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2016-05
版次: 2
ISBN: 9787548417187
定价: 28.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政治
22人买过
  •   在世界情报史上,苏联克格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规模、设备、人员编制还是活动能力方面,都极为出色。苏联的谍报工作也十分发达,通过间谍活动获取情报是其主要的谍报手段。在整个苏联的历史上,克格勃的行动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时这个机构还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而《保卫国家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这本书正是以克格勃的神秘作为出发点,全面解答读者的疑惑。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苏联克格勃的情况,从历史由来到发展过程,从领导人的变更到机构设置,从秘密行动到谍报手段。对情报机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你想知道的一切,极大地满足你的好奇心。
    第一章 盾与剑——左手保护,右手出击
    追根溯源,克格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12月20日布尔什维克政权刚刚成立之初的“契卡”。多年来克格勃一直沿用了“契卡”的标志。标志上有盾牌和利剑的图形,盾牌象征着捍卫革命,而利剑则象征与敌斗争。列宁当初建立“契卡”,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是它的建立的确客观上捍卫了革命的果实,抵御了反革命的蓄意破坏。
    1. 形势所逼:列宁也不曾想到 / 002
    2. 权力之争:枪决权很重要 / 005
    3. 置于死地:尼古拉二世的死期 / 008
    4. 清除异己:德国使馆事件为契机 / 011
    5. 重拳出击:粉碎“大使们的阴谋” / 013
    6. 颠覆行动:“辛迪加”和“托拉斯”行动 / 020
    7. 红色卫士:红色恐怖下的“战绩” / 023
    第二章 “遇刺记”——大水冲了龙王庙
    基洛夫,这位布尔什维克信仰者,生前风光无限,死得却曲折离奇,更有多个死亡版本并存于世,官方的说法是其为无耻的反革命分子所害,然语焉不详,疑点颇多。也有人说与其私生活混乱,乱搞男女关系有关;而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基洛夫的死与斯大林有莫大的关系。如果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那龙王怒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1. 半路被刺杀的基洛夫 / 030
    2. 那个手眼通天的人是谁 / 032
    3. “绊脚石”终究是要被踢开 / 037
    第三章 喋血侏儒——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在克格勃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当属叶若夫。是他让克格勃与腥风血雨四个字挂上了钩。多年以后,有人指出,叶若夫就仿佛是一阵杀人旋风,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他能有最终的结局,并非是他杀人太多,而是因为他这个工具已经不适合斯大林了。
    1. 把前任一把拍在沙滩上 / 042
    2. 布哈林踏进了死亡旋涡 / 045
    3. 粉碎“元帅们的阴谋” / 050
    4. 变态:临死只恨杀人太少 / 053
    第四章 无边春色——“燕子”与“乌鸦”纷飞
    克格勃的情色间谍是间谍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几乎无往而不利,从迷离炫目的香艳舞台到惊险丛生的蓝天碧海,从单调乏味的实验室到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克格勃的“燕子”与“乌鸦”无处不在,无处不飞。这些情色间谍最强的武器不是枪械装备,而是无可比拟的美貌、肉体与智慧。当一个个绝密档案被披露,那用情色编织的圈套与陷阱也随之展现。
    1. “燕子”飞:英雄难过美人关 / 058
    2. “乌鸦”笑:女人难逃情欲网 / 060
    3. 电子专家所付出的代价 / 062
    4. 瓦萨尔变身为“玛丽小姐” / 064
    5. 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 / 066
    6. 贝尔雅可夫的“乌鸦行动” / 069
    第五章 非常人物——连斯大林都害怕的贝利亚
    贝利亚是克格勃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他的功与过至今也无法有一个定论。他是一个最优秀的克格勃主席,他是个连斯大林都害怕的人,他是个险些就主掌苏联的人,但是最后,他以谜一样的死亡结束了他的一生。留下来的是“卡廷森林”惨案中的森森白骨,留下来的是“苏联原子弹之父”的伟大称号。
    1. 登堂入室:贝利亚成功入主克格勃 / 074
    2. 血雨腥风:“卡廷森林”惨案 / 077
    3. 汗马功劳:苏联原子弹之父 / 081
    4. 错综复杂:与斯大林的恩怨纠葛 / 085
    5. 死无对证: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 090
    第六章 光影传奇——《佐尔格博士,您是谁?》
    佐尔格拥有一连串令人羡慕、尊重的博士、专家、名记的头衔。在出色完成了在欧洲的各项任务后,他被派往远东。在中国,他迅速建立新的谍报网。之后,又被派往日本。在日本,他成功通过搜集的信息分析出德军将进攻苏联以及日本不会进攻苏联而是进攻美国的重要情报。他的信条是:不撬保险柜,但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但门却自动为他打开。
    1. 津津有味:一部电影引起的曲折往事 / 094
    2. 中国之行:“拉姆扎小组”在行动 / 097
    3. 卧底东京:潜伏到德国驻日大使馆 / 102
    4. 东京布网:探测日本对苏联的真实意图 / 105
    5. 东京急电:德国正秘密备战进攻苏联 / 108
    6. 一锤定音:一封改变世界历史的电报 / 111
    第七章 意识控制——克格勃对不服者的操纵手段
    1954年3月13日,赫鲁晓夫决定将国家安全部门从内务部划出,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至此克格勃成为国家级机构,正式名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
    在此之前克格勃经历了多个名称变化,不管克格勃以什么样的名称出现,它在意识控制和镇压方面从未放松过,其下牺牲品不仅仅包括那些横遭迫害以及在精神病院、劳改营受尽折磨的人,还包括在恐惧和互相怀疑中生活的全体苏联人民。
    1. “古拉格”:劳改营管理总局 / 116
    2. 不同政见的人都是精神病 / 121
    3. 平息1956年匈牙利事件 / 126
    4. “布拉格之春”带来的震撼 / 130
    5. 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 / 134
    6. 鲜为人知的“波兰危机” / 139
    7. 铁甲拳头:所到之处,一片鬼哭狼嚎 / 142
    第八章 盗亦有道——无所不偷,敢为天下
    在间谍的世界,偷盗是打破对方情报壁垒,实现信息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残酷的间谍战中,战争双方都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偷盗对方的战略意图、战役部署以及武器装备就成了己方决胜千里的先决条件。苏联克格勃,在偷盗方面从不逊色,除了“燕子”、“乌鸦”的偷人、偷心之外,更是无所不偷,甚至敢于偷战斗机、坦克、导弹等。
    1. 克格勃窃取情报的招数 / 146
    2. 间谍夫妻巧偷核情报 / 148
    3. 克格勃军官偷出“百人队长” / 150
    4. 间谍三人组偷取“响尾蛇” / 153
    5. 煞费苦心偷取火箭核心资料 / 156
    第九章 “金唇行动”——让美国颜面扫地
    美苏同为超级大国,两国之间的较量从未间断。1945年,苏联克格勃费尽心机、历尽千辛万苦,用最名贵的木材制作了一枚特殊的美国国徽,把“金唇”窃听器暗藏在其中,赠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一挂就是8年。“金唇行动”既是克格勃引以为荣的惊世之举,也是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感到无地自容的经典之作。
    1. “俏燕”飞进美国大使馆 / 160
    2. “金唇”出世,令人称奇 / 162
    3. “金唇”窃听美国情报8年之久 / 163
    第十章 超级“鼹鼠”——克里姆林宫捧腹大笑
    他们并非都是飞檐走壁之徒,事实上,他们只是一些普通的人,但他们做的事情却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克格勃从成立那天起,就有无数的忠实的“鼹鼠”为其奋斗。其中有五个人以“剑桥五杰”著称,他们以不同的身份,潜伏到别国情报机构,为克格勃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信息。
    1. 打入英国政权核心第一人 / 168
    2. 极富魅力的“猛兽”同性恋 / 171
    3. 在英国情报机构步步高升 / 174
    4. 紧张的双重生活中表现非凡 / 178
    5. 他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上的强人 / 182
    第十一章 绝命追杀——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1. 海外追杀:托洛茨基喋血墨西哥城 / 186
    2. 气雾猎杀(一):美国特工命丧慕尼黑 / 192
    3. 气雾猎杀(二):大人物班德拉一命呜呼 / 195
    4. 雨伞谋杀:作家马尔科夫魂断伦敦 / 198
    第十二章 智勇博弈——与美国情报人员智与勇的搏击
    1. 女间谍把FBI玩于股掌之间 / 204
    2. “千面人”与CIA周旋到底 / 207
    3. 秘密击落美国“黑色幽灵” / 211
    4. 黄金行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214
    第十三章 克格勃情结——普京曾为其工作16年
    1.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 218
    2. 我对克格勃向往已久 / 221
    3. 我就是喜欢情报工作 / 226
    4. 我愿以我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效力 / 229
    5. 我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 / 234
    6. 我始终在为祖国的利益而工作 / 237
    第十四章 克格勃之死——克格勃是自杀还是他杀
    1. 罪魁祸首:克留奇科夫太过平庸 / 242
    2. 突发政变:八一九事件发生了 / 246
    3. 渔翁得利:“阿尔法行动”失败了 / 250
    4. 最后结果:超级战舰克格勃沉船了 / 252
    后记 / 255
    附录 / 257
    主要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在世界情报史上,苏联克格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规模、设备、人员编制还是活动能力方面,都极为出色。苏联的谍报工作也十分发达,通过间谍活动获取情报是其主要的谍报手段。在整个苏联的历史上,克格勃的行动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时这个机构还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而《保卫国家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这本书正是以克格勃的神秘作为出发点,全面解答读者的疑惑。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苏联克格勃的情况,从历史由来到发展过程,从领导人的变更到机构设置,从秘密行动到谍报手段。对情报机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你想知道的一切,极大地满足你的好奇心。
  • 目录:
    第一章 盾与剑——左手保护,右手出击
    追根溯源,克格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12月20日布尔什维克政权刚刚成立之初的“契卡”。多年来克格勃一直沿用了“契卡”的标志。标志上有盾牌和利剑的图形,盾牌象征着捍卫革命,而利剑则象征与敌斗争。列宁当初建立“契卡”,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是它的建立的确客观上捍卫了革命的果实,抵御了反革命的蓄意破坏。
    1. 形势所逼:列宁也不曾想到 / 002
    2. 权力之争:枪决权很重要 / 005
    3. 置于死地:尼古拉二世的死期 / 008
    4. 清除异己:德国使馆事件为契机 / 011
    5. 重拳出击:粉碎“大使们的阴谋” / 013
    6. 颠覆行动:“辛迪加”和“托拉斯”行动 / 020
    7. 红色卫士:红色恐怖下的“战绩” / 023
    第二章 “遇刺记”——大水冲了龙王庙
    基洛夫,这位布尔什维克信仰者,生前风光无限,死得却曲折离奇,更有多个死亡版本并存于世,官方的说法是其为无耻的反革命分子所害,然语焉不详,疑点颇多。也有人说与其私生活混乱,乱搞男女关系有关;而多数人更愿意相信,基洛夫的死与斯大林有莫大的关系。如果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那龙王怒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1. 半路被刺杀的基洛夫 / 030
    2. 那个手眼通天的人是谁 / 032
    3. “绊脚石”终究是要被踢开 / 037
    第三章 喋血侏儒——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在克格勃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当属叶若夫。是他让克格勃与腥风血雨四个字挂上了钩。多年以后,有人指出,叶若夫就仿佛是一阵杀人旋风,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他能有最终的结局,并非是他杀人太多,而是因为他这个工具已经不适合斯大林了。
    1. 把前任一把拍在沙滩上 / 042
    2. 布哈林踏进了死亡旋涡 / 045
    3. 粉碎“元帅们的阴谋” / 050
    4. 变态:临死只恨杀人太少 / 053
    第四章 无边春色——“燕子”与“乌鸦”纷飞
    克格勃的情色间谍是间谍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几乎无往而不利,从迷离炫目的香艳舞台到惊险丛生的蓝天碧海,从单调乏味的实验室到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克格勃的“燕子”与“乌鸦”无处不在,无处不飞。这些情色间谍最强的武器不是枪械装备,而是无可比拟的美貌、肉体与智慧。当一个个绝密档案被披露,那用情色编织的圈套与陷阱也随之展现。
    1. “燕子”飞:英雄难过美人关 / 058
    2. “乌鸦”笑:女人难逃情欲网 / 060
    3. 电子专家所付出的代价 / 062
    4. 瓦萨尔变身为“玛丽小姐” / 064
    5. 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 / 066
    6. 贝尔雅可夫的“乌鸦行动” / 069
    第五章 非常人物——连斯大林都害怕的贝利亚
    贝利亚是克格勃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他的功与过至今也无法有一个定论。他是一个最优秀的克格勃主席,他是个连斯大林都害怕的人,他是个险些就主掌苏联的人,但是最后,他以谜一样的死亡结束了他的一生。留下来的是“卡廷森林”惨案中的森森白骨,留下来的是“苏联原子弹之父”的伟大称号。
    1. 登堂入室:贝利亚成功入主克格勃 / 074
    2. 血雨腥风:“卡廷森林”惨案 / 077
    3. 汗马功劳:苏联原子弹之父 / 081
    4. 错综复杂:与斯大林的恩怨纠葛 / 085
    5. 死无对证: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 090
    第六章 光影传奇——《佐尔格博士,您是谁?》
    佐尔格拥有一连串令人羡慕、尊重的博士、专家、名记的头衔。在出色完成了在欧洲的各项任务后,他被派往远东。在中国,他迅速建立新的谍报网。之后,又被派往日本。在日本,他成功通过搜集的信息分析出德军将进攻苏联以及日本不会进攻苏联而是进攻美国的重要情报。他的信条是:不撬保险柜,但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但门却自动为他打开。
    1. 津津有味:一部电影引起的曲折往事 / 094
    2. 中国之行:“拉姆扎小组”在行动 / 097
    3. 卧底东京:潜伏到德国驻日大使馆 / 102
    4. 东京布网:探测日本对苏联的真实意图 / 105
    5. 东京急电:德国正秘密备战进攻苏联 / 108
    6. 一锤定音:一封改变世界历史的电报 / 111
    第七章 意识控制——克格勃对不服者的操纵手段
    1954年3月13日,赫鲁晓夫决定将国家安全部门从内务部划出,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至此克格勃成为国家级机构,正式名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
    在此之前克格勃经历了多个名称变化,不管克格勃以什么样的名称出现,它在意识控制和镇压方面从未放松过,其下牺牲品不仅仅包括那些横遭迫害以及在精神病院、劳改营受尽折磨的人,还包括在恐惧和互相怀疑中生活的全体苏联人民。
    1. “古拉格”:劳改营管理总局 / 116
    2. 不同政见的人都是精神病 / 121
    3. 平息1956年匈牙利事件 / 126
    4. “布拉格之春”带来的震撼 / 130
    5. 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 / 134
    6. 鲜为人知的“波兰危机” / 139
    7. 铁甲拳头:所到之处,一片鬼哭狼嚎 / 142
    第八章 盗亦有道——无所不偷,敢为天下
    在间谍的世界,偷盗是打破对方情报壁垒,实现信息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残酷的间谍战中,战争双方都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偷盗对方的战略意图、战役部署以及武器装备就成了己方决胜千里的先决条件。苏联克格勃,在偷盗方面从不逊色,除了“燕子”、“乌鸦”的偷人、偷心之外,更是无所不偷,甚至敢于偷战斗机、坦克、导弹等。
    1. 克格勃窃取情报的招数 / 146
    2. 间谍夫妻巧偷核情报 / 148
    3. 克格勃军官偷出“百人队长” / 150
    4. 间谍三人组偷取“响尾蛇” / 153
    5. 煞费苦心偷取火箭核心资料 / 156
    第九章 “金唇行动”——让美国颜面扫地
    美苏同为超级大国,两国之间的较量从未间断。1945年,苏联克格勃费尽心机、历尽千辛万苦,用最名贵的木材制作了一枚特殊的美国国徽,把“金唇”窃听器暗藏在其中,赠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一挂就是8年。“金唇行动”既是克格勃引以为荣的惊世之举,也是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感到无地自容的经典之作。
    1. “俏燕”飞进美国大使馆 / 160
    2. “金唇”出世,令人称奇 / 162
    3. “金唇”窃听美国情报8年之久 / 163
    第十章 超级“鼹鼠”——克里姆林宫捧腹大笑
    他们并非都是飞檐走壁之徒,事实上,他们只是一些普通的人,但他们做的事情却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克格勃从成立那天起,就有无数的忠实的“鼹鼠”为其奋斗。其中有五个人以“剑桥五杰”著称,他们以不同的身份,潜伏到别国情报机构,为克格勃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信息。
    1. 打入英国政权核心第一人 / 168
    2. 极富魅力的“猛兽”同性恋 / 171
    3. 在英国情报机构步步高升 / 174
    4. 紧张的双重生活中表现非凡 / 178
    5. 他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上的强人 / 182
    第十一章 绝命追杀——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1. 海外追杀:托洛茨基喋血墨西哥城 / 186
    2. 气雾猎杀(一):美国特工命丧慕尼黑 / 192
    3. 气雾猎杀(二):大人物班德拉一命呜呼 / 195
    4. 雨伞谋杀:作家马尔科夫魂断伦敦 / 198
    第十二章 智勇博弈——与美国情报人员智与勇的搏击
    1. 女间谍把FBI玩于股掌之间 / 204
    2. “千面人”与CIA周旋到底 / 207
    3. 秘密击落美国“黑色幽灵” / 211
    4. 黄金行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214
    第十三章 克格勃情结——普京曾为其工作16年
    1.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 218
    2. 我对克格勃向往已久 / 221
    3. 我就是喜欢情报工作 / 226
    4. 我愿以我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效力 / 229
    5. 我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 / 234
    6. 我始终在为祖国的利益而工作 / 237
    第十四章 克格勃之死——克格勃是自杀还是他杀
    1. 罪魁祸首:克留奇科夫太过平庸 / 242
    2. 突发政变:八一九事件发生了 / 246
    3. 渔翁得利:“阿尔法行动”失败了 / 250
    4. 最后结果:超级战舰克格勃沉船了 / 252
    后记 / 255
    附录 / 257
    主要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星球:给孩子们的绿色金融读本
长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新疆之战-清代战争全史(第三卷)
陈跃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社会
郑永年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管理员(三级)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鼻孔王国
[日]杉江勇吾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住房:危机的政治学
[英]戴维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管理员(一级)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管理员(基础知识)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管理员(二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
公安部保卫管理局 著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鞋镇
丽兹·皮琼 著;包芬芬 绘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人文主义:理论与政治的探讨
罗伯特·斯宾塞 编;谢潇雨 译;[英]戴维·奥尔德森;王进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保卫管理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晋商发展报告——崛起中的新晋商
《世界晋商发展报告》课题组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文学评论.第17辑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超级工程:中国三峡工程建设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世界超级工程:中国三峡工程建设开发的实践与经验》编委会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识年鉴2020-2021(附光盘)
《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了不起的散文们
《世界文学》编辑部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窃听世界的风声:中央情报局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屡立奇功的007:军情六处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一个国家的复仇:摩萨德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文学评论 第5辑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窃听世界的风声:中央情报局在行动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一个国家的复仇:摩萨德在行动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
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2版/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石:克格勃在行动
《世界知名情报机构全传》编写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