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论

虚拟自我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8
版次: 1
ISBN: 9787516100356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0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人是虚拟性与现实性之合体。人之虚拟性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不但塑造着、诠释着、完善着人,也使人的现实性变得多姿多彩。可以说,正是人的虚拟性,造就了人学认识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更成就了人类难以释惑的“千年之结”。因之,探索人之虚拟真相,不仅成为古今中外贤达圣哲的理性诉求,也成为现代人追求自我解蔽的现实愿望。
    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提升和放大人之虚拟性征基础上,也迅速广泛地传播了这种虚拟性行为,更适时拓展出一个与现实空间完全不同的虚拟的生活、实践空间,与此同时,虚拟的生活、生存实践不但为人的自我认识添置了一道难以穿越的迷障,也为人的自省带来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境。
    在虚拟与现实难以辨清的今天,现代人迷失了自我。
    人的虚拟性征亦有被现代科技所捕获和异化的趋势与动向。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出健康、合理、积极、主动的社会事业建设主体,就必须对人之虚拟性做准确的剖析和及早的筹划,以使自我真正达于现实与虚拟的良性结合。 谢俊,河南汝州人。2005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师从欧阳康教授研究认识论,2008年5月毕业并获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先后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学习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社科纵横》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先后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含在研2项),其中获得厅级1等奖1项,2等奖2项。 总序

    虚拟与现实灵肉纠缠的自我——虚拟自我——研究综述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辨及分类
    一自我、虚拟、虚拟自我
    二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辨
    三虚拟自我的分类

    第一章表象虚拟自我
    第二章网络虚拟自我
    第三章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
    第五章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
    第六章虚拟自我的认同
    第七章虚拟自我的调节
    第八章虚拟自我的实现
    第九章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辨析
    第十章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
    第十一章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至自我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人是虚拟性与现实性之合体。人之虚拟性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不但塑造着、诠释着、完善着人,也使人的现实性变得多姿多彩。可以说,正是人的虚拟性,造就了人学认识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更成就了人类难以释惑的“千年之结”。因之,探索人之虚拟真相,不仅成为古今中外贤达圣哲的理性诉求,也成为现代人追求自我解蔽的现实愿望。
    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提升和放大人之虚拟性征基础上,也迅速广泛地传播了这种虚拟性行为,更适时拓展出一个与现实空间完全不同的虚拟的生活、实践空间,与此同时,虚拟的生活、生存实践不但为人的自我认识添置了一道难以穿越的迷障,也为人的自省带来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境。
    在虚拟与现实难以辨清的今天,现代人迷失了自我。
    人的虚拟性征亦有被现代科技所捕获和异化的趋势与动向。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出健康、合理、积极、主动的社会事业建设主体,就必须对人之虚拟性做准确的剖析和及早的筹划,以使自我真正达于现实与虚拟的良性结合。
  • 作者简介:
    谢俊,河南汝州人。2005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师从欧阳康教授研究认识论,2008年5月毕业并获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先后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学习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社科纵横》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先后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含在研2项),其中获得厅级1等奖1项,2等奖2项。
  • 目录:
    总序

    虚拟与现实灵肉纠缠的自我——虚拟自我——研究综述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辨及分类
    一自我、虚拟、虚拟自我
    二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辨
    三虚拟自我的分类

    第一章表象虚拟自我
    第二章网络虚拟自我
    第三章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
    第五章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
    第六章虚拟自我的认同
    第七章虚拟自我的调节
    第八章虚拟自我的实现
    第九章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辨析
    第十章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
    第十一章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至自我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虚拟自我论
技术生存论
王能东 著
虚拟自我论
社会信仰论
谷生然 著
虚拟自我论
社会认识与社会形态研究丛书:社会空间论
王晓磊 著
虚拟自我论
社会认识与社会形态研究丛书:社会幸福论
邓先奇 著
虚拟自我论
社会阶层论
杨国斌、欧阳康 著
虚拟自我论
社会风险论
潘斌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虚拟自我论
网络空间治理研究(第一卷)
谢俊 主编;黄东东;吴渝
虚拟自我论
装配式建筑外墙偏差检测设计
谢俊 著
虚拟自我论
网络视域下党的廉政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谢俊 著
虚拟自我论
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冷思考
谢俊 著
虚拟自我论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施工
谢俊 邬新邵
虚拟自我论
浮法玻璃熔化生产操作
谢俊 主编
虚拟自我论
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
谢俊 著
虚拟自我论
油田开发地质学
谢俊 编;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