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9-04
版次: 1
ISBN: 9787101138313
定价: 6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16页
字数: 426千字
151人买过
  • 中国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兴衰治乱的管理经验和经世治国的历史智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古代“敬天保民”“民贵君轻”等治理之“道”,可以借鉴前贤治世用人、宽猛相济等管理之“术”。 
    本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历史眼光,分十六章论析自战国至五代1360余年中国历史上重要关节点的人和事,梳理千年兴衰根源,呈现历代治世得失。为让读者对历史有贯通性了解,每章之前有通论,简叙一代兴衰与治理功过;再取《资治通鉴》中具体人与事加以讨论,有人物、有故事,以细节证说经世治国之道、理乱兴废之术。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中国好书”。 
    主要著述包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史》《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资治通鉴启示录》等。 
      

    自序 

     
    第一章 战国治术  
    尧舜以来的以德治国、以能任人的贤能政治传统,经过禹汤、文武、周公塑造的中国传统政治中“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被秦汉以后的历朝奉为圭臬。《资治通鉴》的第一个故事“智伯的覆亡”所引发的司马光关于德与才的评论,“子思论政”中每一个论点,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历史根据。 
    孔子那个时代已经“礼崩乐坏”,理想主义者仍然憧憬周公构建的天下秩序,现实的统治者则要面对日常的治理难题,国际竞争很激烈,国内的民生很艰难。于是,那些游走于各国的“士”就纷纷献计献策,儒、法、兵、道、墨、阴阳等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和治理模式。 
    儒法并用  子思论政  威王治国  千古高手  卫君手段  申商之术   

     
    第二章 秦赵之争  
    战国七雄中,撇开偏安一隅的韩国不谈,其余五国各有优长。经济实力最强的是齐国,国土纵深最广的是楚国,变法图强最早的是魏国,而军事实力最强、骑兵和名将最多的则是秦国和赵国。 
    赵国在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在位的五十多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燕昭王、秦昭襄王这两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国君,都是受赵武灵王支持而即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开辟北方三郡,将赵国的国势带入了顶峰。遗憾的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一蹶不振。末代赵王,不图振兴,唯求苟安,大将廉颇、李牧或出亡或被杀,赵国的灭亡已经是笃定的了。赵国的兴衰史及其内外原因可以看作是六国衰亡的一个样本。 
    胡服骑射  沙丘之乱  外交角力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名将之亡   

     
    第三章 大秦帝国  
    秦朝的建立和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百代皆行秦政制”,这是不争的事实。秦国的崛起,秦孝公是关键领袖,他采纳了商鞅的改革建议,打破贵族制度,用军功爵制激活了秦人疆场杀敌的动力,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师。 
    秦国始终注意搜罗各路人才,这是保证其国势始终蓬勃向上最重要的领导力因素。遗憾的是,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帝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没有完善各项治理制度,也没有做出完整的接班人安排,就突然在五十岁病逝于巡视途中。内部蛀虫赵高,破坏了整个秦朝大厦,这是个极其深刻的教训。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破坏人才  千古一帝  赵高亡秦   

     
    第四章 汉家天下  
    汉代是中国传统治理结构基本定型的时代。汉初改变秦朝以吏为师、严刑酷法的管理模式,轻徭薄赋,刑法轻省,使得经济恢复增长十分快速。但汉初放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一是贫富分化,二是道德滑坡。 
    汉武帝登基后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制度上完善各项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的体制;二是国家收回对于山林川泽的管理权,设立国营企业垄断盐铁等贸易;三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革新。汉武帝时代的儒术,有“儒”有“术”,既有儒家的君臣大义,又不排斥吸纳诸子在治术上的一家之长。本质上说,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王建国  萧规曹随  独尊儒术  汉武大帝  霍光辅政  七国之乱 

     
    第五章 东汉变局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到了东汉时代,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落实和强化。刘秀即位后最强有力的措施是打击豪强,表彰循吏,惩处贪官;大力提倡儒学,扩充太学。儒学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三纲五常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儒家思想开始固化,腐儒、陋儒、伪儒为了利禄,纷纷登场。汉代士大夫用自己坚持的“政治正确”标准去谈论时政、品评公卿、鞭笞各级官吏,形成了一股“清议”的风气。 
    “清议”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激浊扬清之效,另一方面也有不切实际之弊。外戚何进在名士的怂恿下,要全部诛灭宦官,导致董卓进京,东汉政治走到了尽头。边疆军阀出掌朝政,彻底颠覆了宦官与外戚“茶壶里的风暴”,军阀割据的三国乱象终于拉开了序幕。 
    刘秀打黑  太后临朝  士风矫激  灵帝托孤  董卓进京   

     
    第六章 三国成败   
    三国从董卓进京到西晋统一,前后有九十年历史。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军事能力高超,治理能力一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唯才是举的人才思想使得其帐下人才济济,远远超过所有的对手。 
    刘备、孙权、诸葛亮,也都是一时豪杰。刘备能够笼络人,孙权身段软,最值得赞颂的是诸葛亮忠于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世政治人物的楷模。 
    袁绍兴衰  曹操用才  刘备智慧  诸葛治蜀  孙权谋略   

     
    第七章 晋朝风云   
    魏晋时期仍然是霸主模式主导着政治运行。曹魏和司马晋的经验再次说明,任何政治制度和治理措施,都不是僵化的教条,吸收历史经验教训也不可不考虑现实的条件和形势。只有立足于现实政情决策,才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道理。 
    从制度层面追究魏晋王朝短命的原因之外,人事问题也绝不可忽视。唐太宗曾经批评司马炎的两大错误: 一是统一天下之后失去了进取之心,二是在决定接班人问题上溺于亲情、不懂大局。内乱之下,宰辅人物虚谈废务,葬送了西晋的江山。 
    司马家族  短命西晋  虚谈废务  门阀政治  淝水之战  

     
    第八章 南朝刘宋   
    东晋政权建立之始,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而东晋南朝的政权切换,关键人物是寒族将领刘裕,他开启了南朝第一朝,立国前后六十年,史称“刘宋”。其后的萧齐、萧梁、陈朝更为短促。 
    刘裕执掌东晋朝政十六年,成功地使自己站在了勤王的道德制高点上,成为东晋朝廷最后的权臣,最终取代旧朝廷。刘裕篡位之后,寻即杀害前朝君主,开启杀旧主之先例,故刘宋被萧齐取代之后,刘裕的子孙也被杀戮殆尽,这是南朝政治不如魏晋格局的一个表现。 
    刘裕起家  善用人才  气量偏狭  家教无方  

     
    第九章 南梁武帝   
    萧衍是南朝君主中最有学问的皇帝,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儒法兵道佛,无所不通。在他的统治下,南朝萧梁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他重建了太学,编纂五礼文献一千余卷;中国第一部文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以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和继《诗经》《楚辞》之后的诗歌专集《玉台新咏》,都是在萧梁时期问世的。就此而论,说萧衍统治的梁朝是东晋南朝近三百年文化最发达的时代,也不为过。 
    萧衍在佛教弘扬上也史上有名,他舍身同泰寺经常被人诟病,但是他整顿佛法,组织僧团编纂戒律,却也功不可没。萧衍收留北方东魏因政权领导人更替而无法立足的胡人将领侯景,最终却因“侯景之乱”导致国破身亡,亦令人浩叹。 
    萧齐萧梁  文教治国  痴迷佛教  亲厚宗族  拒谏饰非  多面人生 

     
    第十章 北魏风云  
    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开国的三代君主道武帝拓跋、文成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分别完成了开国、承业、统一的历程。 
    从485年开始,北魏先后推出了俸禄制度、均田制度、三长制度等,重建了官员的薪酬体系、土地赋役制度以及基层管理组织,建成适应北魏社会新变化的管理新体系。493年,将首都从大同迁往洛阳,同时改鲜卑姓氏为汉人姓氏,鲜卑贵族必须与汉族通婚,穿汉服、讲汉语。北魏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一次重新调整和分配。迁都后最大的失落者是原来在北方长城边塞的驻军,即所谓“北方六镇”。首都迁到洛阳后,六镇失去了对于朝廷的重要影响力。连年的饥荒和军镇管理者的压迫,造成了一场遍地起火冒烟的大危机,史称“六镇起兵”。 
    临朝改革  孝文迁都  魏室衰败  再造王室  尔朱功过  

     
    第十一章 对峙枭雄  
    北魏在“六镇起兵”中,来自怀朔镇的高欢在控制的关东地区建立东魏(都邺城),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在控制的关中建立了西魏(都长安)。北方又一次陷入东西政府对立的局面。东魏、西魏的斗智、斗勇、斗法延续到第三代,最终西边的北周消灭了东边的北齐,分裂了四十二年的黄河流域重归统一。 
    北朝后期东西方这两大政治势力的较量及其成败,给我们以许多启示。首先,穷则思变,改革与发展是硬道理。其次,西魏北周的领导核心有能力、有魄力、有进取心,在各自执政期间,担当起了改革、发展的重任;相反,东魏、北齐高氏集团,在用人与决策上错误比较多,一步步地败坏国力,最终葬送了北齐王朝。 
    高欢崛起  东魏称雄  西魏军政  宇文家族  

     
    第十二章 隋杨成败 

     
    隋文帝取代北周称帝,最终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五胡乱华以来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他建立的一套“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被唐朝直接继承。 
    隋炀帝大业初年有一系列改革措施,职官制度的职能体系更加合理,赋税徭役都有所减轻。但由于他好大喜功,追摹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的功业,东征西巡,营建东都,修筑运河,为达到丰功伟绩的目标,不惜带头破坏规则。中央集权体制不管如何高效,如果管不住皇帝的任意非为,其结果只能是皇朝的灭亡。隋炀帝的事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隋文统一 开皇之治 炀帝初政 饰非拒谏 末路悲歌  

     
    第十三章 大唐雄风  
    唐朝之于隋朝,很像汉朝之于秦朝。唐承隋制,唐代长治久安的原因,不是唐朝的政策优于隋朝,而是因为唐初的统治者能够保持克己,切实实行隋朝没有落实的许多政策。贞观年间,唐太宗反复对身边的侍臣强调权力制约的重要性。 
    唐代初年的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宰相制度中的集体办公体制更加规范化;二是建立官方修史制度,系统总结王朝成败的历史经验。因为晋代历史对于唐朝统治者尤其重要,唐太宗亲自抓《晋书》的修撰。西晋不仅结束了三国乱局,也开启了北朝和东晋南朝的大分裂。因此,研究晋代历史,就是抓到了几百年民族分裂与融合的源头,对于梳理汉末以来数百年的历史变局,尤显关键。 
    征战开国  贞观之治  则天时代  玄宗初政  盛世危机   

     
    第十四章 中唐改革  
    唐朝的衰落与安史之乱密切相关。为什么盛世开元会导致天宝末年的这一场浩劫呢?制度创新不足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核心是土地兼并。唐中期,土地兼并引发的逃户问题、兵役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由此引发内外军事失衡问题,更直接酿成了大祸。安史之乱后,自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胡汉一体的政治局面也就瓦解了。 
    乱后,代宗执政十七年,最大的忧患是战争期间宦官和新军人势力的增长。德宗继位后致力于削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操之过急,导致了失败。之后,德宗吸取教训,努力扩大禁军主要是神策军、扩张财政储备,为宪宗整治藩镇的胜利准备了财富支撑。 
    安史之乱  中唐时局  整顿削藩  泾原兵变  永贞革新  元和中兴   

     
    第十五章 长安日落   
    唐代中后期有两个持续的政治顽疾:一是对藩镇的斗争,二是宦官擅权。此时的朝廷士大夫,虽优秀如李德裕,却也外无法对付骄藩,内不能抗拒宦官,又在权力和政策问题上陷入个人恩怨,制造了历史所称的“牛李党争”。即使皇帝颇有明君品质,朝中又有干练忠臣,却不能合作开创唐后期的新局面,这不能不说明唐朝气数已尽,无可奈何。 
    从唐顺宗“永贞革新”以来,唐王朝的改革一而再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改革班子不坚强,一把手地位不巩固,策略失当,用人不利,改革不能持续进行。但是,所有原因中最核心的一条是大唐一把手皇帝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官僚队伍亦蝇营狗苟。 
    河朔再叛  敬宗之死  甘露之变  会昌之政  末日挽歌  

     
    第十六章 五代流光  
    907年,黄巢麾下大将朱温借势唐末起义实现改朝换代,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统治格局小,没有合格接班人,是整个五代王朝更替的共同问题。后周世宗柴荣,颇具雄才大略,可惜寿命不永,子嗣幼弱,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成为最高军事长官。 
    赵匡胤整顿军队,削弱地方节度使势力,为化解五代藩镇坐大、问鼎中原提供了基本条件。这样一个有文韬武略的青年军官出来收拾五代的残局,也真算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选择。 
    朱温后梁  克用遗志  伶人天子  燕云割让  黄袍加身  南唐风云  

     
    尾声  
    跋  

  •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兴衰治乱的管理经验和经世治国的历史智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古代“敬天保民”“民贵君轻”等治理之“道”,可以借鉴前贤治世用人、宽猛相济等管理之“术”。 
    本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历史眼光,分十六章论析自战国至五代1360余年中国历史上重要关节点的人和事,梳理千年兴衰根源,呈现历代治世得失。为让读者对历史有贯通性了解,每章之前有通论,简叙一代兴衰与治理功过;再取《资治通鉴》中具体人与事加以讨论,有人物、有故事,以细节证说经世治国之道、理乱兴废之术。 

  •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中国好书”。 
    主要著述包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史》《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资治通鉴启示录》等。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战国治术  
    尧舜以来的以德治国、以能任人的贤能政治传统,经过禹汤、文武、周公塑造的中国传统政治中“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被秦汉以后的历朝奉为圭臬。《资治通鉴》的第一个故事“智伯的覆亡”所引发的司马光关于德与才的评论,“子思论政”中每一个论点,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历史根据。 
    孔子那个时代已经“礼崩乐坏”,理想主义者仍然憧憬周公构建的天下秩序,现实的统治者则要面对日常的治理难题,国际竞争很激烈,国内的民生很艰难。于是,那些游走于各国的“士”就纷纷献计献策,儒、法、兵、道、墨、阴阳等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和治理模式。 
    儒法并用  子思论政  威王治国  千古高手  卫君手段  申商之术   

     
    第二章 秦赵之争  
    战国七雄中,撇开偏安一隅的韩国不谈,其余五国各有优长。经济实力最强的是齐国,国土纵深最广的是楚国,变法图强最早的是魏国,而军事实力最强、骑兵和名将最多的则是秦国和赵国。 
    赵国在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在位的五十多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燕昭王、秦昭襄王这两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国君,都是受赵武灵王支持而即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开辟北方三郡,将赵国的国势带入了顶峰。遗憾的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一蹶不振。末代赵王,不图振兴,唯求苟安,大将廉颇、李牧或出亡或被杀,赵国的灭亡已经是笃定的了。赵国的兴衰史及其内外原因可以看作是六国衰亡的一个样本。 
    胡服骑射  沙丘之乱  外交角力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名将之亡   

     
    第三章 大秦帝国  
    秦朝的建立和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百代皆行秦政制”,这是不争的事实。秦国的崛起,秦孝公是关键领袖,他采纳了商鞅的改革建议,打破贵族制度,用军功爵制激活了秦人疆场杀敌的动力,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师。 
    秦国始终注意搜罗各路人才,这是保证其国势始终蓬勃向上最重要的领导力因素。遗憾的是,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帝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没有完善各项治理制度,也没有做出完整的接班人安排,就突然在五十岁病逝于巡视途中。内部蛀虫赵高,破坏了整个秦朝大厦,这是个极其深刻的教训。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破坏人才  千古一帝  赵高亡秦   

     
    第四章 汉家天下  
    汉代是中国传统治理结构基本定型的时代。汉初改变秦朝以吏为师、严刑酷法的管理模式,轻徭薄赋,刑法轻省,使得经济恢复增长十分快速。但汉初放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一是贫富分化,二是道德滑坡。 
    汉武帝登基后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制度上完善各项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的体制;二是国家收回对于山林川泽的管理权,设立国营企业垄断盐铁等贸易;三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革新。汉武帝时代的儒术,有“儒”有“术”,既有儒家的君臣大义,又不排斥吸纳诸子在治术上的一家之长。本质上说,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王建国  萧规曹随  独尊儒术  汉武大帝  霍光辅政  七国之乱 

     
    第五章 东汉变局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到了东汉时代,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落实和强化。刘秀即位后最强有力的措施是打击豪强,表彰循吏,惩处贪官;大力提倡儒学,扩充太学。儒学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三纲五常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儒家思想开始固化,腐儒、陋儒、伪儒为了利禄,纷纷登场。汉代士大夫用自己坚持的“政治正确”标准去谈论时政、品评公卿、鞭笞各级官吏,形成了一股“清议”的风气。 
    “清议”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激浊扬清之效,另一方面也有不切实际之弊。外戚何进在名士的怂恿下,要全部诛灭宦官,导致董卓进京,东汉政治走到了尽头。边疆军阀出掌朝政,彻底颠覆了宦官与外戚“茶壶里的风暴”,军阀割据的三国乱象终于拉开了序幕。 
    刘秀打黑  太后临朝  士风矫激  灵帝托孤  董卓进京   

     
    第六章 三国成败   
    三国从董卓进京到西晋统一,前后有九十年历史。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军事能力高超,治理能力一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唯才是举的人才思想使得其帐下人才济济,远远超过所有的对手。 
    刘备、孙权、诸葛亮,也都是一时豪杰。刘备能够笼络人,孙权身段软,最值得赞颂的是诸葛亮忠于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世政治人物的楷模。 
    袁绍兴衰  曹操用才  刘备智慧  诸葛治蜀  孙权谋略   

     
    第七章 晋朝风云   
    魏晋时期仍然是霸主模式主导着政治运行。曹魏和司马晋的经验再次说明,任何政治制度和治理措施,都不是僵化的教条,吸收历史经验教训也不可不考虑现实的条件和形势。只有立足于现实政情决策,才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道理。 
    从制度层面追究魏晋王朝短命的原因之外,人事问题也绝不可忽视。唐太宗曾经批评司马炎的两大错误: 一是统一天下之后失去了进取之心,二是在决定接班人问题上溺于亲情、不懂大局。内乱之下,宰辅人物虚谈废务,葬送了西晋的江山。 
    司马家族  短命西晋  虚谈废务  门阀政治  淝水之战  

     
    第八章 南朝刘宋   
    东晋政权建立之始,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而东晋南朝的政权切换,关键人物是寒族将领刘裕,他开启了南朝第一朝,立国前后六十年,史称“刘宋”。其后的萧齐、萧梁、陈朝更为短促。 
    刘裕执掌东晋朝政十六年,成功地使自己站在了勤王的道德制高点上,成为东晋朝廷最后的权臣,最终取代旧朝廷。刘裕篡位之后,寻即杀害前朝君主,开启杀旧主之先例,故刘宋被萧齐取代之后,刘裕的子孙也被杀戮殆尽,这是南朝政治不如魏晋格局的一个表现。 
    刘裕起家  善用人才  气量偏狭  家教无方  

     
    第九章 南梁武帝   
    萧衍是南朝君主中最有学问的皇帝,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儒法兵道佛,无所不通。在他的统治下,南朝萧梁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他重建了太学,编纂五礼文献一千余卷;中国第一部文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以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和继《诗经》《楚辞》之后的诗歌专集《玉台新咏》,都是在萧梁时期问世的。就此而论,说萧衍统治的梁朝是东晋南朝近三百年文化最发达的时代,也不为过。 
    萧衍在佛教弘扬上也史上有名,他舍身同泰寺经常被人诟病,但是他整顿佛法,组织僧团编纂戒律,却也功不可没。萧衍收留北方东魏因政权领导人更替而无法立足的胡人将领侯景,最终却因“侯景之乱”导致国破身亡,亦令人浩叹。 
    萧齐萧梁  文教治国  痴迷佛教  亲厚宗族  拒谏饰非  多面人生 

     
    第十章 北魏风云  
    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开国的三代君主道武帝拓跋、文成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分别完成了开国、承业、统一的历程。 
    从485年开始,北魏先后推出了俸禄制度、均田制度、三长制度等,重建了官员的薪酬体系、土地赋役制度以及基层管理组织,建成适应北魏社会新变化的管理新体系。493年,将首都从大同迁往洛阳,同时改鲜卑姓氏为汉人姓氏,鲜卑贵族必须与汉族通婚,穿汉服、讲汉语。北魏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一次重新调整和分配。迁都后最大的失落者是原来在北方长城边塞的驻军,即所谓“北方六镇”。首都迁到洛阳后,六镇失去了对于朝廷的重要影响力。连年的饥荒和军镇管理者的压迫,造成了一场遍地起火冒烟的大危机,史称“六镇起兵”。 
    临朝改革  孝文迁都  魏室衰败  再造王室  尔朱功过  

     
    第十一章 对峙枭雄  
    北魏在“六镇起兵”中,来自怀朔镇的高欢在控制的关东地区建立东魏(都邺城),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在控制的关中建立了西魏(都长安)。北方又一次陷入东西政府对立的局面。东魏、西魏的斗智、斗勇、斗法延续到第三代,最终西边的北周消灭了东边的北齐,分裂了四十二年的黄河流域重归统一。 
    北朝后期东西方这两大政治势力的较量及其成败,给我们以许多启示。首先,穷则思变,改革与发展是硬道理。其次,西魏北周的领导核心有能力、有魄力、有进取心,在各自执政期间,担当起了改革、发展的重任;相反,东魏、北齐高氏集团,在用人与决策上错误比较多,一步步地败坏国力,最终葬送了北齐王朝。 
    高欢崛起  东魏称雄  西魏军政  宇文家族  

     
    第十二章 隋杨成败 

     
    隋文帝取代北周称帝,最终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五胡乱华以来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他建立的一套“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被唐朝直接继承。 
    隋炀帝大业初年有一系列改革措施,职官制度的职能体系更加合理,赋税徭役都有所减轻。但由于他好大喜功,追摹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的功业,东征西巡,营建东都,修筑运河,为达到丰功伟绩的目标,不惜带头破坏规则。中央集权体制不管如何高效,如果管不住皇帝的任意非为,其结果只能是皇朝的灭亡。隋炀帝的事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隋文统一 开皇之治 炀帝初政 饰非拒谏 末路悲歌  

     
    第十三章 大唐雄风  
    唐朝之于隋朝,很像汉朝之于秦朝。唐承隋制,唐代长治久安的原因,不是唐朝的政策优于隋朝,而是因为唐初的统治者能够保持克己,切实实行隋朝没有落实的许多政策。贞观年间,唐太宗反复对身边的侍臣强调权力制约的重要性。 
    唐代初年的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宰相制度中的集体办公体制更加规范化;二是建立官方修史制度,系统总结王朝成败的历史经验。因为晋代历史对于唐朝统治者尤其重要,唐太宗亲自抓《晋书》的修撰。西晋不仅结束了三国乱局,也开启了北朝和东晋南朝的大分裂。因此,研究晋代历史,就是抓到了几百年民族分裂与融合的源头,对于梳理汉末以来数百年的历史变局,尤显关键。 
    征战开国  贞观之治  则天时代  玄宗初政  盛世危机   

     
    第十四章 中唐改革  
    唐朝的衰落与安史之乱密切相关。为什么盛世开元会导致天宝末年的这一场浩劫呢?制度创新不足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核心是土地兼并。唐中期,土地兼并引发的逃户问题、兵役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由此引发内外军事失衡问题,更直接酿成了大祸。安史之乱后,自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胡汉一体的政治局面也就瓦解了。 
    乱后,代宗执政十七年,最大的忧患是战争期间宦官和新军人势力的增长。德宗继位后致力于削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操之过急,导致了失败。之后,德宗吸取教训,努力扩大禁军主要是神策军、扩张财政储备,为宪宗整治藩镇的胜利准备了财富支撑。 
    安史之乱  中唐时局  整顿削藩  泾原兵变  永贞革新  元和中兴   

     
    第十五章 长安日落   
    唐代中后期有两个持续的政治顽疾:一是对藩镇的斗争,二是宦官擅权。此时的朝廷士大夫,虽优秀如李德裕,却也外无法对付骄藩,内不能抗拒宦官,又在权力和政策问题上陷入个人恩怨,制造了历史所称的“牛李党争”。即使皇帝颇有明君品质,朝中又有干练忠臣,却不能合作开创唐后期的新局面,这不能不说明唐朝气数已尽,无可奈何。 
    从唐顺宗“永贞革新”以来,唐王朝的改革一而再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改革班子不坚强,一把手地位不巩固,策略失当,用人不利,改革不能持续进行。但是,所有原因中最核心的一条是大唐一把手皇帝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官僚队伍亦蝇营狗苟。 
    河朔再叛  敬宗之死  甘露之变  会昌之政  末日挽歌  

     
    第十六章 五代流光  
    907年,黄巢麾下大将朱温借势唐末起义实现改朝换代,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统治格局小,没有合格接班人,是整个五代王朝更替的共同问题。后周世宗柴荣,颇具雄才大略,可惜寿命不永,子嗣幼弱,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成为最高军事长官。 
    赵匡胤整顿军队,削弱地方节度使势力,为化解五代藩镇坐大、问鼎中原提供了基本条件。这样一个有文韬武略的青年军官出来收拾五代的残局,也真算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选择。 
    朱温后梁  克用遗志  伶人天子  燕云割让  黄袍加身  南唐风云  

     
    尾声  
    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经纬度丛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
达里安·利德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被遗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国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著;李玮璐 译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疯狂的尿酸
[美]戴维·珀尔马特 著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
左丘萌 末春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著;新经典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