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1-11
版次: 1
ISBN: 9787100032667
定价: 1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7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69人买过
  •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此外,萨特的生平纪事也可肯定它与萨特当时的哲学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萨特那时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时的,至少也是同时构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发表),后来在1937年和1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于1939年发表。最后要提到随后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他在《存在与虚无》中坚持《自我的超越性》的结论,又完善、深化了它所欠缺的对唯我主义的批判。
      对这部年轻时代的作品,萨特只在一点上有所否定,而这一点在作品中几乎没有展开:即触及精神分析的内容。他对过去的观念进行彻底清算——即否定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和理解的观念,并不再坚持过去对这个领域的偏见。
      但是,意识结构理论本身,以及作为超越心理对象的自我的根本观念始终没有变。
      西蒙娜·德·波伏瓦对此有过明确的评论,尽管略嫌简短,这里不妨提上一句。她说“《自我的超越性》用胡塞尔的观点——而又对立于胡塞尔后来理论——描述了‘我’与意识的关系。在意识与心理之间,萨特坚持了他一直坚持的区分。当意识是直接的和对自我的明确在场时,心理就是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只有通过反思活动才能被把握,它们就像知觉的对象那样只凭借侧面(Profils)表现:比如仇恨是超越物,人们就通过体验(Erlebniss)领会,其存在是或然的。我的‘自我’本身是一种世界的存在,他人的‘自我’也完全一样。因此,萨特建立了他的最古老、也最执着的信仰:存在一种非反思意识的自主性。拉罗什福科和法国心理学传统所说的自我的关系会败坏我们最自发的运动,它只在某些特别的境况中出现。对萨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为他人并以同样的对象方式使为‘我’存在的心理、自我脱离唯我主义。消除唯我主义,就能够避免唯心主义,萨特在结构中坚持他论证的实践贡献(道德和政治上)。”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自我”是意识的“居士”。还有一些哲学家把“自我”在“存在”内部的形式在场确认为统一的空洞原则。另一些——多为心理学家——则想在我们心理生活的每一时刻把“自我”的物质在场发现为欲望和行为的中心。在此,我要指出“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像他人的“自我”一样。 编者序
    一、“我”(Je)和“我”(Moi)
    A)“我”(Je)的形式在场的理论
    B)我思——作为反思意识的我思
    C)“我”(Moi)的物质在场的理论
    二、自我的构成
    A)作为意识的超越统一的状态
    B)行动的构成
    C)作为状态的非强制性统一的诸种性质
    D)作为行动、状态、性质的极的“自我”之构成
    E)“我思”中的“我”(Je)和意识
    结 论
    编者注释
    附 录
    I.萨特《存在与虚无》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II.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二章第三节:《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节选)
    III.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第57节: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IV.萨特《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处境I》)
    V.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三章《超越性》(节选)
    VI.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三卷《他人的存在》第一章第三节: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 内容简介: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此外,萨特的生平纪事也可肯定它与萨特当时的哲学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萨特那时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时的,至少也是同时构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发表),后来在1937年和1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于1939年发表。最后要提到随后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他在《存在与虚无》中坚持《自我的超越性》的结论,又完善、深化了它所欠缺的对唯我主义的批判。
      对这部年轻时代的作品,萨特只在一点上有所否定,而这一点在作品中几乎没有展开:即触及精神分析的内容。他对过去的观念进行彻底清算——即否定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和理解的观念,并不再坚持过去对这个领域的偏见。
      但是,意识结构理论本身,以及作为超越心理对象的自我的根本观念始终没有变。
      西蒙娜·德·波伏瓦对此有过明确的评论,尽管略嫌简短,这里不妨提上一句。她说“《自我的超越性》用胡塞尔的观点——而又对立于胡塞尔后来理论——描述了‘我’与意识的关系。在意识与心理之间,萨特坚持了他一直坚持的区分。当意识是直接的和对自我的明确在场时,心理就是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只有通过反思活动才能被把握,它们就像知觉的对象那样只凭借侧面(Profils)表现:比如仇恨是超越物,人们就通过体验(Erlebniss)领会,其存在是或然的。我的‘自我’本身是一种世界的存在,他人的‘自我’也完全一样。因此,萨特建立了他的最古老、也最执着的信仰:存在一种非反思意识的自主性。拉罗什福科和法国心理学传统所说的自我的关系会败坏我们最自发的运动,它只在某些特别的境况中出现。对萨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为他人并以同样的对象方式使为‘我’存在的心理、自我脱离唯我主义。消除唯我主义,就能够避免唯心主义,萨特在结构中坚持他论证的实践贡献(道德和政治上)。”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自我”是意识的“居士”。还有一些哲学家把“自我”在“存在”内部的形式在场确认为统一的空洞原则。另一些——多为心理学家——则想在我们心理生活的每一时刻把“自我”的物质在场发现为欲望和行为的中心。在此,我要指出“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像他人的“自我”一样。
  • 目录:
    编者序
    一、“我”(Je)和“我”(Moi)
    A)“我”(Je)的形式在场的理论
    B)我思——作为反思意识的我思
    C)“我”(Moi)的物质在场的理论
    二、自我的构成
    A)作为意识的超越统一的状态
    B)行动的构成
    C)作为状态的非强制性统一的诸种性质
    D)作为行动、状态、性质的极的“自我”之构成
    E)“我思”中的“我”(Je)和意识
    结 论
    编者注释
    附 录
    I.萨特《存在与虚无》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II.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二章第三节:《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节选)
    III.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第57节: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IV.萨特《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处境I》)
    V.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三章《超越性》(节选)
    VI.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三卷《他人的存在》第一章第三节: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1)
系列丛书 / 更多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解释学文集:解释的冲突/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保罗·利科 著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西西弗神话
杜小真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信任社会 论发展之缘起/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阿兰·佩雷菲特 著;邱海婴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2/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保罗·利科 著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屎的历史
[法]多米尼克·拉波特 著;周莽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迂回与进入/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弗朗索瓦·朱利安 著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知觉现象学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著;姜志辉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
[法]保罗·利科 著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
[法]图海纳 著;狄玉明、李平沤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恐怖的权力:论卑贱(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朱莉娅·克里斯蒂瓦 著;张新木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人本政治导言
[法]埃德加·莫兰 著;陈一壮 译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
[法]弗朗索瓦·于连(Jullien Francois) 著;闫素伟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给孩子讲述字母 少儿科普
[法]马克-阿兰·瓦克南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给孩子讲述野蛮人 少儿科普
[法]布鲁诺·杜梅兹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totem大家的法语 3 用书 b1
[法]让-蒂埃里·勒布涅克 编;[法]玛丽-若泽·洛普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给孩子讲述原子 少儿科普
[法]让-马克·列维-勒布隆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捉猫故事集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法]马塞尔·埃梅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侠盗亚森·罗平
[法]莫里斯·勒布朗著樊尚·马里耶 绘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我们的身体(精)/自然史
[法]布封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国国家附件EUROCODE3钢结构设计第5部分桩基工程(NF EN1993-5NA)
[法]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编者;杨虹 译者;责编:钱堃;任雪莲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国国家附件EUROCODE3钢结构设计第1-10部分材料韧性和厚度方向性能(NF EN1993-1-10NA)
[法]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编者;姜分良 译者;责编:钱堃;王景景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国国家附件EUROCODE3钢结构设计第2部分钢结构桥梁(NF EN1993-2NA)
[法]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编者;姜分良 译者;责编:钱堃;王景景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国国家附件EUROCODE9铝结构设计第1-1部分一般规定(NF EN1999-1-1NA)
[法]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编者;谢乐 译者;责编:钱堃;屈闻聪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国国家附件EUROCODE3钢结构设计第3-2部分塔架桅杆和烟囱烟囱(NF EN1993-3-2NA)
[法]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编者;杨虹 译者;责编:钱堃;王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