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以礼解经”探微

《左传》“以礼解经”探微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5
版次: 1
ISBN: 9787201173207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6人买过
  • 本书为学术专著。《左传》与《春秋》之间,《左传》解不解经,以及《左传》如何解经,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书以《春秋》与《左传》的经传关系为视角,参考文化形态学的划分方法,力图对《左传》“以礼解经”的基本礼例、方法特点、文化意蕴做系统深入的探讨。认为《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左传》以礼解释《春秋》礼器,以礼解释《春秋》礼仪,以礼解释《春秋》礼制,以礼解释《春秋》礼义,将春秋时期的礼器、礼仪、礼制、礼义一一解释再现,其解经可谓“礼以为上”,是包含一整套思想、方法及原则的解经体系。“以礼解经”作为一种解经的路径存在,可以更好地揭示中国传统经学解释学、经典解释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解释思想。 王竹波,贵州遵义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获贵州大学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在《现代哲学》《云南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20年负责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传统美食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主持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情景剧与原理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在研),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礼解经”研究》(结项),2015年广州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广州民俗礼仪传播与民众礼仪素养提升研究》(结项),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研究——从传统文化礼俗互动的角度》(结项),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广州民俗礼仪传播与民众礼仪素养提升》。 引 言 / 1

    节 《左传》“以礼解经”研究综述 / 1

    一、关于春秋礼学的研究 / 2

    二、关于《左传》礼学的研究 / 10

    三、《左传》“以礼解经”方面 / 17

    第二节 春秋礼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20

    一、文化形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 21

    二、文化形态学研究方法的价值 / 25

    三、抽象义和具体义的礼 / 28

    四、《左传》“以礼解经”的研究价值 / 32

    章 《春秋》《左传》经传关系析论 / 35

    节 《左传》非《春秋》之传 / 36

    一、不祖孔子 / 36

    二、不类《公》《穀》 / 37

    三、《春秋》《左传》为两本独立的书 / 37

    四、《左传》为伪书 / 39

    五、《左传》为史书 / 40

    第二节 《左传》为《春秋》之传 / 41

    一、早的历史记载 / 41

    二、《左传》古本 / 43

    三、《春秋》待《左传》而明 / 43

    四、《左传》“以事解经” / 44

    五、解经的文化传统 / 45

    第三节 对《左传》为传质疑的回应 / 46

    一、尊崇孔子 / 47

    二、《左传》与《公》《穀》 / 48

    三、《春秋》和《左传》非两本独立的书 / 50

    四、《左传》并非伪书 / 51

    五、《左传》并非史书 / 53

    第四节 《左传》为传参照说 / 54

    一、以《春秋》经为参考 / 54

    二、以《公》《榖》为参考 / 56

    第二章 “以例说经”梳理 / 61

    节 《春秋》《公羊》《穀梁》例 / 62

    一、《春秋》例 / 64

    二、《公羊》例 / 66

    三、《穀梁》例 / 67

    第二节 《左传》例 / 69

    一、《左传》文本中的例 / 70

    二、杜预总结的《左传》例 / 74

    第三节 三传相通于“礼例” / 77

    一、三传皆以礼为据 / 78

    二、三传礼例各有特征 / 80

    第三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主题论域 / 82

    节 作为问题的“以礼解经” / 83

    一、何为经 / 83

    二、“以礼解经”的由来 / 84

    第二节 “以礼解经”和“以事解经” / 85

    一、“以事解经” / 86

    二、“以礼解经” / 89

    第三节 “以礼解经”的基本论域 / 96

    一、以礼释《春秋》之世 / 97

    二、以礼释《春秋》之事 / 100

    三、以礼释《春秋》之志 / 104

    第四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基本礼例 / 115

    节 以礼释《春秋》之器 / 116

    一、直接阐释《春秋》礼器 / 117

    二、补充说明《春秋》礼器 / 120

    第二节 以礼释《春秋》之仪 / 125

    一、直接或间接的礼仪解释 / 127

    二、完整的礼仪解释 / 130

    第三节 以礼释《春秋》之制 / 134

    一、《左传》直接解释《春秋》礼制 / 134

    二、《左传》补充《春秋》礼制 / 136

    第四节 以礼释《春秋》之义 / 141

    一、《左传》直接阐释《春秋》礼义 / 142

    二、《左传》补充阐释《春秋》礼义 / 143

    第五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方法特点 / 147

    节 三不朽与“以礼解经”的动机目的 / 148

    第二节 礼治再现与“以礼解经”的方法原则 / 157

    一、历史还原 / 158

    二、文本还原 / 159

    三、精神还原 / 161

    第三节 《左传》“以礼解经”的解读特点 / 164

    一、总结《春秋》礼例 / 164

    二、唯《春秋》礼例是从 / 169

    第六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文化意蕴 / 176

    节 “以礼解经”与经学思维方式 / 178

    一、礼为的、确定的、终极的存在 / 178

    二、尊礼高于尊君的秩序、法则 / 180

    三、以礼实现尊君与抑君的对立、统一 / 183

    第二节 “以礼解经”与创造性解释路径 / 187

    一、“以礼解经”与经典的创造性转化 / 187

    二、“以礼解经”与经典的创新性发展 / 190

    第三节 “以礼解经”的历史义、现实义与未来义 / 194

    一、“以礼解经”的历史义 / 195

    二、“以礼解经”的现实义 / 196

    三、“以礼解经”的未来义 / 198

    附录一 礼容程式研究综述 / 200

    附录二 刘歆、杜预传播《左传》的活动析论 / 217

    附录三 张其淦《左传礼说》初探 / 230

    附录四 以《左传》为中心论战争过程中的信息传播 / 244

    参考文献 / 256

    后 记 / 267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专著。《左传》与《春秋》之间,《左传》解不解经,以及《左传》如何解经,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书以《春秋》与《左传》的经传关系为视角,参考文化形态学的划分方法,力图对《左传》“以礼解经”的基本礼例、方法特点、文化意蕴做系统深入的探讨。认为《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左传》以礼解释《春秋》礼器,以礼解释《春秋》礼仪,以礼解释《春秋》礼制,以礼解释《春秋》礼义,将春秋时期的礼器、礼仪、礼制、礼义一一解释再现,其解经可谓“礼以为上”,是包含一整套思想、方法及原则的解经体系。“以礼解经”作为一种解经的路径存在,可以更好地揭示中国传统经学解释学、经典解释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解释思想。
  • 作者简介:
    王竹波,贵州遵义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获贵州大学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在《现代哲学》《云南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20年负责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传统美食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主持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情景剧与原理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在研),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礼解经”研究》(结项),2015年广州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广州民俗礼仪传播与民众礼仪素养提升研究》(结项),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研究——从传统文化礼俗互动的角度》(结项),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广州民俗礼仪传播与民众礼仪素养提升》。
  • 目录:
    引 言 / 1

    节 《左传》“以礼解经”研究综述 / 1

    一、关于春秋礼学的研究 / 2

    二、关于《左传》礼学的研究 / 10

    三、《左传》“以礼解经”方面 / 17

    第二节 春秋礼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20

    一、文化形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 21

    二、文化形态学研究方法的价值 / 25

    三、抽象义和具体义的礼 / 28

    四、《左传》“以礼解经”的研究价值 / 32

    章 《春秋》《左传》经传关系析论 / 35

    节 《左传》非《春秋》之传 / 36

    一、不祖孔子 / 36

    二、不类《公》《穀》 / 37

    三、《春秋》《左传》为两本独立的书 / 37

    四、《左传》为伪书 / 39

    五、《左传》为史书 / 40

    第二节 《左传》为《春秋》之传 / 41

    一、早的历史记载 / 41

    二、《左传》古本 / 43

    三、《春秋》待《左传》而明 / 43

    四、《左传》“以事解经” / 44

    五、解经的文化传统 / 45

    第三节 对《左传》为传质疑的回应 / 46

    一、尊崇孔子 / 47

    二、《左传》与《公》《穀》 / 48

    三、《春秋》和《左传》非两本独立的书 / 50

    四、《左传》并非伪书 / 51

    五、《左传》并非史书 / 53

    第四节 《左传》为传参照说 / 54

    一、以《春秋》经为参考 / 54

    二、以《公》《榖》为参考 / 56

    第二章 “以例说经”梳理 / 61

    节 《春秋》《公羊》《穀梁》例 / 62

    一、《春秋》例 / 64

    二、《公羊》例 / 66

    三、《穀梁》例 / 67

    第二节 《左传》例 / 69

    一、《左传》文本中的例 / 70

    二、杜预总结的《左传》例 / 74

    第三节 三传相通于“礼例” / 77

    一、三传皆以礼为据 / 78

    二、三传礼例各有特征 / 80

    第三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主题论域 / 82

    节 作为问题的“以礼解经” / 83

    一、何为经 / 83

    二、“以礼解经”的由来 / 84

    第二节 “以礼解经”和“以事解经” / 85

    一、“以事解经” / 86

    二、“以礼解经” / 89

    第三节 “以礼解经”的基本论域 / 96

    一、以礼释《春秋》之世 / 97

    二、以礼释《春秋》之事 / 100

    三、以礼释《春秋》之志 / 104

    第四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基本礼例 / 115

    节 以礼释《春秋》之器 / 116

    一、直接阐释《春秋》礼器 / 117

    二、补充说明《春秋》礼器 / 120

    第二节 以礼释《春秋》之仪 / 125

    一、直接或间接的礼仪解释 / 127

    二、完整的礼仪解释 / 130

    第三节 以礼释《春秋》之制 / 134

    一、《左传》直接解释《春秋》礼制 / 134

    二、《左传》补充《春秋》礼制 / 136

    第四节 以礼释《春秋》之义 / 141

    一、《左传》直接阐释《春秋》礼义 / 142

    二、《左传》补充阐释《春秋》礼义 / 143

    第五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方法特点 / 147

    节 三不朽与“以礼解经”的动机目的 / 148

    第二节 礼治再现与“以礼解经”的方法原则 / 157

    一、历史还原 / 158

    二、文本还原 / 159

    三、精神还原 / 161

    第三节 《左传》“以礼解经”的解读特点 / 164

    一、总结《春秋》礼例 / 164

    二、唯《春秋》礼例是从 / 169

    第六章 《左传》“以礼解经”的文化意蕴 / 176

    节 “以礼解经”与经学思维方式 / 178

    一、礼为的、确定的、终极的存在 / 178

    二、尊礼高于尊君的秩序、法则 / 180

    三、以礼实现尊君与抑君的对立、统一 / 183

    第二节 “以礼解经”与创造性解释路径 / 187

    一、“以礼解经”与经典的创造性转化 / 187

    二、“以礼解经”与经典的创新性发展 / 190

    第三节 “以礼解经”的历史义、现实义与未来义 / 194

    一、“以礼解经”的历史义 / 195

    二、“以礼解经”的现实义 / 196

    三、“以礼解经”的未来义 / 198

    附录一 礼容程式研究综述 / 200

    附录二 刘歆、杜预传播《左传》的活动析论 / 217

    附录三 张其淦《左传礼说》初探 / 230

    附录四 以《左传》为中心论战争过程中的信息传播 / 244

    参考文献 / 256

    后 记 / 267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