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8-07
版次: 1
ISBN: 9787030217813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字数: 3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技术扩散、企业区位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技术扩散与空间尺度、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技术区位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区位指向。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对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扩散路径、方式、强度和创新水平,企业空间集聚的动力和机制,跨国公司在技术溢出中的作用以及张江高科技园区不同尺度技术区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可供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等研究领域的师生参考.也可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参考。 曾刚,男,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82年7月获湖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地理学),1992年7月获德国Justus—Liebig-UniVersity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主要从事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外学术期刊、出版社发表论著80多篇(部)。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流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林兰,女,1975年10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1998年7月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攻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取得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2007年7月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区域创新与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 总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一、技术扩散与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
    二、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信息采集

    第二章技术扩散与区位的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技术扩散的相关概念
    (二)技术区位的相关概念
    (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扩散理论
    (一)技术扩散的空间尺度
    (二)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三)技术扩散的类型
    (四)技术扩散的路径
    (五)技术扩散模型
    (六)技术空间扩散的方式与效应
    (七)国外技术扩散流派

    三、企业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三)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研究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第三章不同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方式
    (二)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三)宏观尺度技术区位

    二、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方式
    (二)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三)微观尺度技术区位

    第四章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区位
    一、传统区位因子对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影响
    二、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一)分布于智密区
    (二)分布于开发性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
    (三)分布于风险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
    (四)分布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
    (五)分布在优越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地区

    三、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差异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类型与区位要求
    (二)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四、技术扩散对高新技术企业区位的影响
    (一)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共同区位基础
    (二)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互动机制

    五、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技术路径分析
    (一)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现象
    (二)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的机制

    第五章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扩散与技术区位研究
    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利用外资与技术扩散关系研究
    (一)利用外资与技术扩散关系
    (二)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关系

    二、技术扩散的方式、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一)技术扩散方式
    (二)技术扩散强度
    (三)技术创新能力

    三、技术扩散集聚效应分析
    (一)研究范围选取与企业选定
    (二)集成电路企业分布概况
    (三)集成电路企业随时问集聚分布分析
    (四)集成电路企业集聚因素分析
    (五)各类集成电路企业空间分布位置相关性分析

    四、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一)技术溢出方式
    (二)技术溢出的方向

    五、技术区位分析
    (一)宏观尺度技术区位分析
    (二)微观尺度技术区位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分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200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与环境》
    调查问卷
  • 内容简介: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技术扩散、企业区位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技术扩散与空间尺度、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技术区位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区位指向。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对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扩散路径、方式、强度和创新水平,企业空间集聚的动力和机制,跨国公司在技术溢出中的作用以及张江高科技园区不同尺度技术区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可供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等研究领域的师生参考.也可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参考。
  • 作者简介:
    曾刚,男,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82年7月获湖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地理学),1992年7月获德国Justus—Liebig-UniVersity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主要从事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外学术期刊、出版社发表论著80多篇(部)。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流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林兰,女,1975年10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1998年7月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攻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取得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2007年7月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区域创新与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一、技术扩散与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
    二、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信息采集

    第二章技术扩散与区位的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技术扩散的相关概念
    (二)技术区位的相关概念
    (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扩散理论
    (一)技术扩散的空间尺度
    (二)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三)技术扩散的类型
    (四)技术扩散的路径
    (五)技术扩散模型
    (六)技术空间扩散的方式与效应
    (七)国外技术扩散流派

    三、企业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三)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研究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第三章不同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方式
    (二)宏观尺度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三)宏观尺度技术区位

    二、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技术区位指向
    (一)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方式
    (二)微观尺度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三)微观尺度技术区位

    第四章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区位
    一、传统区位因子对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影响
    二、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一)分布于智密区
    (二)分布于开发性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
    (三)分布于风险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
    (四)分布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
    (五)分布在优越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地区

    三、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差异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类型与区位要求
    (二)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

    四、技术扩散对高新技术企业区位的影响
    (一)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共同区位基础
    (二)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布局的互动机制

    五、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技术路径分析
    (一)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现象
    (二)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的机制

    第五章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扩散与技术区位研究
    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利用外资与技术扩散关系研究
    (一)利用外资与技术扩散关系
    (二)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关系

    二、技术扩散的方式、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一)技术扩散方式
    (二)技术扩散强度
    (三)技术创新能力

    三、技术扩散集聚效应分析
    (一)研究范围选取与企业选定
    (二)集成电路企业分布概况
    (三)集成电路企业随时问集聚分布分析
    (四)集成电路企业集聚因素分析
    (五)各类集成电路企业空间分布位置相关性分析

    四、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一)技术溢出方式
    (二)技术溢出的方向

    五、技术区位分析
    (一)宏观尺度技术区位分析
    (二)微观尺度技术区位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分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200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与环境》
    调查问卷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区域创新标杆
祁明 著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竞争性区域构建:理论与实践
王勇、杜德斌 著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旅游合作与区域创新
汪宇明 著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为例
沈玉芳、殷为华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环境与疾病:帝国主义征服史
(美)丹尼尔·海德里克(Daniel R. Headrick)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9787500881124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破位:精准捕捉短线止损卖点
郑葭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经济学
卢明银、张振芳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伊藤穰一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与权力
(英) 泰勒·欧文 编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赋权与互联网时代的劳动关系转型
邓智平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之外:社会联结中的人工智能
(美)凯特·克劳福德(Kate,Crawford)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隗娜 著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领导力的要素
(美) 威尔·拉森(Will Larson) 著,王统祥 李梦阳 张 鸿 译,湛庐文化 出品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与工程素养标准:技术与工程在STEM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协会(ITEEA) 顾建军 等译
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
技术赋能与乡村振兴 基于一个电商村的田野观察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