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

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7
版次: 1
ISBN: 9787519461317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305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6人买过
  • 本书属于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其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
      ,基本理论篇。一是分析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梳理了国内研究土司承袭制度的学术史,归纳出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二是探讨土司制度、土司承袭制度等相关理论及相互关系。三是土司承袭制度的实施,主要研究了土司承袭制度的生成逻辑、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土司承袭制度实施的影响。四是论述了土司承袭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嬗变,主要探讨土司承袭制度在元代的初创、明代的构建以及清代的再造,重点分析元明清三朝实施土司承袭制度过程中在预期目标、治策设计与施行效果诸方面动态变化和朝代差异。
      第二,土司承袭制度篇。主要探究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司承袭的程序,包括委官体勘查核、取具宗支图本、地方官吏保结、督抚具题请袭、授予土司职位等五个环节;二是土司承袭的文书,包括应袭土司制作的文书、第三方证人的结状文书、行省官员的印结文书、中央政府的各类文书等四种类型;土司承袭的次序,包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妻承夫职以及其他袭职等袭职种类;四是土司承袭的信物,主要本科中央政府颁发的印信、符牌、号纸及其他信物;五是土司承袭过程中的变通办法、存在的弊端以及中央政府的处置办法;六是中央政府对土司承袭在资格、程序和处罚方面的相关法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三,余论篇。一是深入探讨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的作用,二是总结提炼土司承袭制度下的国家治理是“国家主导、上下互动、双方博弈”的基本结论。 李良品,长江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民族学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学”评审专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等。近1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4项、主持省市级项目5项,在《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编)著15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绪论

    章世袭其职:土司承袭制度的实施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生成逻辑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

    第三节土司承袭制度实施的影响

    第二章权力嬗变:土司承袭制度的发展历程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初创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的构建

    第三节土司承袭制度的转型

    第四节土司分袭制度的建立

    第三章顶层设计:土司承袭的程序

    节委官体勘查核

    第二节取具宗支图本

    第三节地方官吏保结

    第四节督抚具题请袭

    第五节授予土司职位

    第四章监督有力:土司承袭的文书

    节应袭土司制作的相关文书

    第二节第三方证人的结状文书

    第三节行省官员的印结文书

    第四节中央政府的各类文书

    第五章管控有序:土司承袭的次序

    节父死子继

    第二节兄终弟及

    第三节妻承夫职

    第四节其他袭职

    第六章驾驭有效:土司承袭的信物

    节印信

    第二节符牌

    第三节号纸

    第四节其他信物

    第七章应对有术:土司承袭的变通、弊端及处置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变通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弊端

    第三节中央政府的处置办法

    第八章制约有法:土司承袭的相关法规

    节土司承袭资格立法

    第二节土司承袭程序立法

    第三节土司承袭处罚立法

    第九章余论

    节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其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
      ,基本理论篇。一是分析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梳理了国内研究土司承袭制度的学术史,归纳出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二是探讨土司制度、土司承袭制度等相关理论及相互关系。三是土司承袭制度的实施,主要研究了土司承袭制度的生成逻辑、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土司承袭制度实施的影响。四是论述了土司承袭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嬗变,主要探讨土司承袭制度在元代的初创、明代的构建以及清代的再造,重点分析元明清三朝实施土司承袭制度过程中在预期目标、治策设计与施行效果诸方面动态变化和朝代差异。
      第二,土司承袭制度篇。主要探究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司承袭的程序,包括委官体勘查核、取具宗支图本、地方官吏保结、督抚具题请袭、授予土司职位等五个环节;二是土司承袭的文书,包括应袭土司制作的文书、第三方证人的结状文书、行省官员的印结文书、中央政府的各类文书等四种类型;土司承袭的次序,包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妻承夫职以及其他袭职等袭职种类;四是土司承袭的信物,主要本科中央政府颁发的印信、符牌、号纸及其他信物;五是土司承袭过程中的变通办法、存在的弊端以及中央政府的处置办法;六是中央政府对土司承袭在资格、程序和处罚方面的相关法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三,余论篇。一是深入探讨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的作用,二是总结提炼土司承袭制度下的国家治理是“国家主导、上下互动、双方博弈”的基本结论。
  • 作者简介:
    李良品,长江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民族学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学”评审专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等。近1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4项、主持省市级项目5项,在《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编)著15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 目录:
    绪论

    章世袭其职:土司承袭制度的实施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生成逻辑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

    第三节土司承袭制度实施的影响

    第二章权力嬗变:土司承袭制度的发展历程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初创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的构建

    第三节土司承袭制度的转型

    第四节土司分袭制度的建立

    第三章顶层设计:土司承袭的程序

    节委官体勘查核

    第二节取具宗支图本

    第三节地方官吏保结

    第四节督抚具题请袭

    第五节授予土司职位

    第四章监督有力:土司承袭的文书

    节应袭土司制作的相关文书

    第二节第三方证人的结状文书

    第三节行省官员的印结文书

    第四节中央政府的各类文书

    第五章管控有序:土司承袭的次序

    节父死子继

    第二节兄终弟及

    第三节妻承夫职

    第四节其他袭职

    第六章驾驭有效:土司承袭的信物

    节印信

    第二节符牌

    第三节号纸

    第四节其他信物

    第七章应对有术:土司承袭的变通、弊端及处置

    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变通

    第二节土司承袭制度的弊端

    第三节中央政府的处置办法

    第八章制约有法:土司承袭的相关法规

    节土司承袭资格立法

    第二节土司承袭程序立法

    第三节土司承袭处罚立法

    第九章余论

    节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