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308200837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8页
分类: 艺术
5人买过
  •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分为上下两编,每编各四章。上编“综论”从背景、题材、风格、文体四个方面对道光朝文人戏进行整体考察。“背景论”介绍了文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学术风气和戏曲活动情况,展现文人曲家对雅部阵地的坚守。“题材论”对作品内容进行划分,着重介绍“悼亡戏”等新题材作品。“风格论”总结了道光文人戏的三大风格――感伤风格、实证精神以及抒情特征,挖掘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模式。“文体论”从戏曲体例和写作技巧着手,构拟出“双线索”的发展模式,验证了道光文人曲家坚守雅部创作、道光文人戏“风流未泯”的论断。
      下编“个案研究”选取六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分为四组进行考察。这些作者既有名家,亦有不见经传者。他们代表了四类不同的时代心理和创作风格,具有典型价值。周乐清忠君爱国,他的作品歌颂失意英雄,展现了中下层士人的功业理想和爱国热情。梁廷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开明绅士,他早年的戏曲作品却内容陈旧、思想消极,其思想转变的过程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人的觉醒。河北乡间文人褚龙祥,一生籍籍无名却留下了大量戏曲作品。从典雅蕴藉的雅部昆腔到活泼俚俗的鼓词小调,他都运用自如,代表了当时文人对花部曲艺的接受与借鉴。终章借顾太清等三位女性戏曲家的事迹,对才女群体进行论述。作品中看似激昂的呐喊却带有催眠和妥协的味道,反映了男权统治下女性的压抑苦闷和思想局限。   袁睿,女,黑龙江伊春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戏曲研究。在《文学遗产》《浙江学刊》《宁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上编 道光朝文人戏综论
    第一章 背景论
    第一节 道光朝文人的生存实况
    一、屈抑与艰辛:道光朝文人的科举仕途
    二、考据与务实:道光朝文人的治学风气
    三、沉沦、坚守与转型:道光文人的不同选择
    第二节 道光朝文人的戏曲活动
    一、借曲扬名:文人晋谒的途径
    二、命题制剧与同题制剧:文人情怀的互动
    三、刊订前人著述:对戏曲文献的重视
    第三节 道光朝文人戏的竞争与坚守
    一、花部繁盛、雅部式微的外部环境
    二、文人曲家不懈创作的内部努力
    第四节 余论次盛之期、风流未泯:道光朝文人戏的曲坛地位
    第二章 题材论
    第一节 传统题材的重构
    一、殉国情节的独特彰显
    二、历史本事的多维解读
    第二节 新题材的兴起
    一、悼亡戏与歌颂妇德
    二、时政戏与能臣渴望
    三、优伶戏与卖艺生涯
    四、奇谈戏与猎奇遣兴
    五、鸦片流毒与禁烟情节
    第三节 名作的改编与续写
    一、以“角儿”领纲的单元剧:道光朝的“红楼戏
    二、讽世之曲:黄燮清的二种“聊斋戏
    三、《西厢记》结局之争
    第四节 余论道光朝戏曲题材独创性的衰弱
    第三章 风格论
    第一节 感伤风格与宿命论
    一、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界定
    二、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成因与类型
    三、宿命论:“下凡历劫”与“仙佛度脱”情节的消解意义
    第二节 实证精神与考据癖
    一、实证精神:虚构与真实的博弈
    二、学者型作家与史笔入曲
    三、考据癖:题材的丰富与艺术的板滞
    第三节 抒情特征与写意化
    一、从“写心”到“论世”:“情”的复杂化与符号性人物登场
    二、从“私人领域”到“公共空间”:戏曲功能的反向转型
    三、写意化:叙事原则的彻底抛弃
    第四节 余论道光文人的矛盾心理:末世情绪与人世传统
    第四章 文体论
    第一节 一条被忽略的发展线索:传统曲体的复归
    第二节 新兴样式的试验:短剧中的“对话体”与“独语体
    第三节 虚实之辩与“作者登场
    第四节 余论道光朝文人戏文体的双线索发展

    下编 道光朝文人戏个案研究
    第五章 补恨情结与周乐清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壮志未酬:周乐清的遭际与遗憾
    一、军中遗孤,忠君爱民
    二、宦海飘蓬,落魄生涯
    三、科场蹭蹬,难继家风
    四、寄情宫商,追求至美
    第二节 翻案补恨:《补天石传奇》对历史本事的重塑
    一、改写个人命运,歌颂英勇大义
    二、改写国家命运,祈盼王朝中兴
    三、隐喻现实不满,渴望出尘避世
    第三节 笑中有泪:清代后期中下层文人的“补恨情结”与“功业臆想
    第六章 迷梦觉醒与梁廷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梦醒:从旧式书斋走出的西学大家
    一、沉迷考据的旧式文人
    二、禁烟抗英的洋务高参
    三、开眼世界的西学大家
    第二节 梦断:“小四梦”杂剧与梁廷的心态转变
    一、情窦之曲:《了缘记》《圆香梦》
    二、遣兴之作:《江梅梦》《昙花梦》
    三、猛醒之音:《断缘梦》
    第七章 雅俗兼修与褚龙祥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褚龙祥作品概述及生平考略
    第二节 褚龙祥戏曲作品研究
    一、文人戏
    二、地方曲艺
    三、曲牌研究
    第三节 雅俗兼修:文人戏的“俗化”先驱
    第八章 性别枷锁与道光朝才女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自喻:才女群体与她们的生活状态
    一、三位女戏曲家的身份与经历
    二、才女关系网的建立
    三、诗意生活与艺术创作
    第二节 自叹:戏曲中的情感宣泄
    一、婚姻与爱情:礼教牢笼下的悲情控诉
    二、性别与独立:变装背后的权利诉求
    第三节 自怜:男权社会下才女的精神困境与思想局限
    一、精神困境:审美客体、风雅点缀与依附者
    二、创作局限:催眠、妥协与幻梦
    参考文献
    附录1 道光朝文人戏作品简表
    附录2 道光朝文人戏作家作品综录
  • 内容简介: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分为上下两编,每编各四章。上编“综论”从背景、题材、风格、文体四个方面对道光朝文人戏进行整体考察。“背景论”介绍了文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学术风气和戏曲活动情况,展现文人曲家对雅部阵地的坚守。“题材论”对作品内容进行划分,着重介绍“悼亡戏”等新题材作品。“风格论”总结了道光文人戏的三大风格――感伤风格、实证精神以及抒情特征,挖掘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模式。“文体论”从戏曲体例和写作技巧着手,构拟出“双线索”的发展模式,验证了道光文人曲家坚守雅部创作、道光文人戏“风流未泯”的论断。
      下编“个案研究”选取六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分为四组进行考察。这些作者既有名家,亦有不见经传者。他们代表了四类不同的时代心理和创作风格,具有典型价值。周乐清忠君爱国,他的作品歌颂失意英雄,展现了中下层士人的功业理想和爱国热情。梁廷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开明绅士,他早年的戏曲作品却内容陈旧、思想消极,其思想转变的过程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人的觉醒。河北乡间文人褚龙祥,一生籍籍无名却留下了大量戏曲作品。从典雅蕴藉的雅部昆腔到活泼俚俗的鼓词小调,他都运用自如,代表了当时文人对花部曲艺的接受与借鉴。终章借顾太清等三位女性戏曲家的事迹,对才女群体进行论述。作品中看似激昂的呐喊却带有催眠和妥协的味道,反映了男权统治下女性的压抑苦闷和思想局限。
  • 作者简介:
      袁睿,女,黑龙江伊春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戏曲研究。在《文学遗产》《浙江学刊》《宁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录:
    上编 道光朝文人戏综论
    第一章 背景论
    第一节 道光朝文人的生存实况
    一、屈抑与艰辛:道光朝文人的科举仕途
    二、考据与务实:道光朝文人的治学风气
    三、沉沦、坚守与转型:道光文人的不同选择
    第二节 道光朝文人的戏曲活动
    一、借曲扬名:文人晋谒的途径
    二、命题制剧与同题制剧:文人情怀的互动
    三、刊订前人著述:对戏曲文献的重视
    第三节 道光朝文人戏的竞争与坚守
    一、花部繁盛、雅部式微的外部环境
    二、文人曲家不懈创作的内部努力
    第四节 余论次盛之期、风流未泯:道光朝文人戏的曲坛地位
    第二章 题材论
    第一节 传统题材的重构
    一、殉国情节的独特彰显
    二、历史本事的多维解读
    第二节 新题材的兴起
    一、悼亡戏与歌颂妇德
    二、时政戏与能臣渴望
    三、优伶戏与卖艺生涯
    四、奇谈戏与猎奇遣兴
    五、鸦片流毒与禁烟情节
    第三节 名作的改编与续写
    一、以“角儿”领纲的单元剧:道光朝的“红楼戏
    二、讽世之曲:黄燮清的二种“聊斋戏
    三、《西厢记》结局之争
    第四节 余论道光朝戏曲题材独创性的衰弱
    第三章 风格论
    第一节 感伤风格与宿命论
    一、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界定
    二、道光文人戏感伤风格的成因与类型
    三、宿命论:“下凡历劫”与“仙佛度脱”情节的消解意义
    第二节 实证精神与考据癖
    一、实证精神:虚构与真实的博弈
    二、学者型作家与史笔入曲
    三、考据癖:题材的丰富与艺术的板滞
    第三节 抒情特征与写意化
    一、从“写心”到“论世”:“情”的复杂化与符号性人物登场
    二、从“私人领域”到“公共空间”:戏曲功能的反向转型
    三、写意化:叙事原则的彻底抛弃
    第四节 余论道光文人的矛盾心理:末世情绪与人世传统
    第四章 文体论
    第一节 一条被忽略的发展线索:传统曲体的复归
    第二节 新兴样式的试验:短剧中的“对话体”与“独语体
    第三节 虚实之辩与“作者登场
    第四节 余论道光朝文人戏文体的双线索发展

    下编 道光朝文人戏个案研究
    第五章 补恨情结与周乐清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壮志未酬:周乐清的遭际与遗憾
    一、军中遗孤,忠君爱民
    二、宦海飘蓬,落魄生涯
    三、科场蹭蹬,难继家风
    四、寄情宫商,追求至美
    第二节 翻案补恨:《补天石传奇》对历史本事的重塑
    一、改写个人命运,歌颂英勇大义
    二、改写国家命运,祈盼王朝中兴
    三、隐喻现实不满,渴望出尘避世
    第三节 笑中有泪:清代后期中下层文人的“补恨情结”与“功业臆想
    第六章 迷梦觉醒与梁廷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梦醒:从旧式书斋走出的西学大家
    一、沉迷考据的旧式文人
    二、禁烟抗英的洋务高参
    三、开眼世界的西学大家
    第二节 梦断:“小四梦”杂剧与梁廷的心态转变
    一、情窦之曲:《了缘记》《圆香梦》
    二、遣兴之作:《江梅梦》《昙花梦》
    三、猛醒之音:《断缘梦》
    第七章 雅俗兼修与褚龙祥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褚龙祥作品概述及生平考略
    第二节 褚龙祥戏曲作品研究
    一、文人戏
    二、地方曲艺
    三、曲牌研究
    第三节 雅俗兼修:文人戏的“俗化”先驱
    第八章 性别枷锁与道光朝才女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自喻:才女群体与她们的生活状态
    一、三位女戏曲家的身份与经历
    二、才女关系网的建立
    三、诗意生活与艺术创作
    第二节 自叹:戏曲中的情感宣泄
    一、婚姻与爱情:礼教牢笼下的悲情控诉
    二、性别与独立:变装背后的权利诉求
    第三节 自怜:男权社会下才女的精神困境与思想局限
    一、精神困境:审美客体、风雅点缀与依附者
    二、创作局限:催眠、妥协与幻梦
    参考文献
    附录1 道光朝文人戏作品简表
    附录2 道光朝文人戏作家作品综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事典
余新忠 编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崇俭倡廉的平庸皇帝
立德 著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
[清]孙尔准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吴川县志/粤西府县旧志丛书
叶载文<修 著;孙长军 编;林泰雯、[清]李高魁<修、董国华 整理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十四年兴安县志(共8册)(精)
[清]张运昭<修 编;[清]蒋方正 编纂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时代汉学研究
陆益军 著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平叛
文元 著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光绪壶关县志校注
王林茂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广顺州志(点校本套装上中下册)
[清]但明伦 著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涪州志
[清]德恩修 石彦恬 李树兹纂 重庆市涪陵区方志办整理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
康春华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道光朝上谕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2001-2004日本语能力测试1级真题解析
袁睿 主编;朱佳
道光朝文人戏研究
2001-2004日本语能力测试3级真题解析
袁睿 主编;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