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

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511531810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2页
字数: 14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主要从社会宏观运行的视角探讨分析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在社会运动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按照社交网络在社会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不同作用阶段,将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建构社会记忆形成一致的社会认知框架、信息与情感交织传播的社会情感动员形成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与社会互动达到阈值触发线上线下勾连,后从国家—社会互动视角考察社交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机制。 郑满宁 成都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先后获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已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其他课题20余项,合著一本(第二作者),曾就职于中国汽车报社6年,并多次获得中国产经好新闻三等奖以及产经好新闻论文奖一等奖。 第1章 技术一个体一社会视角下的媒介演进和社会变革
    1.1 技术一个体一社会视角下的媒介演进
    1.2 社交网络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平台和工具

    第2章 网络群体事件、社会记忆及社会动员理论研究
    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2.2 社交媒体与社会动员的相关理论
    2.2.1 社交媒体与社会动员
    2.2.2 社交媒体的社会动员过程和主体研究综述
    2.2.3 社交媒体社会动员的阶段研究综述
    2.3 社会记忆与社会情感相关理论研究
    2.3.1 社会记忆与社会情感研究综述
    2.3.2 群体情感和社会行为

    第3章 社会记忆动员:社交媒体与社会记忆
    3.1 当下中国网民的社会记忆考察
    3.1.1 社交媒体时代社会记忆建构过程
    3.1.2 网民群体的社会记忆建构策略
    3.1.3 基于社会语义网的社会记忆考察
    3.2 社交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1 传统大众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2 新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3 替代性社会认知框架
    3.3 网络事件的集体记忆:基于网民群体的调查
    3.3.1 网络事件与社会记忆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发现
    3.3.4 研究结论

    第4章 社会情感动员阶段:社交媒体与社会认同
    4.1 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社会情感动员
    4.1.1 当下中国网民群体的情感结构
    4.1.2 社交媒体情感动员的形式
    4.1.3 社交媒体情感动员的策略
    4.1.4 情感动员与社会理性、民粹主义、煽情
    4.2 多元情感动员过程、范式和机制
    4.2.1 悲情范式的情感动员过程
    4.2.2 恐慌情感动员范式
    4.2.3 戏谑化情感动员范式
    4.3 社会合意建构:从情感动员到社会认同
    4.3.1 社交媒体中虚拟社会认同建构过程分析
    4.3.2 社交媒体中社会认同建构机制及特点

    第5章 社会行动动员:社交媒体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5.1 社交媒体动员中的社会行为
    5.1.1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虚拟社会行为
    5.1.2 仪式观视角下的现实线下行为
    5.1.3 线上与线下社会行为勾连机制
    5.2 社会意义再生产:社会行为框架分析
    5.2.1 社会公平正义框架
    5.2.2 社会公共安全(卫生)框架
    5.2.3 推进制度建设框架
    5.2.4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框架
    5.2.5 不同行动框架的比较
    5.3 不同社交平台的社会行为动员机制
    5.3.1 微博的社会行为建构机制
    5.3.2 微信的社会行为建构机制
    5.3.3 不同社交平台行为动员机制比较
    5.3.4 不同社交平台的行动合力

    第6章 国家一社会一媒介互动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转向
    6.1 国家一社会互动的结构和视角
    6.1.1 国家一社会的互动关系
    6.1.2 转型期中国社会一国家互动关系的变迁
    6.2 国家一社会互动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转向
    6.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6.2.2 亚政治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转型与发展
    6.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网络事件的社会记忆调查问卷
  • 内容简介:
      《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主要从社会宏观运行的视角探讨分析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在社会运动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按照社交网络在社会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不同作用阶段,将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建构社会记忆形成一致的社会认知框架、信息与情感交织传播的社会情感动员形成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与社会互动达到阈值触发线上线下勾连,后从国家—社会互动视角考察社交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机制。
  • 作者简介:
    郑满宁 成都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先后获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已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其他课题20余项,合著一本(第二作者),曾就职于中国汽车报社6年,并多次获得中国产经好新闻三等奖以及产经好新闻论文奖一等奖。
  • 目录:
    第1章 技术一个体一社会视角下的媒介演进和社会变革
    1.1 技术一个体一社会视角下的媒介演进
    1.2 社交网络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平台和工具

    第2章 网络群体事件、社会记忆及社会动员理论研究
    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2.2 社交媒体与社会动员的相关理论
    2.2.1 社交媒体与社会动员
    2.2.2 社交媒体的社会动员过程和主体研究综述
    2.2.3 社交媒体社会动员的阶段研究综述
    2.3 社会记忆与社会情感相关理论研究
    2.3.1 社会记忆与社会情感研究综述
    2.3.2 群体情感和社会行为

    第3章 社会记忆动员:社交媒体与社会记忆
    3.1 当下中国网民的社会记忆考察
    3.1.1 社交媒体时代社会记忆建构过程
    3.1.2 网民群体的社会记忆建构策略
    3.1.3 基于社会语义网的社会记忆考察
    3.2 社交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1 传统大众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2 新媒体与社会记忆建构
    3.2.3 替代性社会认知框架
    3.3 网络事件的集体记忆:基于网民群体的调查
    3.3.1 网络事件与社会记忆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发现
    3.3.4 研究结论

    第4章 社会情感动员阶段:社交媒体与社会认同
    4.1 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社会情感动员
    4.1.1 当下中国网民群体的情感结构
    4.1.2 社交媒体情感动员的形式
    4.1.3 社交媒体情感动员的策略
    4.1.4 情感动员与社会理性、民粹主义、煽情
    4.2 多元情感动员过程、范式和机制
    4.2.1 悲情范式的情感动员过程
    4.2.2 恐慌情感动员范式
    4.2.3 戏谑化情感动员范式
    4.3 社会合意建构:从情感动员到社会认同
    4.3.1 社交媒体中虚拟社会认同建构过程分析
    4.3.2 社交媒体中社会认同建构机制及特点

    第5章 社会行动动员:社交媒体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5.1 社交媒体动员中的社会行为
    5.1.1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虚拟社会行为
    5.1.2 仪式观视角下的现实线下行为
    5.1.3 线上与线下社会行为勾连机制
    5.2 社会意义再生产:社会行为框架分析
    5.2.1 社会公平正义框架
    5.2.2 社会公共安全(卫生)框架
    5.2.3 推进制度建设框架
    5.2.4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框架
    5.2.5 不同行动框架的比较
    5.3 不同社交平台的社会行为动员机制
    5.3.1 微博的社会行为建构机制
    5.3.2 微信的社会行为建构机制
    5.3.3 不同社交平台行为动员机制比较
    5.3.4 不同社交平台的行动合力

    第6章 国家一社会一媒介互动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转向
    6.1 国家一社会互动的结构和视角
    6.1.1 国家一社会的互动关系
    6.1.2 转型期中国社会一国家互动关系的变迁
    6.2 国家一社会互动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转向
    6.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6.2.2 亚政治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转型与发展
    6.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网络事件的社会记忆调查问卷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
新媒体营销传播
郑满宁 著
共振与极化:社交网络的动员机制
传播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具、方法与应用
郑满宁 著;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