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568000376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1页
字数: 24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避灾农业研究对于新阶段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的区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地理耦合性”。“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有效回应。《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目标定位在于通过对以武陵山片区避灾农业发展现状的实证调查与资料查阅,借用中西方既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梳理国外避灾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武陵山区及其国内其它地区避灾农业(或避险农业)的经验与案例,构建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避灾农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从而为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倡导。
      向德平,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研究项目50余项,在权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含教材)20余部。

      吕方,陕西汉中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比较政策相关研究。2001年-2010年,在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201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任教,并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2014年受国家全额资助赴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等5项科研课题。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在《社会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江海学刊》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转载。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5)
    二、研究意义(14)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框架设计(21)
    一、相关理论研究回顾(23)
    二、本研究的理论框架(63)
    三、本研究的研究设计(66)
    第三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的农业灾害与贫困(73)
    一、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农业发展状况(76)
    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贫困问题状况(87)
    第四章武陵山区避灾农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及现实挑战(97)
    一、避灾农业发展技术—组织系统的现状(99)
    二、政策推动避灾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108)
    三、避灾农业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挑战(120)
    第五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需求调查(125)
    一、社区外多元支持体系建设的反思(127)
    二、社区内治理能力体系现状的反思(144)
    三、避灾农业发展的各主体需求分析(147)
    第六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政策建议(159)
    一、避灾农业发展政策建议的总体思路(162)
    二、少数民族地区避灾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167)
    三、武陵山区避灾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69)
    附录(183)
    附录一调查问卷(185)
    附录二访谈提纲(189)
    后记(190)
  • 内容简介:
      避灾农业研究对于新阶段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减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的区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地理耦合性”。“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有效回应。《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目标定位在于通过对以武陵山片区避灾农业发展现状的实证调查与资料查阅,借用中西方既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梳理国外避灾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武陵山区及其国内其它地区避灾农业(或避险农业)的经验与案例,构建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避灾农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从而为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倡导。
  • 作者简介:
      向德平,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研究项目50余项,在权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含教材)20余部。

      吕方,陕西汉中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比较政策相关研究。2001年-2010年,在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201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任教,并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2014年受国家全额资助赴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等5项科研课题。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在《社会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江海学刊》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转载。
  • 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5)
    二、研究意义(14)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框架设计(21)
    一、相关理论研究回顾(23)
    二、本研究的理论框架(63)
    三、本研究的研究设计(66)
    第三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的农业灾害与贫困(73)
    一、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农业发展状况(76)
    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贫困问题状况(87)
    第四章武陵山区避灾农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及现实挑战(97)
    一、避灾农业发展技术—组织系统的现状(99)
    二、政策推动避灾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108)
    三、避灾农业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挑战(120)
    第五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需求调查(125)
    一、社区外多元支持体系建设的反思(127)
    二、社区内治理能力体系现状的反思(144)
    三、避灾农业发展的各主体需求分析(147)
    第六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政策建议(159)
    一、避灾农业发展政策建议的总体思路(162)
    二、少数民族地区避灾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167)
    三、武陵山区避灾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69)
    附录(183)
    附录一调查问卷(185)
    附录二访谈提纲(189)
    后记(19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2)少数民族非遗的抢救性保护研究
肖远平;柴立;王伟杰;王月月;李霞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丛书 潘曼的故事
广西广播电视台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
肖远平;柴立;王伟杰;王月月;李霞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派的感受
[美]凯茜·帕克·洪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齐强军;齐爱民;赵敏;程文凤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丛书 少年窍哥
广西广播电视台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丛书 长发姑娘
广西广播电视台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建档开发研究
陈子丹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丛书 独弦琴
广西广播电视台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对策研究
王娜、王奔、王廷军 著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丛书 寻找太阳
广西广播电视台
少数民族社区避灾农业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图案纹样艺术再现
于易清 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