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08-05
版次: 1
ISBN: 9787105093649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8页
字数: 34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以侗族典型村寨广西三江独峒团寨为代表,客观地反映了侗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广西各民族发展丛书》共分14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为该丛书之其中一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紧紧抓住变迁和发展两条主线,不仅以民族志的手法着重描述侗族现实情况,而且兼顾半个世纪纵向发展中的阶段性比较。 导论侗族时空观与世界图式梳理
    第一章社区历程与地方化特征
    第一节民族源流
    第二节行政变更
    第三节社区概念与“团寨”渊源

    第二章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环境概况
    第二节环境资源
    第三节自然灾害
    第四节自然、人文与生态环境

    第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
    第一节人口状况
    第二节计划生育
    第四章经济生活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林业
    第三节手工业
    第四节商业

    第五章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婚姻制度
    第二节家庭

    第六章风俗与风物
    第一节饮食习俗
    第二节服饰习俗
    第三节人生礼仪
    第四节节日习俗
    第五节风物

    第七章族群历史
    第一节记忆书写
    第二节口述谱史
    第三节族性传承

    第八章社会结构与组织
    第一节治制概述
    第二节“团寨”社会族系:“补拉”
    第三节“款”组织
    第四节“团寨”其他社会组织
    第五节“团寨”现代管理制度

    第九章生活一生产习俗及其变迁
    第一节习惯法:传统文化特质
    第二节生活习俗:城镇化特征
    第三节生产方式:现代性介入
    第四节文化消费:再地方化

    第十章民间文艺
    第一节神话、故事和传说
    第二节歌谣艺术
    第三节戏剧、音乐、舞蹈、雕刻艺术
    第四节绘画、剪纸、刺绣与现代民间文学创作
    第五节文艺机构与文艺团队

    第十一章民间信仰与宗教
    第一节萨神崇拜
    第二节飞山庙祭祀
    第三节祭桥与生殖崇拜及生命之祭
    第四节万物有灵观念的反映
    第五节驱鬼仪式

    第十二章教育
    第一节传统教育
    第二节现代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独峒人谈独峒教育

    第十三章科技
    第一节传统工艺
    第二节现代科技的引进与推广

    第十四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民间医药及医疗
    第二节现代医疗
    第三节地方性疫病、流行病的防治
    跋语一种文化表述的自觉:“他者”观测与“自我”属位确证
  • 内容简介: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以侗族典型村寨广西三江独峒团寨为代表,客观地反映了侗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广西各民族发展丛书》共分14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为该丛书之其中一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紧紧抓住变迁和发展两条主线,不仅以民族志的手法着重描述侗族现实情况,而且兼顾半个世纪纵向发展中的阶段性比较。
  • 目录:
    导论侗族时空观与世界图式梳理
    第一章社区历程与地方化特征
    第一节民族源流
    第二节行政变更
    第三节社区概念与“团寨”渊源

    第二章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环境概况
    第二节环境资源
    第三节自然灾害
    第四节自然、人文与生态环境

    第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
    第一节人口状况
    第二节计划生育
    第四章经济生活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林业
    第三节手工业
    第四节商业

    第五章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婚姻制度
    第二节家庭

    第六章风俗与风物
    第一节饮食习俗
    第二节服饰习俗
    第三节人生礼仪
    第四节节日习俗
    第五节风物

    第七章族群历史
    第一节记忆书写
    第二节口述谱史
    第三节族性传承

    第八章社会结构与组织
    第一节治制概述
    第二节“团寨”社会族系:“补拉”
    第三节“款”组织
    第四节“团寨”其他社会组织
    第五节“团寨”现代管理制度

    第九章生活一生产习俗及其变迁
    第一节习惯法:传统文化特质
    第二节生活习俗:城镇化特征
    第三节生产方式:现代性介入
    第四节文化消费:再地方化

    第十章民间文艺
    第一节神话、故事和传说
    第二节歌谣艺术
    第三节戏剧、音乐、舞蹈、雕刻艺术
    第四节绘画、剪纸、刺绣与现代民间文学创作
    第五节文艺机构与文艺团队

    第十一章民间信仰与宗教
    第一节萨神崇拜
    第二节飞山庙祭祀
    第三节祭桥与生殖崇拜及生命之祭
    第四节万物有灵观念的反映
    第五节驱鬼仪式

    第十二章教育
    第一节传统教育
    第二节现代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独峒人谈独峒教育

    第十三章科技
    第一节传统工艺
    第二节现代科技的引进与推广

    第十四章医疗卫生
    第一节民间医药及医疗
    第二节现代医疗
    第三节地方性疫病、流行病的防治
    跋语一种文化表述的自觉:“他者”观测与“自我”属位确证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国际问题新视野: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研究
张泽忠 著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侗族文化传统的审美生存研究
张泽忠 著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
张泽忠、吴鹏毅、米舜 著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侗歌艺术传承研究
张泽忠、韦芳 著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
绩效导向的城市目标管理
张泽忠 主编;侯永平 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