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渔文化研究

江南渔文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47320877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5页
字数: 252.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江南渔文化研究》系统阐述江南渔文化,包含江南渔文化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渔业资本的蓄积与应用,渔业科技进步,江南鱼市场的建立和运作渔业组织管理技能和特色等内容,梳理了中国江南地区与文化丰富的发展源流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考察了江南与文化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媒介,引用大量不同时期的诗词和民间俗语、渔歌等文化资源,展示了江南地区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江南渔民社会的风俗习惯,展现了一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极富文化意趣的江南民间社会画卷。 李勇,江苏苏州市人,历史学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 

    第一章 江南原生态文化与江南经济  1 
    一、文化、江南与江南文化  1 
    二、江南渔文化  14 
    三、渔文化的多元内涵  28 
    四、渔文化的时空变幻  39 
    五、风俗文化的多维价值  49 
    六、江南渔稻文化述论  60 
    第二章 江南渔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  72 
    一、泽国水乡,富势江南  74 
    二、锦鬣汕汕,文化斑斓  81 
    三、渔业资源的“不可分拨性”  94 
    四、丰饶的渔文化资源  108 
    五、渔歌传承的生产技术  121 
    六、人力资源优势  131 
    七、江南渔乡风情  141 
    第三章 渔业科技进步和贸易方式的创新  156 
    一、渔网、渔船和渔法之演进  156 
    二、江南渔文化的近代创新  172 
    三、养殖业中的渔文化经典  179 
    四、鱼类保鲜和加工技术的进步  195 
    五、渔业科技进步和渔民培训  202 
    六、“看不见的手”与渔文化发展  209 
    七、“市场失灵”原因分析  222 
    参考文献  232 
    一、论著  232 
    二、档案史料 234 
    三、史料汇编及工具书  237 
    四、报刊资料  241 
    五、外文资料及著作  241 
    六、地方志及专业志  242 

  • 内容简介:
      《江南渔文化研究》系统阐述江南渔文化,包含江南渔文化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渔业资本的蓄积与应用,渔业科技进步,江南鱼市场的建立和运作渔业组织管理技能和特色等内容,梳理了中国江南地区与文化丰富的发展源流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考察了江南与文化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媒介,引用大量不同时期的诗词和民间俗语、渔歌等文化资源,展示了江南地区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江南渔民社会的风俗习惯,展现了一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极富文化意趣的江南民间社会画卷。
  • 作者简介:
    李勇,江苏苏州市人,历史学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江南原生态文化与江南经济  1 
    一、文化、江南与江南文化  1 
    二、江南渔文化  14 
    三、渔文化的多元内涵  28 
    四、渔文化的时空变幻  39 
    五、风俗文化的多维价值  49 
    六、江南渔稻文化述论  60 
    第二章 江南渔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  72 
    一、泽国水乡,富势江南  74 
    二、锦鬣汕汕,文化斑斓  81 
    三、渔业资源的“不可分拨性”  94 
    四、丰饶的渔文化资源  108 
    五、渔歌传承的生产技术  121 
    六、人力资源优势  131 
    七、江南渔乡风情  141 
    第三章 渔业科技进步和贸易方式的创新  156 
    一、渔网、渔船和渔法之演进  156 
    二、江南渔文化的近代创新  172 
    三、养殖业中的渔文化经典  179 
    四、鱼类保鲜和加工技术的进步  195 
    五、渔业科技进步和渔民培训  202 
    六、“看不见的手”与渔文化发展  209 
    七、“市场失灵”原因分析  222 
    参考文献  232 
    一、论著  232 
    二、档案史料 234 
    三、史料汇编及工具书  237 
    四、报刊资料  241 
    五、外文资料及著作  241 
    六、地方志及专业志  24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