
            二  哲学世界观的共同出发点
          第二节  朱陆之异
            一  对“理”的不同理解
            二  对“气”的不同理解
            三  对“心”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朱陆之争
            一  方法论的争论
            二  世界观的争论
            三  人物评价的争论
          第四节  朱陆相争的缘由
        第三章  陆九渊及门弟子的思想面貌
          第一节  槐堂诸儒――陆九渊门庭的确立
            一  槐堂诸儒的学术特点和思想特点
            二  槐堂诸儒为建立陆派门户的努力
          第二节  甬上四学者――陆九渊思想的扩展
            Ⅰ  杨简
              一  生平和著述
              二  思想发展过程
              三  陆派心学向唯我主义方向的发展
              四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实践
            Ⅱ  袁燮
              一  生平
              二  陆派心学向社会政治伦理方向的发展
              三  陆派心学和程朱派理学的接近
            Ⅲ  舒U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Ⅳ  沈焕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第四章  南宋陆学的性质和意义
          第一节  南宋陆学的性质
            一  陆学与禅学的差异
            二  陆学主观唯心主义的特色
          第二节  南宋陆学的意义
            一  陆学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一翼,和程朱理学共同构成中国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二  陆学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价值
            三  陆学对封建制度的破坏因素
        结束语
        后记
      宋明理学史(上卷)
        第九章  张九成的理学思想及其时代影响
          第一节  张九成的生平及其理学思想
          第二节  张九成与佛家的关系
          第三节  张九成的时代影响
        第十九章  陆九渊的思想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
          第二节  陆九渊的思想
            一  哲学基础――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目标
          第三节  陆九渊思想的渊源、与禅学的关系及其与朱熹的争论
            一  对孟子思想的改造和发展
            二  与禅学的关系
            三  与朱熹的争论
        第二十章  陆九渊弟子的思想
          第一节  槐堂诸儒――陆九渊门庭的确立
            一  槐堂诸儒的学术和思想特点
            二  槐堂诸儒为建立陆学宗派的努力
          第二节  甬上四学者――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一  杨简
            二  袁燮
            三  舒U
            四  沈焕
      宋明理学史(下卷)
        第六章  陈献章的江门心学
          第一节  陈献章的生平及其心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的心学世界观
            一  元气塞天地
            二  道为天地之本
            三  心具万理、万物
          第三节  “以自然为宗”的心学宗旨
          第四节  “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心学方法
            一  以静求“心”
            二  以“我”观书
        第七章  湛若水对江门心学的发展与江门心学的学术归向
          第一节  湛若水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世界观
            一  宇宙一气
            二  理气一体与道、心、事合一
            三  万事万物莫非心
          第三节  “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方法
            一  立志
            二  煎销习心
            三  随处体认天理
          第四节  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独特面貌
            一  对宋代理学的态度
            二  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
            三  与王守仁心学思想的分歧
          第五节  江门心学的学术归向
            一  陈献章及门弟子偏离江门心学的两种倾向
            二  湛若水门人不守师说的思想分化倾向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
        引言
        第一章  道家原始
          一  道家思想的基本历史阶段
          二  原始道家
            (一)老子的思想
            (二)稷下道家
            (三)庄子思想的主要方面
          三  黄老道家
            (一)界说:内涵的界定与资料的选择
            (二)思想资料
            (三)基本理论观念
        第二章  道家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
          一  道家与先秦百家
            (一)对立
            (二)吸收
            (三)影响
          二  道家与儒学
            (一)道家与汉代儒学
            (二)道家与魏晋玄学
            (三)道家与宋明理学
          三  道家思想与中国佛学
            (一)老庄思想与对印度佛学概念、观
  • 内容简介:
    崔大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其学术成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与肯定。本书即是崔大华先生著作的汇集,包括《南宋陆学》《庄子歧解》《庄学研究》《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理路及当代价值》《宋明理学史》等。这些力作,不仅对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颇有思想启迪作用,而且对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基本精神、现代价值与未来前景的青年学子具有治学指导作用。
  • 作者简介:
    崔大华,字实之,1938年12月3日(农历十月十二)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南岳庙区分路口乡莲花庵村(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莲花庵村)。1961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9月至1978年9月,先后任教于河南省医学院、商丘第一高中、商丘师范学校、商丘大学、商丘师范学院。1978年10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思想史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侯外庐先生(1903~1987)。1981年10月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工作。1982年9月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3年任副所长,198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任所长,1998年退休(随即返聘,2001年2月正式退休)。2013年11月25日于广州逝世,享年75岁。
  • 目录:
    第一卷
      南宋陆学
        序
        引言
        第一章  陆九渊的思想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及思想发展过程
            一  家世生平
            二  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节  陆九渊思想的几个方面
            一  哲学基础――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批评
            四  对以往思想资料的承藉与批判
        第二章  朱陆异同及争论
          第一节  朱陆之同
            一  共同的政治立场
            二  哲学世界观的共同出发点
          第二节  朱陆之异
            一  对“理”的不同理解
            二  对“气”的不同理解
            三  对“心”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朱陆之争
            一  方法论的争论
            二  世界观的争论
            三  人物评价的争论
          第四节  朱陆相争的缘由
        第三章  陆九渊及门弟子的思想面貌
          第一节  槐堂诸儒――陆九渊门庭的确立
            一  槐堂诸儒的学术特点和思想特点
            二  槐堂诸儒为建立陆派门户的努力
          第二节  甬上四学者――陆九渊思想的扩展
            Ⅰ  杨简
              一  生平和著述
              二  思想发展过程
              三  陆派心学向唯我主义方向的发展
              四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实践
            Ⅱ  袁燮
              一  生平
              二  陆派心学向社会政治伦理方向的发展
              三  陆派心学和程朱派理学的接近
            Ⅲ  舒U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Ⅳ  沈焕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第四章  南宋陆学的性质和意义
          第一节  南宋陆学的性质
            一  陆学与禅学的差异
            二  陆学主观唯心主义的特色
          第二节  南宋陆学的意义
            一  陆学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一翼,和程朱理学共同构成中国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二  陆学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价值
            三  陆学对封建制度的破坏因素
        结束语
        后记
      宋明理学史(上卷)
        第九章  张九成的理学思想及其时代影响
          第一节  张九成的生平及其理学思想
          第二节  张九成与佛家的关系
          第三节  张九成的时代影响
        第十九章  陆九渊的思想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
          第二节  陆九渊的思想
            一  哲学基础――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目标
          第三节  陆九渊思想的渊源、与禅学的关系及其与朱熹的争论
            一  对孟子思想的改造和发展
            二  与禅学的关系
            三  与朱熹的争论
        第二十章  陆九渊弟子的思想
          第一节  槐堂诸儒――陆九渊门庭的确立
            一  槐堂诸儒的学术和思想特点
            二  槐堂诸儒为建立陆学宗派的努力
          第二节  甬上四学者――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一  杨简
            二  袁燮
            三  舒U
            四  沈焕
      宋明理学史(下卷)
        第六章  陈献章的江门心学
          第一节  陈献章的生平及其心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的心学世界观
            一  元气塞天地
            二  道为天地之本
            三  心具万理、万物
          第三节  “以自然为宗”的心学宗旨
          第四节  “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心学方法
            一  以静求“心”
            二  以“我”观书
        第七章  湛若水对江门心学的发展与江门心学的学术归向
          第一节  湛若水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世界观
            一  宇宙一气
            二  理气一体与道、心、事合一
            三  万事万物莫非心
          第三节  “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方法
            一  立志
            二  煎销习心
            三  随处体认天理
          第四节  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独特面貌
            一  对宋代理学的态度
            二  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
            三  与王守仁心学思想的分歧
          第五节  江门心学的学术归向
            一  陈献章及门弟子偏离江门心学的两种倾向
            二  湛若水门人不守师说的思想分化倾向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
        引言
        第一章  道家原始
          一  道家思想的基本历史阶段
          二  原始道家
            (一)老子的思想
            (二)稷下道家
            (三)庄子思想的主要方面
          三  黄老道家
            (一)界说:内涵的界定与资料的选择
            (二)思想资料
            (三)基本理论观念
        第二章  道家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
          一  道家与先秦百家
            (一)对立
            (二)吸收
            (三)影响
          二  道家与儒学
            (一)道家与汉代儒学
            (二)道家与魏晋玄学
            (三)道家与宋明理学
          三  道家思想与中国佛学
            (一)老庄思想与对印度佛学概念、观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崔大人驾到
袖唐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崔大中画集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作品集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理路及当代价值/崔大华选集
崔大华 著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
崔大华 著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庄子歧解
崔大华 著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
崔大华 著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儒学引论
崔大华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庄学研究 : 中国哲学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
崔大华 著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庄学研究
崔大华
崔大华全集(共7册)(精)/中原学术文库
庄子歧解
崔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