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

龙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516827321
定价: 49.8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龙山》对其他领域的借鉴意义
      王子居在《古诗小论2》《由喻文字决定的喻诗学》中讲,有什么样的文字,就有什么样的文学。
      中国文字是喻文字亦即是象文字,其中象是文字的载体,而喻的贯通性则是文字的原理,所以中国古诗既是象的古诗,也是喻的古诗。
      而反过来,喻诗则继续发展了喻文字的贯通性,更好地拓展并验证了喻文字中的贯通、交织、多维贯通、多维交织、多维贯通交织、多维交织贯通。
      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讲,喻诗学本就是喻文字学的延续、发展,而且是*好的发展*充分的一种发展形式。
      事实上,喻诗学的*初部分理论本来是作为《喻文字:汉语言新探》的部分内容的,但由于王子居考虑到重复过多的问题,所以将这一部分删掉了,只是在他的喻诗学系列著作中出现,但这并不妨碍喻诗学是喻文字学的一部分组成内容。
      《龙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一个单句七字达到数十维的案例,所以它其实也是其他学术及认知领域中关于超高维构成的*的一个借鉴。至少在其他领域发现类似的超高维案例之前是这样的。
      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喻的贯通是无限的,也许,当《龙山》的贯通思维和方法贯通到科技领域并引起质变时,我们才能真正明白《龙山》的意义。
      《龙山》的意义显然不在《龙山》,而在诗歌之外。
      西方的社会定律、效应之学,总结起来,不外就是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物理化学定理定律、数学定理公式等贯通运用到人类心理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具体请参考《十秒入戏》)。
      而华夏古文明中喻的定义就是彼此之间的贯通,基础理论是可以贯通多个学术领域的。西方社会定律效应之学本质上是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定律定理向人类心理学、社会科学的贯通,属于贯通四基础中理的贯通。
      在已出版的著作中,喻诗四部曲及《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平衡的,才是健康的》《喻文字:汉语言新探》都讲有象、性、数、理的贯通,《局道》讲有数和理的贯通,这些都是目前讲喻的跨学术领域贯通运用的一些案例。
      事实上,在2007年出版的《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中,讲了人体的几十种基本平衡,而平衡其实是人类*早从自然现象中得出的,首先是对称平衡,人体和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左右对称的,鸟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树叶是左右对称的,变化一点的如腿部残疾导致人无法正常行走,伤了一只翅膀的鸟无法飞翔,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人在运动中如果失衡也会跌倒……人类很早就可以从这些个*简单的现象中得出平衡这个概念。
      人类古代制造车辆,左右是要平衡的,现在制造飞机,两侧的机翼也必须平衡,这是平衡概念在科技上的应用,在心理学上,人一旦心态失衡就可能采取*行为,而生物学上讲究生态平衡,政治学中讲政治平衡,西方的地缘政治学更讲地缘政治的平衡,因为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意味着混乱甚至战争……
      在社会学乃至家庭伦理中,都需要讲平衡,因为失去平衡就意味着不满从而进入混乱……
      平衡的关键是动态平衡和相对平衡,比如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车身的重心下移,本来对称平衡的车两侧,受力就是变化的,同理,一架客机左右两侧的乘客体重不会完全相同,也带来了平衡的变化,当然空中的风速等也会改变平衡状态,所以世界上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只要不失衡,事物就能保持稳定。
      除了物质、物理的平衡外,现代科技产品显然还必需讲究功能的平衡,比如现代隐身战机必须要平衡隐身性能、载重量、速度、武器挂载等各方面,它们只能实现一个较理想的相对平衡,而无法实现*平衡。
      动态平衡的概念显然是从阴阳相对哲学里贯通出来的,而阴阳相对哲学里的正负电子及量子都是两两相对的,而在华夏古喻学的理论里,阴阳相对是二之数理的运用。
      所以事实上喻学中理之维度的贯通,其实是深入到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的。
      在王子居已出版的著作中,虽然涉及到现代科学的论述并不很多,但已经足以证明华夏喻学在科学技术层面的贯通性了。
      喻学是华夏古文明的贯通之学,它贯通华夏古文明传承的所有方面,《龙山》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一个如此高维的案例,而它又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案例,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其他领域的人如果想要依靠喻学的贯通性来实现本领域的突破,可供研究和参考的案例只有《龙山》。
      而《龙山》的三十三维境,其意义恰在于此,就我们所能见,它应该是*一个被论证的数十维的多维贯通交织、多维交织贯通的案例,因而它也是目前为止,所有学术领域中*的一个如此多维的参考。
      《龙山》的意义超越了诗歌本身,因为它论证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喻学的强大,将喻学运用到诗歌中,可以令诗歌走出盛唐的断路,超越盛唐的藩篱,乃至达到人类诗学的*,超越自古以来诗歌的极限。
      如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论述的话,从已出版的著作中,我们已经知道喻的贯通性在诗学、文字学、医学、易学、德性及琴棋局演等各个领域的充分的、突破性的、升华性的运用,而事实上王子居在其他领域的诸多著述因为尚未展开,篇幅还远达不到出版规模,所以我们无法全面地论述喻之贯通性造成的多维胜境,但我们可以展望它在其他领域尤其是科学领域也一样是可能带来突破性进步的(虽然王子居只著述了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的很少文字,但也可以看到一种新思路的出现了)。
      王子居在著述时是比较谨慎的,比如有很多地方他都用哲学这个词来代替喻学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这样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而喻学由此到彼的贯通性,同西方的哲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道、理等概念一样,都是普遍适应的。
      哲学可以指导科学,喻学自然也一样,因为喻和演的定义本就是一种由此到彼的认知方法。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能在更多不同学术领域中碰撞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和方法技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王子居是可以用喻学来讲商业、政治、军事、经济、管理(这些领域在《局道》里其实有讲,《十秒入戏》也有涉及)乃至科技等时髦领域的基础原理的,但他连文学、哲学等领域都尚未讲清、讲透、讲完。不要说《喻文字》了,就连一首千字的《龙山》,断断续续讲了近两年也还没讲完。
      虽然王子居对喻学的博大体系大体有一个预估,但他从不论断还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事情,所以我们说《龙山》对其他任何领域都有借鉴意义,这是因为华夏文明的象学和喻学本就涉及华夏古文明所有的学术领域,而王子居关于喻和演的理论体系的初步浅显的架构,也已经小面积地覆盖了近乎所有的古文明领域,而现代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在古代文明中都有源起。
      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华夏喻学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究竟有多博大、多浩瀚?看一看中华乃至世界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体会一下用喻的贯通性创作出来的《龙山》,就可以想象喻学在其他各个知识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了。
      所以其实很容易断定喻和演是极为强大的思维模型和学习模型,因为它至少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古文明。而它的基础理论甫一出世,就将四千年中国诗歌从三五维境推高到了三十三维境!也足见它在实际应用上的强大。
      不论我们现在如何认知这个不可思议的跨度,它都会改写、影响整个华夏古代文明的高度、深度、厚度,这是无须置疑的。
      因为目前只有在《龙山》里,才能见到对喻学的一种超越所有想象、超越所有极限、近乎于终极的一种运用。
      而《龙山》里所体现出来的喻之奥妙,是可以贯通到任何一个认知领域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以目前人类的知识储备而言,你所能想象的*强大的认知原理,你所能想象到的*行业境界,你都只能在一句三十三维的《龙山》里体会到。
      在其他领域还未取得这样难以想象的突破(王子居的《喻文字》《局道》等著作或许其实已取得类似的突破,但王子居没有时间展开了讲,我们也就不知道那两部书里他做出的突破究竟有多大)。所以就目前而言《龙山》是喻学和演学运用的一个*重要*生动的典范。
      喻学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就是无所不至的贯通。
      而目前*强大的喻学例证就是《龙山》。
      不管至少有十几万字的《龙山》解析对有些人来说显得多么专业甚至难懂,硬着头皮也应该读完,因为《龙山》是无所不至的喻之贯通中,目前而言*强大的达至三十三维之多的贯通。
      《龙山》其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疑问,也给我们开设了新的课程,比如它的单句三十三重天,其中的诗境之维与修辞之维,诗境与修辞究竟是分开的还是合一的?它们是相互贯通的还是单向贯通的?显然,在《龙山》里修辞与诗境的关系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复杂关系,它们之间的神秘联系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破解的。《龙山》里的各种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贯通关系及其基础规律,可能才是《龙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规律才可以实现更多的理之贯通,而这是我们现在并未能够涉及的。
      在象性数理的四维里,理显然是层级*的一种贯通基础和维度。
      《龙山》中究竟还有多少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的秘密?按道理说,以抽象的龙山为演,演化华夏文明,它会自然凝聚华夏文明的诸多秘密。不过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很累了,更多的秘密,留待他人或后来人吧。
      也许,《龙山》是文学、文化、文明中的歌德巴郝猜想,它也许会是一个永恒的迷题,至少我们现在还无法将它完全地解读。
      古代学术中称为学的,如理学、心学,它们属于形而上的唯心主义的范畴,又如何能用实践来证明呢?它们是没有事实标准可资证明的,而喻学是可以用数学逻辑、事实逻辑、历史逻辑来验证的,这是因为喻学被王子居归属为认知工具类、科技类、方法类概念,它的实践性、实用性是极强的。
      我们能想到,王子居为什么选择以诗歌为突破口?这是因为诗歌是可操作性*强的,因为诗歌应用的主要载体是文字,而文字是*容易被普遍理解的基础之基础。如果是绘画、音乐,它们都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专业的术语,因而它们即便被以文字表达,能理解的人也只会是少数,而绘画、音乐的花费极高,恐怕不是王子居的家庭条件能供应他求得哪怕是九维境的,而科学技术就更不现实了,因为它远远比绘画、音乐还要耗钱,不必说大宗科技动辙百亿千亿的资金,即便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也不是王子居能承担的。
      所以我们看到王子居走了一条*简单的路,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他不费一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文明难以想象的三十三维境。
      但即便如此,他也花费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 王子居,33维大诗人,博学家,作家,喻学和演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目前已出版喻演学著作十部,国学领域的突破性领军人物。

    喻学和演学的出现,将中华古文明从象文明的境界推升到了喻文明的境界,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中华古文明。

    他用唯物主义的逻辑论证方法,论证了华夏古文明,解决了华夏古文明无法论证、无法实证的难题。(比如中国古代的道、玄、理、心都是不可论证、不可实证的。)

    高中时即创建了喻诗的全新写法,是对中国诗学的全新发展和开拓,并且成为他后来建立的多维诗境的基础,也是他对华夏喻学初始的创造性运用。

    2014年末,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万卷联合开展“寻找七律,王子居挑战杜甫七律”的活动,由四所院校千余学生参与。成为有史来敢于挑战杜甫七律和王维巅峰五绝而不败的诗人。

    2003年,创作《人生百喻》,创立《比喻学》,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修辞学方面的突破创新性作品,开拓了华夏喻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内容。

    2007年,创作《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以阴阳平衡为喻创立了平衡医学、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他运用华夏喻学的基础原理,从古中医学中的象类运用进而到象律运用,是首部大规模运用象律而构建一个学说体系的著作。

    2009年,创作《大自然的启迪》,提出大自然学习法、万物明德理论,用喻的贯通性对传统文化的道德文明、智慧文明层面进行了新的阐释。

    2012年,创作《发现唐诗之美》,是中国古诗词欣赏领域的突破性作品。

    2013年,创作《礼道》,对中国的礼文化进行了巅覆性的革命和创新。

    2014年,出版《职业三字经》,是中国七百年来较成规模的三字经形式的著作。

    2015年,创作《喻论》,将传统的比喻修辞上升到了华夏古老哲学、认知工具学的高度。

    2016年,《王子居诗词》出版。

    2017年,创立对中国文化意义重大的《喻学》《演学》,对古老的华夏文明进行了重新总结和归纳,将华夏文明中的各个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将易学、乐、中医、堪舆、古哲学、数理学体系、自然科学、围棋等局演、太极等体演、华夏德文化体系、象形文字体系、文学艺术体系等诸多层面完美而统一的构合成了一门学问,从而使得华夏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完美统一的学问体系,也是人类历史上实现了多学科的高程度的统一。同年出版《给男孩的古诗词》《论语原解》《大秦帝国》等诸多著作。同年出版的《你的呼吸还好吗》,对中国古老的呼吸术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和创新。

    2018年出版《古诗小论》,运用华夏古老的喻学,对中国诗歌理论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中国历代诗论大多是关于诗歌赏析的,而《古诗小论》是关于诗歌本身的),提出“格律诗的本质是阴阳之喻”“诗演论”“格律的黄金分割率”“诗境维度论”“排列组合论”等全新的重要论断,对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古诗词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9年出版喻诗学六部曲,《古诗小论2》《王子居诗词:喻诗浅论》《龙山》《唐诗小赏2》,并出版认知心理学著作《十秒入戏》。 【 本书的读法 】

    论坛的意外   2

    数学思维下的文学贯通     4

    对比喻修辞的颠覆性运用   7

    《龙山》之维     14

    多维贯通的结构       19

    诗名的巧合性     22

     

    【 气象万千和一气恒强 】

    《龙山》     26

    气象万千     28

    一气恒强     34

    气势、意志与诗境多维  42

    气韵     47

    气、意象万千与气质万千     49

    气质特质之文化隐喻     58

     

    【 变化无方的修辞和艺术手法 】

    辞维盛典     62

    用典     65

    对比和对偶     85

    隐性的排比     93

    拟人     97

    夸张和与指喻混同的象征     99

    其他修辞手法     102

    一字一修辞     104

          

    【 意象和极尽意象的隐喻 】

    细节上的极尽匠心     122

    《相思》     133

     

    【 诗演与琴演:象数性理的合一 】

    琴演之论     154

    诗演与琴演:琴意与诗意的贯通     168

     

    【 诗演2:理之贯通与虚拟构境 】

    天成与偶得间的自然成演     184

    幻境世界     188

    啸傲行:化戏剧为指喻     193

    自演一方世界的多维构境     198

    一体同喻:涛雒将别     205

     

    【 殉道者的指喻 】

    文化隐喻     222

    焚诗之痛和超严要求     224

    诗心和文心的青春阵痛     232

    道之追求     239

    从《念奴娇》看王子居之与唐诗宋词     251

    痛苦的起点     255

    梦想与学业之纠结        265

    由痛苦而决绝的《涛雒将别》     271

    涅槃重生的渴望和自我放逐     275

    寂寞苦旅     281

    励志之作     293

    理想和初心的幻灭        296

     

    【 指喻之维:一象多喻境 】

    一象多喻境的发展轨迹  312

    一象多喻境的明确点醒  316

    一象多喻的文化隐喻1:《十六岁词集》      319

    多象多喻的整体多喻境  325

    借喻里的一指多喻        334

    一象多喻的文化隐喻2     336

    咏怀诸篇     351

    一象多喻境     359

     

    【 《龙山》之演与指喻之维 】

    诗演     364

    抽象整体的布局与哲学贯境     369

    喻学和哲学贯境     378

    全篇布局与一联中的布局     380

    游仙外壳与虚拟世界     382

    多维贯通与一象多喻境     384

    最简单的修辞之喻     389

    意志和励志之喻     392

    指喻维     395

    统文学、文化、哲学、文明、喻学、演学之喻    399

    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     406

    《龙山》对其他领域的借鉴意义     408

     
  • 内容简介:
    《龙山》对其他领域的借鉴意义
      王子居在《古诗小论2》《由喻文字决定的喻诗学》中讲,有什么样的文字,就有什么样的文学。
      中国文字是喻文字亦即是象文字,其中象是文字的载体,而喻的贯通性则是文字的原理,所以中国古诗既是象的古诗,也是喻的古诗。
      而反过来,喻诗则继续发展了喻文字的贯通性,更好地拓展并验证了喻文字中的贯通、交织、多维贯通、多维交织、多维贯通交织、多维交织贯通。
      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讲,喻诗学本就是喻文字学的延续、发展,而且是*好的发展*充分的一种发展形式。
      事实上,喻诗学的*初部分理论本来是作为《喻文字:汉语言新探》的部分内容的,但由于王子居考虑到重复过多的问题,所以将这一部分删掉了,只是在他的喻诗学系列著作中出现,但这并不妨碍喻诗学是喻文字学的一部分组成内容。
      《龙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一个单句七字达到数十维的案例,所以它其实也是其他学术及认知领域中关于超高维构成的*的一个借鉴。至少在其他领域发现类似的超高维案例之前是这样的。
      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喻的贯通是无限的,也许,当《龙山》的贯通思维和方法贯通到科技领域并引起质变时,我们才能真正明白《龙山》的意义。
      《龙山》的意义显然不在《龙山》,而在诗歌之外。
      西方的社会定律、效应之学,总结起来,不外就是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物理化学定理定律、数学定理公式等贯通运用到人类心理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具体请参考《十秒入戏》)。
      而华夏古文明中喻的定义就是彼此之间的贯通,基础理论是可以贯通多个学术领域的。西方社会定律效应之学本质上是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定律定理向人类心理学、社会科学的贯通,属于贯通四基础中理的贯通。
      在已出版的著作中,喻诗四部曲及《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平衡的,才是健康的》《喻文字:汉语言新探》都讲有象、性、数、理的贯通,《局道》讲有数和理的贯通,这些都是目前讲喻的跨学术领域贯通运用的一些案例。
      事实上,在2007年出版的《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中,讲了人体的几十种基本平衡,而平衡其实是人类*早从自然现象中得出的,首先是对称平衡,人体和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左右对称的,鸟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树叶是左右对称的,变化一点的如腿部残疾导致人无法正常行走,伤了一只翅膀的鸟无法飞翔,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人在运动中如果失衡也会跌倒……人类很早就可以从这些个*简单的现象中得出平衡这个概念。
      人类古代制造车辆,左右是要平衡的,现在制造飞机,两侧的机翼也必须平衡,这是平衡概念在科技上的应用,在心理学上,人一旦心态失衡就可能采取*行为,而生物学上讲究生态平衡,政治学中讲政治平衡,西方的地缘政治学更讲地缘政治的平衡,因为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意味着混乱甚至战争……
      在社会学乃至家庭伦理中,都需要讲平衡,因为失去平衡就意味着不满从而进入混乱……
      平衡的关键是动态平衡和相对平衡,比如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车身的重心下移,本来对称平衡的车两侧,受力就是变化的,同理,一架客机左右两侧的乘客体重不会完全相同,也带来了平衡的变化,当然空中的风速等也会改变平衡状态,所以世界上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只要不失衡,事物就能保持稳定。
      除了物质、物理的平衡外,现代科技产品显然还必需讲究功能的平衡,比如现代隐身战机必须要平衡隐身性能、载重量、速度、武器挂载等各方面,它们只能实现一个较理想的相对平衡,而无法实现*平衡。
      动态平衡的概念显然是从阴阳相对哲学里贯通出来的,而阴阳相对哲学里的正负电子及量子都是两两相对的,而在华夏古喻学的理论里,阴阳相对是二之数理的运用。
      所以事实上喻学中理之维度的贯通,其实是深入到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的。
      在王子居已出版的著作中,虽然涉及到现代科学的论述并不很多,但已经足以证明华夏喻学在科学技术层面的贯通性了。
      喻学是华夏古文明的贯通之学,它贯通华夏古文明传承的所有方面,《龙山》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一个如此高维的案例,而它又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案例,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其他领域的人如果想要依靠喻学的贯通性来实现本领域的突破,可供研究和参考的案例只有《龙山》。
      而《龙山》的三十三维境,其意义恰在于此,就我们所能见,它应该是*一个被论证的数十维的多维贯通交织、多维交织贯通的案例,因而它也是目前为止,所有学术领域中*的一个如此多维的参考。
      《龙山》的意义超越了诗歌本身,因为它论证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喻学的强大,将喻学运用到诗歌中,可以令诗歌走出盛唐的断路,超越盛唐的藩篱,乃至达到人类诗学的*,超越自古以来诗歌的极限。
      如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论述的话,从已出版的著作中,我们已经知道喻的贯通性在诗学、文字学、医学、易学、德性及琴棋局演等各个领域的充分的、突破性的、升华性的运用,而事实上王子居在其他领域的诸多著述因为尚未展开,篇幅还远达不到出版规模,所以我们无法全面地论述喻之贯通性造成的多维胜境,但我们可以展望它在其他领域尤其是科学领域也一样是可能带来突破性进步的(虽然王子居只著述了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的很少文字,但也可以看到一种新思路的出现了)。
      王子居在著述时是比较谨慎的,比如有很多地方他都用哲学这个词来代替喻学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这样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而喻学由此到彼的贯通性,同西方的哲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道、理等概念一样,都是普遍适应的。
      哲学可以指导科学,喻学自然也一样,因为喻和演的定义本就是一种由此到彼的认知方法。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能在更多不同学术领域中碰撞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和方法技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王子居是可以用喻学来讲商业、政治、军事、经济、管理(这些领域在《局道》里其实有讲,《十秒入戏》也有涉及)乃至科技等时髦领域的基础原理的,但他连文学、哲学等领域都尚未讲清、讲透、讲完。不要说《喻文字》了,就连一首千字的《龙山》,断断续续讲了近两年也还没讲完。
      虽然王子居对喻学的博大体系大体有一个预估,但他从不论断还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事情,所以我们说《龙山》对其他任何领域都有借鉴意义,这是因为华夏文明的象学和喻学本就涉及华夏古文明所有的学术领域,而王子居关于喻和演的理论体系的初步浅显的架构,也已经小面积地覆盖了近乎所有的古文明领域,而现代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在古代文明中都有源起。
      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华夏喻学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究竟有多博大、多浩瀚?看一看中华乃至世界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体会一下用喻的贯通性创作出来的《龙山》,就可以想象喻学在其他各个知识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了。
      所以其实很容易断定喻和演是极为强大的思维模型和学习模型,因为它至少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古文明。而它的基础理论甫一出世,就将四千年中国诗歌从三五维境推高到了三十三维境!也足见它在实际应用上的强大。
      不论我们现在如何认知这个不可思议的跨度,它都会改写、影响整个华夏古代文明的高度、深度、厚度,这是无须置疑的。
      因为目前只有在《龙山》里,才能见到对喻学的一种超越所有想象、超越所有极限、近乎于终极的一种运用。
      而《龙山》里所体现出来的喻之奥妙,是可以贯通到任何一个认知领域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以目前人类的知识储备而言,你所能想象的*强大的认知原理,你所能想象到的*行业境界,你都只能在一句三十三维的《龙山》里体会到。
      在其他领域还未取得这样难以想象的突破(王子居的《喻文字》《局道》等著作或许其实已取得类似的突破,但王子居没有时间展开了讲,我们也就不知道那两部书里他做出的突破究竟有多大)。所以就目前而言《龙山》是喻学和演学运用的一个*重要*生动的典范。
      喻学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就是无所不至的贯通。
      而目前*强大的喻学例证就是《龙山》。
      不管至少有十几万字的《龙山》解析对有些人来说显得多么专业甚至难懂,硬着头皮也应该读完,因为《龙山》是无所不至的喻之贯通中,目前而言*强大的达至三十三维之多的贯通。
      《龙山》其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疑问,也给我们开设了新的课程,比如它的单句三十三重天,其中的诗境之维与修辞之维,诗境与修辞究竟是分开的还是合一的?它们是相互贯通的还是单向贯通的?显然,在《龙山》里修辞与诗境的关系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复杂关系,它们之间的神秘联系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破解的。《龙山》里的各种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贯通关系及其基础规律,可能才是《龙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规律才可以实现更多的理之贯通,而这是我们现在并未能够涉及的。
      在象性数理的四维里,理显然是层级*的一种贯通基础和维度。
      《龙山》中究竟还有多少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的秘密?按道理说,以抽象的龙山为演,演化华夏文明,它会自然凝聚华夏文明的诸多秘密。不过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很累了,更多的秘密,留待他人或后来人吧。
      也许,《龙山》是文学、文化、文明中的歌德巴郝猜想,它也许会是一个永恒的迷题,至少我们现在还无法将它完全地解读。
      古代学术中称为学的,如理学、心学,它们属于形而上的唯心主义的范畴,又如何能用实践来证明呢?它们是没有事实标准可资证明的,而喻学是可以用数学逻辑、事实逻辑、历史逻辑来验证的,这是因为喻学被王子居归属为认知工具类、科技类、方法类概念,它的实践性、实用性是极强的。
      我们能想到,王子居为什么选择以诗歌为突破口?这是因为诗歌是可操作性*强的,因为诗歌应用的主要载体是文字,而文字是*容易被普遍理解的基础之基础。如果是绘画、音乐,它们都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专业的术语,因而它们即便被以文字表达,能理解的人也只会是少数,而绘画、音乐的花费极高,恐怕不是王子居的家庭条件能供应他求得哪怕是九维境的,而科学技术就更不现实了,因为它远远比绘画、音乐还要耗钱,不必说大宗科技动辙百亿千亿的资金,即便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也不是王子居能承担的。
      所以我们看到王子居走了一条*简单的路,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他不费一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文明难以想象的三十三维境。
      但即便如此,他也花费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
  • 作者简介:
    王子居,33维大诗人,博学家,作家,喻学和演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目前已出版喻演学著作十部,国学领域的突破性领军人物。

    喻学和演学的出现,将中华古文明从象文明的境界推升到了喻文明的境界,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中华古文明。

    他用唯物主义的逻辑论证方法,论证了华夏古文明,解决了华夏古文明无法论证、无法实证的难题。(比如中国古代的道、玄、理、心都是不可论证、不可实证的。)

    高中时即创建了喻诗的全新写法,是对中国诗学的全新发展和开拓,并且成为他后来建立的多维诗境的基础,也是他对华夏喻学初始的创造性运用。

    2014年末,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万卷联合开展“寻找七律,王子居挑战杜甫七律”的活动,由四所院校千余学生参与。成为有史来敢于挑战杜甫七律和王维巅峰五绝而不败的诗人。

    2003年,创作《人生百喻》,创立《比喻学》,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修辞学方面的突破创新性作品,开拓了华夏喻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内容。

    2007年,创作《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以阴阳平衡为喻创立了平衡医学、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他运用华夏喻学的基础原理,从古中医学中的象类运用进而到象律运用,是首部大规模运用象律而构建一个学说体系的著作。

    2009年,创作《大自然的启迪》,提出大自然学习法、万物明德理论,用喻的贯通性对传统文化的道德文明、智慧文明层面进行了新的阐释。

    2012年,创作《发现唐诗之美》,是中国古诗词欣赏领域的突破性作品。

    2013年,创作《礼道》,对中国的礼文化进行了巅覆性的革命和创新。

    2014年,出版《职业三字经》,是中国七百年来较成规模的三字经形式的著作。

    2015年,创作《喻论》,将传统的比喻修辞上升到了华夏古老哲学、认知工具学的高度。

    2016年,《王子居诗词》出版。

    2017年,创立对中国文化意义重大的《喻学》《演学》,对古老的华夏文明进行了重新总结和归纳,将华夏文明中的各个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将易学、乐、中医、堪舆、古哲学、数理学体系、自然科学、围棋等局演、太极等体演、华夏德文化体系、象形文字体系、文学艺术体系等诸多层面完美而统一的构合成了一门学问,从而使得华夏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完美统一的学问体系,也是人类历史上实现了多学科的高程度的统一。同年出版《给男孩的古诗词》《论语原解》《大秦帝国》等诸多著作。同年出版的《你的呼吸还好吗》,对中国古老的呼吸术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和创新。

    2018年出版《古诗小论》,运用华夏古老的喻学,对中国诗歌理论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中国历代诗论大多是关于诗歌赏析的,而《古诗小论》是关于诗歌本身的),提出“格律诗的本质是阴阳之喻”“诗演论”“格律的黄金分割率”“诗境维度论”“排列组合论”等全新的重要论断,对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古诗词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9年出版喻诗学六部曲,《古诗小论2》《王子居诗词:喻诗浅论》《龙山》《唐诗小赏2》,并出版认知心理学著作《十秒入戏》。
  • 目录:
    【 本书的读法 】

    论坛的意外   2

    数学思维下的文学贯通     4

    对比喻修辞的颠覆性运用   7

    《龙山》之维     14

    多维贯通的结构       19

    诗名的巧合性     22

     

    【 气象万千和一气恒强 】

    《龙山》     26

    气象万千     28

    一气恒强     34

    气势、意志与诗境多维  42

    气韵     47

    气、意象万千与气质万千     49

    气质特质之文化隐喻     58

     

    【 变化无方的修辞和艺术手法 】

    辞维盛典     62

    用典     65

    对比和对偶     85

    隐性的排比     93

    拟人     97

    夸张和与指喻混同的象征     99

    其他修辞手法     102

    一字一修辞     104

          

    【 意象和极尽意象的隐喻 】

    细节上的极尽匠心     122

    《相思》     133

     

    【 诗演与琴演:象数性理的合一 】

    琴演之论     154

    诗演与琴演:琴意与诗意的贯通     168

     

    【 诗演2:理之贯通与虚拟构境 】

    天成与偶得间的自然成演     184

    幻境世界     188

    啸傲行:化戏剧为指喻     193

    自演一方世界的多维构境     198

    一体同喻:涛雒将别     205

     

    【 殉道者的指喻 】

    文化隐喻     222

    焚诗之痛和超严要求     224

    诗心和文心的青春阵痛     232

    道之追求     239

    从《念奴娇》看王子居之与唐诗宋词     251

    痛苦的起点     255

    梦想与学业之纠结        265

    由痛苦而决绝的《涛雒将别》     271

    涅槃重生的渴望和自我放逐     275

    寂寞苦旅     281

    励志之作     293

    理想和初心的幻灭        296

     

    【 指喻之维:一象多喻境 】

    一象多喻境的发展轨迹  312

    一象多喻境的明确点醒  316

    一象多喻的文化隐喻1:《十六岁词集》      319

    多象多喻的整体多喻境  325

    借喻里的一指多喻        334

    一象多喻的文化隐喻2     336

    咏怀诸篇     351

    一象多喻境     359

     

    【 《龙山》之演与指喻之维 】

    诗演     364

    抽象整体的布局与哲学贯境     369

    喻学和哲学贯境     378

    全篇布局与一联中的布局     380

    游仙外壳与虚拟世界     382

    多维贯通与一象多喻境     384

    最简单的修辞之喻     389

    意志和励志之喻     392

    指喻维     395

    统文学、文化、哲学、文明、喻学、演学之喻    399

    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     406

    《龙山》对其他领域的借鉴意义     40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龙山
龙山的革命岁月
黄岳大、范执中 编
龙山
龙山文化研究: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
李伊萍
龙山
龙山四友
还珠楼主
龙山
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章丘卫星会议文集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章丘市文广新局、栾丰实 编
龙山
龙山年鉴(2018)
龙山县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编
龙山
龙山凤水毓锦绣:安徽怀宁邓氏家族文化评传
张春苗 著;詹福瑞、骆玉安 编
龙山
龙山县民族志
龙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编
龙山
龙山往事
金童 著
龙山
龙山道影 西山万寿宫旧俗
陶江
龙山
龙山文化玉记
杨天佑、程龙保 著
龙山
龙山年鉴(2019)
中共龙山县委党史研究室、龙山县地方志编纂市 编
龙山
龙山王·侠女喋血记/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顾明道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龙山
王子居诗词 : 喻诗浅论
温雅 著
龙山
黎明枭歌
温雅 著
龙山
神仙列传
温雅 著
龙山
可可西里·狼——《家庭》文化系列
温雅 著